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李正茂:践行“从云端向数字化转型”,推动基于IPv6的云网融合中国电信总经理李正茂正式入选“全球IPv6互联网名人堂”。李正茂表示:“获得‘全球IPv6互联网名人堂’的荣誉,不仅是对个人10年来为推动IPv6所做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我国信息通信行业扎实推进IPv6的重要肯定。IPv6的大规模部署,我们将继续支持和推动全球IPv6的发展,为信息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随后,李正茂发表主题演讲,从信息通信行业演进趋势和中国电信加速推进IPv6等方面分享了中国电信基于IPv6的云网络,融合了赋能未来互联网发展的实践和思考。信息通信产业演进升级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信息通信产业加速演进升级。李正茂指出,从从行业增长看,AR、VR、MR、2B市场的业务创新,5G的大规模商用和快速发展,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三箭齐发”推动螺旋式增长信息通信产业“三支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行业和社会智能化发展。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5G将为社会带来新的价值,加速传统3C(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向新3C(连接、控制、集成)的转变。尤其是5G,将与各行业垂直领域深度融合,为万千行业注入智能和赋能,加速产业创新进程,进而催生新应用、新业务、新价值创造。从技术演进看,信息通信行业正在加速转型升级。一是IP协议正在加速从IPv4向IPv6的转型升级。二是网络连接正在加速从“人人互联”向“智能万物互联”转型升级。三是信息基础设施正在加速从“云是云、网是网”向云网融合转型升级。“万物上云”成为趋势,“一切由云提供,云提供所有服务”正在走向现实。积极推进基于IPv6的云网融合李正茂表示,长期以来,中国电信始终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IPv6的技术创新和商用工作。早在2003年,中国电信作为CNGI成员,就承担了国家第一批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开展了IPv6业务示范和测试。2009年,中国电信在江苏、湖南进行现网试验,实现了IPv6商用的突破。2013年实现了IPv6更大规模试商用部署,在国内实现了IPv6在移动网络应用的首次突破。去年,中国电信全面实施“云改数字”战略,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积极构建“网为基础、云为核心、网为后盾”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云,以及云网融合”。李正茂指出,中国电信在“云改数字”战略下,进一步深化IPv6规模部署和技术创新,加快推进基于IPv6的云网融合发展。在全面推进基础设施IPv6改造方面,目前固定网络、移动网络、IDC和云都支持IPv6;在持续深化IPv6技术创新方面,我们已成功开展基于纯IPv6的5GSA网络现网测试,目前正在与中国联通共建共享共开通5G基站43万个,并在同时推进SRv6在城域网、骨干网、移动承载等多个场景的试点部署,基本实现SRv6全国覆盖。在利用IPv6云网络优势赋能方面,已为200多家大型单位提供IPv6改造解决方案,为数百家行业客户开通IPv6互联网专线,为TOP200互联网客户提供数据中心IPv6服务在许多地方。支持IPv6生态发展;在打造自身应用IPv6示范方面,完成全集团26个门户网站和在线服务窗口的深度改造。全网54个APP全部完成IPv6改造。IPv6的大规模应用仍面临挑战。2021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获得通过,目前已取得良好效果。截至今年4月,我国IPv6活跃用户规模已达5.15亿,占网民的52.1%。同时,2020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达到117亿,首次超过非物联网连接数。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309亿,远超非物联网连接数。李正茂认为,这将为IPv6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但是,IPv6的大规模应用仍然存在挑战,主要是在应用层面。李正茂在接受C114等媒体采访时表示,IPv6在网络侧已经全面升级,但在应用侧还需进一步推进。“主要是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对他们来说,从自己的平台和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来说,都在向IPv6升级,这部分比较落后,但下一步会迎头赶上。”为快速发展,李正茂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开放”,坚持技术无国界,加快技术融合发展;二是“合作”,加强技术合作,打造联合创新生态;应用,让全世界人民共享科技进步的红利。李正茂强调,新技术催生新动能,新动能激发新活力。作为用户数量最多的互联网大国,中国电信将致力于推动IPv6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应用,与各方携手努力构建基于IPv6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有力支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全球数字化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