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罗永浩对锤子手表的大猜想:可穿戴手表还有未来吗?

时间:2024-05-22 19:47:11 科技赋能

近日,有消息称罗永浩向某知名腕表品牌的机芯设计工程师伸出了橄榄枝。

此前有消息称罗永浩将开发锤子手表,这一消息再次得到验证。

前段时间,罗永浩表示愿意转战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

Hammer 手表会是什么样子?   为什么锤子需要手表?前段时间,罗永浩在总结锤子的问题时,除了没有供应链管理经验外,媒体和公关也做得不好。

还提到了进入智能手机市场太晚的问题。

这波智能手机浪潮是由苹果在2010年发起的,到了2018年Android成熟后,进入全面开发阶段。

2016年随着高通高性能芯片的出现,高性能智能手机的开发变得更加容易。

小米在年中推出了它。

如今的智能手机虽然也被称为移动电话,但与以前的功能手机和早期的智能手机相比,几乎是两种不同的产品。

体验的好处是巨大的,几乎每个人都需要。

智能手机的普及有点类似于当年家用PC的普及,取代了各种家庭娱乐设备,而且市场非常大。

雷军进入这个市场恰逢其时。

这就是所谓的猪站在最前面。

锤子产品发布已经20年了,智能手机产品在欧洲、美国和中国基本已经普及。

接下来是替换市场。

市场竞争下,产品软硬件已经发展到极致,趋于同质化。

作为后来者(罗永浩提到的小厂商),锤子能生存下来并不容易。

投资者并不满足于仅仅生存。

如果风险投资的最终回报是无法维持长期盈亏平衡,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可以忽略不计,公司上市就遥遥无期了。

即使风险投资失败了,后续投资也无从谈起。

现在,可穿戴设备的渗透率还很低,有很多故事可讲,投资者仍然抱有希望。

锤子转向可穿戴设备将有助于持续融资,而融资对于锤子来说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不久前,腾讯针对可穿戴设备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可穿戴设备仍处于新奇玩具阶段。

销量稍大的是三星手表和小米手环,它们与手机关系密切。

如果哈默试图这样战斗,故事就很难讲了。

Hammer找到了陀飞轮的机芯设计师,解释说Hammer想走传统路线。

传统的路线是在机械指针的手表上添加一些智能功能,而不是像高级触摸电子手表那样采用液晶显示屏。

它看起来更优雅一点。

但传统路线需要传统质感与高科技功能的融合。

两者不一致。

如何设计才能让消费者接受是一个大问题。

不知道锤子会怎么做。

锤子做可穿戴设备还有未来吗?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可穿戴设备有两条路线。

一是实用的技术装备,但遗憾的是,目前的技术性价比不高,体验较差。

实用场景少,用户使用不方便。

据调查显示,用户对可穿戴设备的满意度非常差。

如果他们改用手机,近一半的负面评论将会改变。

做这条路线的人已经很多了,故事很难讲,投资人经验丰富,所以获得投资并不容易。

还有一条传统珠宝与科技相结合的路线。

苹果其实也有走这条路的意图。

产品本身的工艺是噱头,重要的是饰品的展示功能。

就像今天成千上万的手表一样,它们更像是一件珠宝,而不是报时的工具。

锤子想走这条路,也算是一种愿景。

但和智能手机一样,锤子本身的状况也很成问题。

珠宝路线对品牌和营销要求较高,珠宝还不是互联网营销理念。

此路线的顾客不是屌丝,不容易冲动消费。

罗永浩的强项在于网络炒作。

线下的OPPO、vivo比锤子靠谱多了。

而且,像苹果这样高大上的公司,他的手表能卖多少钱还是个未知数。

传统手表制造商更愿意从事此类业务。

锤子选择的市场不错,但锤子的实力却难以匹敌。

哈默仍在给投资者讲故事。

至于有用没用,投资者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