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5G+AI融合发展如何助力工业互联网?

时间:2023-03-12 03:36:06 科技观察

2021年,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再次成为政策重点。工信部信息化发展司一级巡视员李颖近日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以需求为主导,加快“双向工业互联网的供需迭代。这意味着,加强工业互联网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落地,显得尤为重要。电信运营商作为基础网络的提供者,凭借自身优势切入工业互联网领域。近日,厦门电信与厦门友达、厦门大智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G+AI产业应用联合创新基地”顺利落地。5G和人工智能将拓宽工业互联网的内涵和赋能潜力。5G、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将助力智能产业腾飞。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提上日程。作为制造大国,我国工业产值占世界的30%。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工业互联网将是重要抓手。当前,国家对工业互联网建设的推动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工业和信息化部于去年3月发布了《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同年7月发布了《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0年工作计划》。近日,2021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系统推进网络、平台和安全能力建设;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聚焦10个重点行业,形成20个典型行业应用场景,力争在更多工业企业落地。开展工业5G专网试点,推广基于虚拟专网和混合专网的网络建设模式。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5G+AI工业互联网技术研究进展》的《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预计到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工业互联网规模市场可观,占领其技术制高点是关键。人工智能与5G融合发展,将“助力”工业互联网应用。首先,对于5G,AI技术可以实现5G核心网的自动化。该技术将应用于5G核心网,助力5G核心网实现运维和自动化。其次,就AI而言,5G正在加速AI的发展。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GDP贡献13万亿美元。在AI产业发展大潮下,我国5G商用为AI产业落地提供了更多可能。此外,对于工业互联网而言,人工智能是其价值体现的重要方式。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促进产业领域的生产效率提升,还可以促进产业领域的岗位升级,提升传统岗位的附加值。而5G赋予工业互联网落地更多场景的效能。例如,5G+MEC边缘智能可以很好地解决工业企业数据隐私安全、异构网络融合等核心痛点。5G技术还可以赋能工业互联网,在设备远程维护、设备实时数据采集等领域发挥技术优势。5G+AI+工业互联网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对于工业互联网来说,网络是基础,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当前,工业互联网将形成多方参与、共生共赢的生态平台。通信运营商作为该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正在与产业伙伴携手合作,不断为自身发展注入创新动力。以中国电信为例,近日,厦门电信与厦门友达、厦门大智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G+AI产业应用联合创新基地”顺利落地。据悉,厦门电信利用电信集团5G核心网在厦门本地部署的优势,结合无处不在的电信云计算资源,实现灵活的5G边缘业务架构,提供可靠的切片专网工业企业资源。同时,通过5G超级上行和2.1G主频谱的主动5G重耕,将为工业互联网提供更可靠的5G无线链路保障,从而为智能工业领域带来全新体验。在创新合作方面,2019年以来,美的聚焦传统网络架构,推动5G在工业互联网上的应用。通过5G赋能以及与运营商的战略合作,美的共建设11个应用场景和1个实验室,实现数据采集、建模、数据反馈等服务。通过多场景实践,美的现已探索“工业互联网+5G+AI”在安全生产、柔性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等领域的应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降低产线自检成本。运维效率提升17%,成本降低10%。而这正是工业互联网实现提质增效降本的一个缩影。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