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VR概念被A股热炒,是虚拟的还是现实的?

时间:2024-05-22 18:04:51 科技赋能

去年底,VR公司蚁视科技获得A股上市公司高新兴(股票代码98)3亿元人民币投资。

随后,有科技媒体基于高新兴发布的公告,对蚂蚁金服本轮融资金额提出质疑,引发业内关注。

无论事实真相如何,至少通过这起事件,我们可以隐约看到VR初创公司与A股上市公司之间颇为微妙的关系。

A股需要在概念年的1月7日,即新年开市的第四天,也是触发熔断机制的第二个交易日。

就在前一天,在大洋彼岸的拉斯维加斯,被科技界视为年度潮流风向标的美国消费电子展CES拉开帷幕。

当天,VR在展会上扮演了非常强势的主角。

据悉,来自Facebook、三星、索尼和HTC的消费级VR耳机将首次同台亮相。

7日凌晨,OculusCV1预订量突破1万台。

此次与“VR元年”概念一同发布的信息是——“概念股将迎来暴涨”。

科技媒体开始为股市喝彩,可见A股对概念的渴求程度。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一般来说,股市要么靠降息赚钱,要么靠央行降息赚钱;要么靠降息赚钱,要么靠降息赚钱。

”或者是依靠利润增长来为企业赚钱;或者靠割韭菜赚钱。

散户投资者的钱。

首先这段时间没有降息,其次经济不好,企业没有利润,只能用概念。

”从去年的表现来看,VR确实是A股“好用”的技术。

概念。

Wind指数数据显示,去年以来,虚拟现实指数累计上涨0.71%,去年最后两个交易日累计涨幅也录得58.12%。

看来今年VR只会在A股市场掀起更大的波澜。

VR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A股市场已有20余只VR概念股,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烟花工坊CEO楼迟在知乎回答中指出,二级市场除了暴风、歌尔之外,基本上与VR无关。

如果不从技术角度限制,与HTC合作推广线下渠道的顺网科技也可以认为与VR有直接关系。

即便如此,VR概念股中真正与VR相关的公司还不到15%。

投资者难免担心,VR是否只是A股玩弄的一个空壳?毕竟这两年A股玩出了很多概念。

那么,VR会不会像3D、4K一样,在炒作价值用完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呢?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从业者还是投资者都对VR行业的崛起充满信心。

灵境CEO张树斌表示,与3D、4K等本土技术创新带来的概念不同,VR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

未来将会给很多行业和内容的体验带来质的提升。

大鹏VR创始人兼CEO陈朝阳结合今年CES上70多家VR企业参加的盛况表示,这是一个与3D完全不同的行业,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一位资深投资人的态度更为坚决:“VR一定会增长,这是毫无疑问的。

”借用楼迟的观点来解释,VR的核心价值在于5-10年的流量分配权。

在分析人士看来,“VR概念被炒作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偶然的是炒作的时机,必然的是炒作的需要。

”换句话说,VR并不是一个被炒作的概念。

即使没有炒作,它也应该发生。

迟早事情会发生。

炒作也是好事,用概念刺激二级市场,上市公司无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想到暴风科技,它以VR概念创造了29个连续涨停板的神话。

有人批评魔镜太幼稚,暴风没有掌握VR的核心技术,其1亿市值的背后是巨大的资本泡沫。

但必须承认,作为与VR关系最密切的上市公司,暴风的存在对于创业者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股价上涨将推动暴风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说白了,没有钱,概念永远只是概念。

有了钱,至少还有把“吹牛X”变成现实的可能。

也正是VR概念股的出现,让VR迅速获得了更广泛的认可,尤其是投资者的认可,无形中教育了VR市场和未来的消费者。

从VR创业者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越受关注,获得的投资机会就越大。

张树斌认为,与2018年相比,国内VR行业的投资将增加数倍。

据腾讯游戏统计,2018年国内29家VR公司融资总额超过10亿元。

按照张总的预计,今年VR领域将有数十亿元资金投入。

这笔钱会给VR行业带来哪些改变?一级市场的时机恰到好处。

内容可能会成为新一轮的投资热点。

有投资者预测,通过并购或合作的模式,今年将有更多上市公司进入VR领域。

这种趋势已经可以体现在上市公司的相关动向上。

去年年底,乐视、新东方、腾讯、小米、迅雷等“明星”上市公司相继与VR“结缘”,可见这块被视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大蛋糕有多么有吸引力。

是。

启信易维联合创始人彭帆认为,上市公司的加入将推动VR产业链快速整合。

与所有其他领域的投资一样,上市公司与初创公司的合作如果仅仅停留在资本层面,很难令人信服。

以投资高新兴为例,蚂蚁金服CEO秦政告诉我们,此次合作是在实际考察和前景分析的基础上达成的。

双方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未来会有很多实际业务,比如在B端拓展虚拟现实应用。

资本与企业家的关系就像水厂与羊的关系一样——后者会本能地迁移到前者资源丰富的地方。

之前非常流行的O2O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一次,资本的偏好也将吸引一批新的创业者加入游戏。

“随着竞争的加剧,淘汰率也会提高,商业门槛低、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将最先被淘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VR从业者这样分析。

从投资领域了解到,新一轮的注资可能会给内容、底层或细分技术、线下渠道等相关初创公司带来更大的机会。

VR体验中心也是颇具前景的模式之一。

这与业界的看法不谋而合。

作为VR硬件从业者,陈朝阳认为,过去一年VR领域的投资大部分集中在硬件上,行业已经到了需要内容的时候。

彭帆对此分析道:“大公司不会在细分领域技术上投入太多资源。

这些技术对于VR的整体实现也非常重要,比如眼动追踪、动作捕捉、手势识别等。

”启信易维是一家专注于眼动追踪技术的创业公司。

在VR内容创作领域,兰亭数字联合创始人庄吉顺认为,找到自己定位、进入垂直领域的初创公司将会有更大的机会。

相比之下,硬件产品则很少被投资者提及。

或许,大家还在等待,等待巨人的出现,拉开头盔大戏的序幕。

二级市场尚未成熟,投资个股需谨慎。

“一级市场正处于非常好的投资时期”、“VR正处于风险较高的VC阶段”。

专业人士给出的投资建议大多集中在一级市场。

相比之下,投资者对二级市场的投资建议则保守得多。

“从概念股的炒作来看,明显缺乏A股VR标的。

目前几乎没有纯粹的VR上市公司。

没有业绩支撑和准确的销售预测,概念不足以支撑股价。

” ” “VR行业基本上都是初创公司,真正进入二级市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目前我们不推荐二级市场标的个股。

“投资者的理性建议与VR市场现状基本一致,但A股股价表现从来都与基本面无关,看来能否从这一轮炒作中赚快钱,就看就看你的胆量和运气了。

目前VR行业还很不成熟,行业处于资本推动阶段是不争的事实,虽然这里有资本泡沫的因素,但不是问题。

这对双方来说都是好事,在二级市场好转的同时,也会反过来促进一级市场的发展,加速行业??内部竞争。

先被淘汰,不排除进一步积累有价值的,这一轮炒作过后,VR最终会不会成为一个被A股毁掉的概念。

从业者是否将 VR 作为一个故事来讲述。

我正在追求我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