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20年是智能硬件元年,那么2020年无疑是智能手环的爆发期,而2020年,智能手表成为了热点。
随着年初《苹果贱人》的推出,这一年我们看了太多的手表,建立了太多的纪念。
从广义上讲,智能手表结合了手表、运动手环、健康手环的功能。
正是这种高度集成的设计造就了智能手表的市场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手机制造商、硬件制造商、奢侈品、企业家加入了这个行列。
瞬间,蓝海变成了红海。
市场上充斥着各种不同形状、功能和价位的手表。
然而,这些并没有多大用处。
电池寿命是一个障碍。
我们以苹果手表为例。
它内置 mAh 锂电池。
这个电池有多大?再看看iPhone 6,mAh电池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基本上每天需要充电两次。
当然,手机的功能越多,消耗的电量也就越多。
但在一块容量为手机电池40%左右的电池上运行蓝牙、音乐、应用程序、阅读时间和信息时,你认为一天需要充电多少次呢?运动监测是运动手表的主要功能之一,而运动记录则是大家吐槽最多的地方。
以前有一个故事,中午把手表放在桌子上,显示已经睡了一个小时了,步行、跑步、游泳等常规运动的识别设置经常出错。
另一方面,不同品牌手表的默认步幅设置也不同,这导致即使同时佩戴多个检测设备,结果也不同。
没有手机你就无法生活。
事实上,现在智能手表的使用已经离不开大多数手机了。
可以插入SIM卡单独使用的智能手表应该算是智能手表手机。
还需要通过蓝牙连接手机才能查看相关数据,那么为什么要设计屏幕呢?而且,大多数工业设计都过于低调,低调到消费者不想购买。
重量级应用太少了。
如果你想使用某些功能,你必须寻找应用程序很长时间。
相机功能实在是太烦人了。
手机像素超过1000万,我们不知道如何用短短的100万像素来还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而且价格太高,尺寸太大,忽略了我们的感受。
事实上,作为智能穿戴设备的一个分支,目前流行的智能手表的实用性远远大于智能腰带、智能运动鞋等小众设备。
如果我们给你一些建议,智能手表可以被认为是值得购买的设备,但不一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