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采访者:@子君采访编辑:芒果果,剩下的就是油盐酱醋茶,吃的喝的,而睡,岁月如流水。”这是出自子君正在阅读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秦腔》的一句话,贾平凹用一句话描述了整个中国当代乡村的价值观。在书中,西北男人的热情与农村生活的平淡没有任何冲突,这两种看似不和谐的气质却奇妙地融合在一起。就像子君一样,他是一个浪漫却又理性的程序员。生活不是电影,不可能浪漫到死,也很难一直波澜壮阔,但当你在读书的时候,你可以想象和感受不一样的生活。子君说,自己不是文艺青年,但他相信,写出来的代码被情绪化的程序员更有诗意。选专业的过程一点也不浪漫。的确,子君之所以走上编程这条路,一点都不浪漫。就是在家庭的权衡下,他觉得这个专业比较好找工作,所以他主动提出来。入行后,他带有“文人特质”的傲人性格会时不时地浮现,甚至在某个决定性的时刻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问:你为什么选择软件工程?编程是您的第一兴趣吗?我的大学专业是软件开发,从大学开始接触编程。其实我在报考大学的时候就想学化学相关的专业,但不知为何没有选择化学。同时家人也听说软件相关的专业比较好找工作,所以我报了软件工程专业。问:你从事这个行业多久了?你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什么?进入这个行业已经六年多了。入行之初,我一直在做全栈相关的开发,但相比于后端,我更喜欢前端的展现式开发,因为可以直接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我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前端。2018年进入新公司后,真正专注于前端开发。目前,我在工作中主要使用的编程语言是Javascript,主要使用的框架是三大框架之一的Vue。Q:为什么给自己取名“子君”?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上大学的时候,我在校刊上发表过几篇文章。当时我用的是子??君这个笔名,所以一直用着。其实子君这个名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我只是觉得很好读而已。Q:平时是比较文艺的人吗?程序员应该更理性一些吧?我算不上比较文艺的人,生活上也比较粗心,不过平时喜欢看一些文学类的书。我不认为所有的程序员都一定是理性的。有感情的程序员写出的代码更有诗意。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能参与重大项目就已经很充实了,更别说取得好成绩了。子君入行不久,就因为“与众不同”而在整个团队中脱颖而出。他也通过一点一滴的小成就的积累,逐渐找到了做程序员的乐趣。子君很享受被大家一致认可的感觉,不管是写文章被大家认可,还是做程序员和团队成员分享技术。但面对工作中与同事的分歧,他仍能理性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Q:您最初参与项目开发是在什么阶段进入这个行业的?你感觉怎么样?刚入行的时候,更多的是做公司现有项目的维护和开发。入行一年多,当时公司有一个新产品,对前端展示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因为整个团队都是全栈开发,所以大家在后台投入比较多-端体验,前端花的时间比较多。在做了很多学习之后,我脱颖而出,参与了整个产品前端的技术预研和核心功能设计。刚开始的时候其实挺紧张的,后来慢慢就习惯了。我那时候做的产品都是跟可视化相关的,界面布局需要在界面操作上通过拖拽来完成。当时没有相关经验,只能自己找开源库,扩充开源库来满足需求。虽然过程很艰难,但最后还是比较成功的。Q:有没有因为工作原因,与同事或上下级意见不合?你是怎么解决的?我觉得在工作中与同事或上下级意见不合是很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化解。比如一个功能,前端认为应该由后端来做,后端认为应该由前端来做,就很容易产生分歧。一般我们会从性能、实现难度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来决定做前端还是做后端。做。子君喜欢读书,善于思考。他总是反思自己的问题,但和大多数人一样,“道理我都懂,但做起来太难了”。Q:你觉得自己的弱点是什么?我自己的不足,作为开发人员,我的数学和英语不是很好,这对我的日常工作和个人成长影响很大。所以希望所有想学习或者已经入行的人,能够在这两门学科上提高自己。我认为这很有帮助。Q: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避免短板影响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喜欢提前和产品一起探索后续的需求,然后对未来可能会引起技术问题的内容做一些技术预研。同时,对于新的需求,我更喜欢在编码之前把需求的每一个细节都想清楚,避免因为需求不明确导致的返工。问:你还在学习吗?有什么提高能力的好方法吗?自从Deno出来后,我就一直在关注它的发展,也做了一些与Deno相关的小demo。其实作为开发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保持不断学习的习惯,否则很容易被淘汰。平时,我会阅读一些技术文章和书籍,同时在github上搜索一些实用的项目,做一些学习和参考。Q:工作中最常用的工具是什么?有用的插件推荐?作为一名前端开发工程师,我工作中最常用的开发工具是Vscode,因为它比较轻量,打开速度快,并且有丰富的插件系统,可以给进度开发带来很大的方便。对于前端开发者,我强烈推荐两款插件,一款是eslint,一款是Prettier。每个人的编码习惯都不一样,面面俱到。通过这两个插件,可以检查代码的语法规则和风格,美化代码,良好的代码规范可以让工作更有效率。似乎很难将应子君这个热爱文学和看电影的文艺青年与程序员这个职业联系起来。但他也是一个不太会为人处事的人,这个职业似乎很适合他。思府社团也是子君默默查资料时无意中发现的。后来,他发现社区里的内容比较枯燥,也就慢慢习惯了使用师傅。他不仅在社区里找资料,还经常在Thinking上发表自己的文章。小编有话要说:西安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即使是现代化的城市也有着丰富的“地下宝藏”。就像“西安怕挖古墓不敢建地铁”的笑话,这座城市充满了历史留下的财富。子君一直在西安工作生活,他似乎已经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充满了底蕴和取之不尽的“财富”。技术也是有态度的,就像子君自己说的:“我觉得有感情的程序员写的代码更有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