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迭代

半导体厂商排名中隐藏的秘密

时间:2024-02-25 12:51:02 科技迭代

近年来,半导体行业历经磨难,多重影响因素同时出现,前所未有。

这些因素加起来对全球半导体行业收入产生了很大影响。

与此同时,各大半导体芯片公司也在这一波浪潮中起起落落。

有的抓住了发展机遇,一飞冲天,有的则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发展路线出现问题,在这波浪潮中陷入尴尬。

难以忍受。

以上在芯片厂商排行榜中最为明显。

近日,WSTS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营收排名前15位的芯片厂商名单,如图1所示。

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为5735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3.2%。

2022年第四季度排名前15的芯片制造商营收环比下降14%。

跌幅最大的是内存制造商,下跌了25%,非内存制造商则下跌了9%。

我们来看一下2022年全年的情况。

图2是Gartner发布的2022年全球十大芯片厂商排名。

这份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芯片行业营收为6017亿美元,较2021年的5950亿美元增长1.1%。

其中,存储芯片市场表现最差,营收同比下降10%。

今年,情况可能会更糟。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存储芯片制造商都宣布削减2023年的资本支出。

非存储芯片收入增长了5.3%,但不同细分市场的情况有所不同。

增长最为强劲的是模拟芯片,同比增长19%,其次是分立器件,同比增长15%。

Gartner 模拟芯片和分立器件的增长是由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的强劲需求推动的,而汽车电气化、工业自动化和能源转型的不断增长的趋势也推动了模拟芯片和分立器件的增长。

2022年是疫情爆发的第三年,也是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的最后一年。

随着中国大陆进入后疫情时代,2023年世界将迎来真正的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重回正轨。

当然,这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

作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导体产业也开始摆脱疫情影响,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那么,2023年半导体产业将如何发展?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2020年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情况,因为那是疫情的元年,对于疫情结束后的元年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图3为Omdia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十大芯片厂商营收及排名。

总体而言,前十大厂商第一季度营收为636亿美元,而2019年第四季度为622亿美元。

芯片行业整体下滑2%,除前10名外其他厂商均下滑7% 。

在这份榜单中,铠侠、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都实现了正增长。

可以看出,这四家公司都是生产存储芯片的。

英特尔、英伟达、博通和德州仪器 (TI) 均出现负增长。

可以看出,上述负增长的厂商主要设计和生产非消费类芯片。

当时,虽然非消费类芯片应用(工业、汽车、云计算、数据中心等)市场有坚实的需求,但面对庞大的消费市场,总量仍然有些有限。

从实现大幅增长的六家公司可以看出,2020年一季度,整个半导体行业基本延续了2019年下半年的复苏趋势。

2019年上半年,整个半导体行业进入了寒冬。

冬天。

从2019年三季度末开始,以晶圆代工、封测、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复苏为标志,整个行业开始走出低迷。

尽管疫情在2020年第一季度突然爆发,但对该季度半导体行业的影响并不明显。

直到第二季度才显现出来,第三季度又出现逆转。

图4为WSTS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营收排名前14位的芯片厂商名单。

这14家厂商本季度总营收环比增长10%。

据WSTS统计,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总计1140亿美元,较第二季度增长11%。

第三季度的增长是自2016年第三季度增长11.6%以来的最高水平。

第三季度的强劲增长是在第二季度较第一季度下降2.1%的基础上实现的。

反弹非常明显。

可以看到,2020年第二季度,疫情对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破坏性影响非常明显,但第三季度却奇迹般地迅速反弹,市场对芯片的需求意外火爆。

第四季度,汽车芯片出现短缺。

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缓解。

受疫情困扰的2020年,尽管造成全球经济严重衰退,但却刺激了全球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导致半导体市场强劲增长。

AMD强劲的营收增长使该公司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最大受益者。

01. 列表中值得关注的几个点。

在近几年的芯片厂商排行榜中,排名和营收方面都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头把交椅的争夺,在芯片厂商的营收榜上。

2017年,英特尔被三星超越,失去了全球第一的位置。

2019年,英特尔重新夺回行业头把交椅。

事实上,从1993年到2017年第一季度,英特尔一直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半导体制造商,但在2017年第二季度,其领先地位被三星取代。

2017年和2018年两年,在DRAM和NAND存储芯片市场强劲增长的推动下,三星的芯片总销售额分别比英特尔高出7%和12%。

然而,随着2019年存储芯片市场进入下行周期,同比下滑34%,英特尔凭借稳健的产品线和发展策略,再次成为全球营收最高的半导体制造商。

然而2020年后,英特尔遭遇了以AMD为代表的友商的强劲竞争,主营CPU业务大幅下滑。

尤其是2022年,该公司营收仅为583.73亿美元,同比下降19.5%。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2022年存储芯片市场一直在下滑,这对三星电子的营收造成了严重影响,从2021年的731.97亿美元下滑至655.85亿美元,但由于竞争对手英特尔的过度表现,使得三星依然稳坐第一的位置。

在近几年跌宕起伏的榜单中,跌幅最大的无疑是存储芯片领域的前三名: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美光。

图5为IC Insights发布的2019年全球15大芯片厂商名单。

其中,跌幅最大的是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销售额同比下降≥29%。

SK海力士2018年营收同比增长41%,是当时15家厂商中增幅最大的。

但截至2019年底,其营收出现负增长,降幅高达38%,也是15家厂商中降幅最大的。

最大。

这些足以说明该公司对存储芯片业务的高度依赖。

三星和美光也是如此。

从以上榜单可以看出,虽然他们的排名变化不大,但他们的年收入同比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有些年份经历了显着增长,而另一些年份则经历了显着下降。

“存储成功,存储失败”是对三星电子、SK 海力士和美光的完美形容。

虽然存储芯片市场呈现周期性起伏,导致这三大巨头的营收发生巨大变化,但由于存储芯片作为半导体行业的商品,市场规模巨大,营收的绝对数量明显较高与其他芯片制造商相比。

也因此,三大存储巨头的年终排名并没有出现大的起伏。

可以看到AMD现象。

AMD从2019年排名不进前15,到2020年排名全球第12,2021年排名第10,再到2022年超越德州仪器,排名全球第7,成为近几年全球芯片厂商中最闪亮的明星。

最近几年。

AMD的成功至少可以说明三点: 1、拥有市场需要的先进技术是基础和关键。

AMD的Zen架构,以及其首个商用的Chiplet设计和工艺技术,满足了这一时期的市场需求; 2、能够抓住头号对手失误造成的窗口期,“趁你有病,杀了你”; 3、先进芯片设计与先进晶圆代工的完美结合,AMD+台积电的强强联合是当前全球芯片设计与制造效率最高的产出模式。

欧洲厂商进入前十名仍然困难重重。

来自欧洲的三大IDM公司英飞凌、ST和NXP,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半导体公司:英飞凌的功率器件全球第一,ST的传感器名列前茅,而NXP的汽车半导体被众多厂商觊觎。

虽然特点鲜明,但从过去几年的榜单来看,比如2018年、2019年的年终排名(不含季度排名),欧洲前三的企业始终未能进入全球前十。

,但基本上从未跌出过前15名。

在最新的2022年榜单中,这3家公司仍然未能进入前十。

而且,从近几年的榜单来看,这三家企业的营收同比变化并不大,与其他区域厂商不同。

这似乎也符合全球半导体热门产品、应用和热门供应链的分布特征。

近年来,产业链上的存储器、消费电子处理器、晶圆代工等成为行业热点。

设计和生产这些芯片产品的公司大多位于环太平洋地区,例如韩国的三星和SK现代。

日本的力士、索尼,台湾的台积电、联发科,以及美国的高通、苹果,都是与手机等消费设备芯片关系密切、市场容量巨大、产品迭代周期短、发展速度快的半导体企业。

变化。

因此,他们的起伏也更加明显。

相对而言,欧洲前三强更侧重于对性能和稳定性要求更高的非消费设备芯片。

这也让他们的生意相对来说更加稳定,而且也显得更加稳定。

较少享受到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带来的巨大红利,导致排名较低,但营收变化较小。

02. 2023年会不会出现与2020年的大逆转? 2020年第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业下滑明显。

除了晶圆代工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外,IDM、IC设计、封装测试等细分领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当时行业一片惨淡,主流观点较为悲观。

不仅是二季度,业界对全年的预期也不乐观。

特别是各大权威市场统计机构都给出了2020年5月左右的全年预测。

对于半导体行业的预测大多非常悲观。

当时约有10家机构预测了2020年半导体行业的增长,虽然分歧较大,但持乐观态度的并不多。

最乐观的预测为增长3.3%,最悲观的预测为下降11.7%。

我们来看看当时三大权威机构的看法:2020年4月,IC Insights连续两个月下调全球半导体市场销量预期。

1月份,它预测2020年同比增长8%,达到3848亿美元。

3月份,增速下调至3%。

4月,IC Insights再次下调,指出2020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同比下滑4%。

Gartner预计,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将从2019年底同比增长12.5%的预测下调至增长0.9%,减少至4154亿美元,较2019年底减少550亿美元。

之前的预测。

6月,WSTS表示,202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较上年增长3.3%,达到4259亿美元。

该机构2019年12月的增长预测为5.9%,因疫情影响而下调。

不过,3.3%的年增长率在各大机构看来已经是非常乐观了。

我们来看看2020年的实际情况,从三季度开始,芯片市场需求全线爆发,全年大幅增长,与不少机构预测的衰退完全相反。

某种程度上,疫情让半导体行业火了一把。

疫情下的半导体行业蓬勃发展将持续到2022年第三季度。

从第四季度开始,除了汽车芯片外,其他产品都开始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尤其是进入2023年之后,行业形势急转直下,削减订单、降价、裁员等负面消息层出不穷。

关于2023年全年的走向,各大机构都给出了预测数据,如图6所示。

Gartner、IC Insights、WSTS和EY预计跌幅在4%至5%之间,Objective Analysis预测为19 2023年下降5%,半导体智能预测2023年下降12%。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二季度继续下降是必然的,但下半年的情况又如何呢? 2020 年的情景可能吗?也许在近几年复杂的半导体市场中,影响因素越来越多,预测的难度也增加了很多。

2023年半导体市场仍存在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