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衣服和食品,网购家电也是很多消费者的选择。
不过,在网上选择之后,还少不了去线下实体家电店比价。
不过,有市民发现,一些网上销售的家电型号,在线下实体家电店却找不到。
对此,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家电行业存在“差别供给”的现象。
11款线上热销家电,其中9款线下门店未见踪影。
据悉,家住亚运城的何女士想给自己的小新房装一台空调。
在网上选好了两台空调后,她想去线下实体家电店看看。
检查是否有相同型号的产品。
如果价格差不多,可以到家电卖场选购。
让何女士惊讶的是,她走遍了该地区的两家家电卖场,却没有找到她感兴趣的两台空调。
“销售人员说没有我想要的型号,还说我想要一台旧型号,但也有类似的模型。
“但价格比网上卖的要高。
”何女士说。
相反,王女士经常去线下实体家电店模仿型号,在网上购买家电,这为她节省了很多钱。
但现在她发现,线下实体家电店里有前景的家电产品,网上往往找不到。
“有时你会发现两种产品风格非常相似,但型号不同。
”对此,记者在猫宝网上搜索了11款近期热门家电产品,包括洗衣机、冰箱、热水器、电视以及一些不同品牌的小家电。
这些家电产品价格相对中低档,且多为促销热销产品,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记者抄下这些热门家电的品牌、型号等信息,走访了该地区多家家电卖场,进行对比寻找同型号产品。
经检查发现,这11款热门家电中,在线下实体家电店发现的同款家电中,仅有2款是同款,其余均是同款。
下面9个型号都找不到,但有一些是相似的。
网上销售的11款热门家电中,有一个品牌的洗衣机与实体店的型号相似,仅一个字母差异。
网上价格为人民币,家电卖场价格为人民币。
记者反复对比介绍,发现它们的性能和功能非常相似。
电商和实体店之间存在“差异化供给”。
家电卖场销售人员解释,网上低价销售的产品都是老型号,线下卖场已经不再销售。
记者联系了该网店客服,客服表示,现在进货渠道畅通,网店销售的家电与线下门店相比依然物美价廉。
从事家电生意的袁女士告诉记者,早些年,家电卖场和网上电商店都是同一家厂家供货,型号也一样。
但后来,一些网络电商推出促销活动,直接向厂家定制产品。
由于需求量大、工期紧张,大多数制造商都会对现有车型进行改造,以降低成本,同时增加销量和利润。
她表示:“此外,很多线下实体家电店不愿意使用与线上电商店相同型号的产品,这样可以各自保持自己的份额,避免消费者比价,这会导致消费损失。
”因此,如今,网店与实体店模式不同的现象越来越突出。
针对线下实体家电卖场的要求,各大厂商线上线下生产了不同版本的商品,分为“商城版”和“电商版”,并分别供货。
由于型号不同,消费者比较价格变得越来越困难。
对此,消费者王女士表示,这种现象也给消费者自由购物时带来不便。
毕竟,他们缺乏足够的选择。
一家家电卖场的工作人员陈先生表示,在电商与商场的这些年竞争中,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
差异化的产品让双方找到了利益的平衡点。
两党的融合正在缓慢推进。
进展缓慢。
“电商版”的质量比较差。
一些电商和实体商场的货源供应有所不同,这在业内已不是什么秘密。
此前,某家电连锁店在其宣传单张中指责电商“同价不同质”。
从事家电行业的张先生透露,目前家电行业存在“差别供给”的现象。
为了迎合线上电商的价格战策略,很多厂商都会为线上电商“专门制造”低价产品。
然而,仅凭网络上的图片和描述很难发现这些产品的问题。
问题只有在看到实际产品甚至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能发现。
例如,电商产品的电源线短10厘米,材质做工也比较粗糙。
这些问题都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随着线上线下家电价格战愈演愈烈,尤其是“6.18”、“双11”等电商节日期间,为了防止消费者线上线下比价,不少家电厂商开始采用线上和线下渠道。
供货方式差异化,即线下家电卖场和电商渠道销售的产品型号完全不同。
因此,提醒消费者不要抄袭产品编号、盲目比较价格,因为买到的东西很可能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