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赚取3亿多元利润,但依然无法阻止中国移动盈利指标大幅缩水。近期发布的年报显示,中国移动2013年净利润为1217亿元,同比下降5.9%。与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6.7%和17.4%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相比,确实有些尴尬。这是中国移动成立的第14个年头。首次交出同比负利润的成绩单。而如果没有投资浦发银行产生的183亿元利息收入,中国移动2012年主营业务利润将回落0.5%。今天天气不冷。近两年来,微信、Viber等即时通讯工具积极跨通信墙向用户推广OTT(OverTheTop)服务,对中国移动的语音和短信彩信的替代作用十分显着。2013年,中国移动主营业务收入中,语音业务收入下降3.4%,首次出现负增长,短彩信同比增长-6.5%,连续三年下降。争夺3G市场是过去一年来三大通信运营商最为激烈的一场较量。由此,中国电信移动3G用户达到1.03亿户,同比增长49.3%;中国联通3G用户达到1.23亿户,同比增长60.4%。移动3G用户1.92亿户,同比增长118%。尽管中国移动在绝对用户增长和增速上遥遥领先,但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格局正在被改写,三大运营商的发展趋势正在逐渐转变。进入均衡阶段,中国移动面临同行业竞争导致收入增速放缓的趋势愈发明显。为了争夺3G用户,中国移动从前年开始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厦门等19个城市开展TD-LTE测试。因此,迄今为止,中国移动建设的基站总数已达140万个。新增光缆86万公里,达到600万公里。在3G移动终端方面,虽然去年中国移动每部TD手机的平均补贴费用下降了10%,但补贴总额仍增长了11%,达到263亿元。如此计算,中国移动2013年的资本支出高达1849亿元,比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总投资还要多出209亿元。成本叠加对利润的侵蚀是不言而喻的。令中国移动担忧的是,一旦出现盈利拐点,短期内难以扭转和修复。今年利润将继续下滑,降幅将超过2013年。瑞银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自身现金流超过1000亿,但2013年仅剩400亿,很可能今年为零甚至负数。因此,中国移动的艰难挑战才刚刚开始。不仅是微信,阿里的“来莲”、网易的“易信”等实时免费工具也将毫不客气地蚕食中国移动的语音和短信阵地。去年底,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发放4G牌照,中国移动获得的频谱资源比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总和多50MHz。此举无疑将使中国移动在4G领域蓄势待发。据悉,除了将TD-LTE规模试验扩大到其他16个城市外,中国移动今年还将把4G基站数量从30万个扩大到50万个,基本实现市、县、市区、重点区域的连续覆盖。全国各地的城镇。建设全球最大的4G网络。此外,中国移动今年计划投入340亿元用于4G终端补贴,同比大幅增加。测算,基建、营销、补贴等成本合计增加750亿元,今年资本支出总额将达到2252亿元,同比增长22%。2014年利润再次萎缩已无悬念,新市场带来新竞争。中国联通近日宣布商用4G业务,首批将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25个城市。主要采用4G/3G融合战略,采用“4G+42M”融合方式。预计年底覆盖300个城市。一方面,中国联通号称进一步降低门槛,首次推出千元4G智能手机产品。此外,中国电信正在积极申请LTEFDD业务牌照。混合组网建设移动网络,4G和3G统筹发展,今年将在100个城市开展4G商用。平心而论,中国移动的4G网络布局已经到位近两年,频谱资源规模比前者更大。在单纯的4G概念竞争中,中国移动确实具有一定的优势。中国移动目前拥有7.75亿用户,但4G用户只有134万。用户拓展空间巨大。据此,中国移动今年计划销售2亿多台终端,其中4G终端1亿台,1亿台4G手机有望转化约5000万4G用户。不过,依靠补贴获取更多终端用户的效果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虽然去年中国移动对TD手机补贴同比增长11%,但通过补贴销售的手机终端占总销量的比例仅为31%,较上年下降近70%年,反映了客户对手机补贴的偏好。依赖性正在下降。因此,中国移动能否实现今年新增4G用户的目标,还真不好说。据奚国华董事长介绍,中国移动未来将实现从语音运营向流量运营的战略转型。为此,中国移动近日宣布推出包含微信功能的“融合通信”,并计划于明年上半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融合通信的商用。此外,还将降低客户使用4G的门槛,降低4G资费。的确,由于用户花在4G空间上的时间碎片化,他们往往以“使用时间”来看待4G资费,即只有在同一时间段内价格基本不变,用户才愿意付费.由此看来,如果中国移动能够通过降低用户成本达到提升用户体验的效果,进而获得更多的流量,或许已经找到了新的变现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