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CSDN蒋涛:发展开源软件生态中国大有可为

时间:2024-05-20 02:01:56 科技赋能

在近日举行的一年一度的软件绿色联盟开发者大会上,众多国内厂商带来了自己的创新产品和生态策略,展现了中国ICT产业的活力。

国内知名开发者社区CSDN网站董事长蒋涛在接受飞象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云平台、多智能终端等新兴领域存在巨大的软件创新空间。

华为、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小米等企业也积极主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蒋涛表示:“凭借国内庞大的市场和政府的支持,预计十年后中国的开源软件生态将成为全球领先者。

”人数众多,潜力巨大。

据蒋涛介绍,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开发者群体,仅在CSDN注册的个人用户就有约1万名。

在全球著名的软件项目托管平台Github上,很大一部分注册用户来自中国,实际上只有不到30%的注册开发者来自美国。

所以从规模上来说,中国的开发者数量是全球最多的。

至于顶级程序员,中国的人数会比美国少一些,但基本上和美国处于同一水平。

对于软件生态的建设,蒋涛认为,国内开发者过去都是为市场开发应用。

大多数公司专注于自己的产品,对软件生态系统的贡献很少。

但20年后,国内一些IT企业成立了自己的开源生态部门,开始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开放生态系统,形成了持续的驱动力。

还有一些个人和小团队从事开源项目开发,为开源社区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些世界知名开源软件的发起者也是中国团队。

蒋涛认为,中国IT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用户数量多、市场大、政府大力支持。

预计十年后中国将占据领先地位。

自建生态已成为近年来的趋势。

从软件、硬件到服务产品,几乎所有ICT企业都在谈生态建设。

蒋涛表示,这主要得益于云计算和各种形式的智能终端的快速崛起。

每个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平台和应用程序,但彼此之间无法互操作。

以物联网为例,每个终端厂商都有一个系统,使用起来非常复杂。

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行业内企业合作制定协议和标准,实现接口和应用功能的统一。

目前国内一些大型厂商正在推动标准化,蒋涛认为这对整个行业都会有利。

例如,百度正在开发AI技术,而阿里巴巴和华为正在全面出击,争夺云和多终端平台生态的主导权。

“在这个领域,美国等西方厂商也在探索,中国IT业完全有可能走在前面。

”蒋涛说道。

在本次软件绿色联盟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发布了面向智能终端的人工智能平台HiAI 3.0版本。

该平台实现了核心、终端、云三个层面的能力开放,有利于提高第三方开发者的效率。

工作效率。

华为多家软件应用合作伙伴也展示了基于HiAI平台在运动健康、教育、工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在蒋涛看来,华为生态系统的发展前景更加清晰。

扎实的基础带来强大的耐力。

蒋涛非常看好华为的生态系统,认为华为在很多方面都有优势。

第一,实力雄厚,对底层系统研究非常透彻。

蒋涛举例说,每个品牌的手机用户体验都有自己的优势,但说到功耗控制,华为手机是最重要的。

原因是华为对系统进行了非常彻底的分析并重新编译,因此在性能上具有差异化优势。

其次,华为有很强的整体意识和生态意识。

比如方舟编译器的布局就很早,而其他厂商还没有开始类似的基础工作。

蒋涛告诉记者,生态建设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基础。

虽然市场上已经有优秀的解决方案,但愿意自己做底层基础研发的厂商却很少。

因此,华为无疑是中国最具战略意义的ICT企业。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互联网巨头也积极投入生态建设。

蒋涛认为,互联网公司擅长软件基因,因此倾向于专注于应用层,更深层次的投入动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如今,华为从硬件到软件都建立了非常强大的行业影响力。

每年华为开发者大会开幕时,数以万计的参会者就是最好的证明。

此外,蒋涛认为,华为的商业策略正在逐渐转向合作共赢,这也让华为收获颇丰。

“以前华为习惯单打独斗,现在提出要做‘黑土地’,大力支持合作伙伴发展。

”蒋涛表示,“这对于华为生态系统的发展非常有利”。

不过,蒋涛认为,华为生态系统的发展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行业内的企业想自己做点什么,占据主动。

华为必须努力说服这些公司加入其阵营。

另一方面,华为也需要处理好与合作伙伴的业务边界,不仅要保证自身平台的持续发展,还要保护生态合作伙伴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