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在厦门Asiabeat亚洲创业大赛上,锋锐资本创始人李丰合伙人发表演讲,剖析资本的春天从宏观层面看,资本寒冬。
资本的冬天结束了吗?春天什么时候来?李丰在讲话中对这些问题做出了解答。
以下为李丰演讲实录: 从去年最后一个季度到现在,大家喜欢讨论的问题只有两个:第一,创业面临的投资资金是不是越来越小了?第二,人们对创业经济环境的信心是增强还是减弱?对此,我从宏观资本层面做一些分析。
当前,中国正处于美元与人民币汇率转换的特殊时期。
美元紧缩,人民币动力增强。
在波动中,人民币的优势尚未完全凸显,因此出现了所谓的资本冬天。
具体原因是:国外利率上升,人民币贬值预期,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回报不再受到境外创投青睐;国内货币宽松,政策利好,有利于企业融资。
一方面,美元的流动不再像以前那么充沛,这一点从独角兽估值的下降就可以看出。
另一方面,VIE结构拆除后,中概股回归,也体现了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乐观情绪。
随着人民币端投资在布局和流动性上慢慢升温,资本的寒冬将被春天或盛夏所取代。
资本的涌现需要多长时间?基于以上分析,我对未来的预测是,三到五年内资本将进入春天。
如果你把中国看作一个大公司,那么现在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就是修正中国的资产负债表。
未来,无论如何,中国一定会完成资产负债表的修正,使负债项目达到GDP的2.7倍。
换句话说,它会减少责任项目。
原因是我国的GDP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负债。
资产负债表修订的结果是从借贷向投资的巨大转变。
因此,我国企业直接融资,即以钱换股,将长期成为从政府到民间的重要趋势。
这和创业有什么关系?从政府和社会各层面的角度来看,这一次资产负债表的修正,我们会尽一切努力消除经济转型的需要,增加货币换股的方式和工具来完成这次修正。
可以预见,未来将会出现一个漫长的资本春天,这是由中国自身的宏观趋势所决定的。
过去20年,中国重点关注从工业到消费的增量市场。
在增量经济中,资源和关系将发挥重要作用,即拥有资源和关系优势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大量用户。
随着消费阶段的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工业增长导致产能过剩,存量经济出现。
整个图案以锐角变化。
从资源驱动型向效率驱动型转变。
就像游泳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一样,过去的增量经济模式与进水口类似。
拥有进水优势的企业有更大的发展。
存量经济类似于出水口。
只有留住用户、提升用户,才能脱颖而出。
经济模式的变化也带来了新现象。
比如网红经济,先有品牌,后有产品。
与传统零售不同,先有产品,后有品牌。
在存量经济中,三个维度将增强竞争力。
第一点是工匠精神和品牌的精细化运营。
第二点,基于供给侧改革,高附加值产能替代低附加值产能。
第三点是智能技术,大大提高效率和资源配置。
未来中国科技创新潜力巨大。
例如,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面,数据是重要的基础。
基于中国巨大的人口红利,在数据采集量和多样性方面具有优势,这对于提高情报准确性尤为关键。
对于目前流行的虚拟现实,三种看法仅供参考:一是从今年来看,更加概念化、泡沫化。
其次,技术不成熟导致用户留存时间短。
从PC到移动互联网再到虚拟现实,任何商业模式的本质都是占领时间。
目前,虚拟现实产品的眩晕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一方面是由于屏幕刷新率低、传感器捕捉慢、系统反馈延迟等原因;另一方面,用户生理适应能力不强。
因此,相应的商业模式和产品无法广泛应用。
第三,基于目前的技术阶段,全景图片可能是最先撬动用户的地方。
由于位置固定,没有运动,不易引起头晕,技术难度低,易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