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2016中国VR虚拟现实体验店深度报告盈利模式详解

时间:2024-05-22 13:21:24 科技赋能

投资要点VR线下体验模式是目前触达C端并实现变现的稀缺渠道。

1)2020年被公认为VR元年,硬件渗透率稳步上升。

在硬件普及之前,线下体验将是VR商业模式中重要的变现风口; 2)VR线下体验模式一方面可以加速VR硬件和教育市场的落地,另一方面可以帮助CP实现快速变现,推动整个VR行业的发展; 3)线下体验是VR产业推广的主流商业模式,未来升级空间巨大。

预计将发展成为VR垂直综合体并保持盈利。

释放了。

微信关注“OFweek穿戴设备网”并回复“27”即可免费获取报告PDF版。

传统行业求变,VR线下体验带来新鲜血液。

1)亚太地区排名前10的娱乐主题公园中只有2家来自中国大陆。

目前国内高端主题公园市场存在空白,VR进入市场恰逢其时; 2)传统商场人流量下降,VR体验式消费吸引顾客。

近年来,我国线下零售业呈现下滑趋势。

商场急需新形式的消费内容来填补空白,而VR线下体验店满足了商场的需求。

  VR线下体验产业发展恰逢其时,商业模式多元化,变现能力突出,长期规模有望突破千亿。

1)体验中心建设如火如荼:今年以来,不少初创企业加紧建设VR线下体验中心。

预计2018年将建成VR线下体验店1家,数量正处于快速增长期; 2)大量玩家争夺VR线下体验市场和商业模式。

让百花齐放:目前VR线下体验行业主要有三种运营模式:线下体验馆、主题公园、主题公园; 3)VR体验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和突出的变现能力:米力星河乐园试运营以来,单园月收入保持在9万元左右,预计VR线下体验的长期规模通过VR体验馆、主题公园三大商业模式,产业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投资建议:1)短期关注率先布局VR线下体验产业并具备业务协同技术和品牌优势的上市公司; 2)应用场景层出不穷,不断探索的商业模式有望持续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建议重点关注VR与特定场景应用相结合的领域; 3)未来,随着技术和商业模式逐渐成熟,全产业链具有生态优势的企业价值将更加凸显。

  重点推荐:顺网科技——与HTC合作打造VR网吧;盛天网络(94)——布局VR电竞;岭南花园——收购恒润科技;棕榈园——成立VR投资基金,战略投资VR线下体验渠道;视觉中国——主题公园、VR+旅游、VR视觉素材。

  风险提示:VR行业发展速度慢于预期。

目录 1. VR线下体验产业: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1.1. VR行业即将爆发,未来市场空间巨大1.2。

VR线下体验行业短期渠道价值凸显,长期选择空间巨大2.传统行业需要变革,VR线下体验带来新鲜血液2.1。

我国高端主题公园行业存在缺口,VR进入市场恰逢其时。

2.1.传统商场客流量下降,迫切需要VR体验式消费来吸引顾客。

3、行业发展恰逢其时,商业模式多样。

突出的变现能力 3.1. VR线下体验产业发展恰逢其时,体验中心建设如火如荼3.2。

VR线下体验市场群雄逐鹿,商业模式百花齐放。

3.3. VR体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突出的变现能力。

4、从三种商业模式看行业 长期来看,市场规模可达千亿。

4.1、VR线下体验馆模式 4.2、VR主题公园及主题公园模式 五、投资推荐报告正文 1、VR线下体验产业: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公认的VR元年,硬件渗透率将稳步提升。

在硬件普及之前,线下体验将是VR商业模式中重要的变现风口; VR线下体验模式可以加速VR硬件的落地,教育市场。

另一方面可以帮助CP实现快速变现,推动整个VR行业的发展;线下体验是当前VR产业推广的主流商业模式,未来升级空间巨大。

预计将发展成为VR垂直综合体,并持续释放盈利能力。

  1.1。

VR产业即将爆发,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2020年将会有很多VR硬件设备上市,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虽然2016年有部分VR设备发布,但基本处于预售阶段,并未大规模销售。

从预售情况来看,VR硬件设备需求旺盛。

今年将会有大量VR硬件设备发布并正式销售,其中包括旗舰产品HTC Vive和Oculus Rift(这两款产品已经开放预购,预购十分火爆)。

随着各大巨头的产品开始正式销售,VR硬件设备的紧缺状况将在年会上得到极大缓解,其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数据分析机构SuperData Research的报告预测,VR硬件设备的年总销量可能达到1万台。

其中,“Google Cardboard”等廉价移动设备用VR机将占1万台,“Samsung Gear VR”等中端VR设备将占1万台,Oculus Rift等高端PC VR机将占1万台。

HTC Vive 的销量将达到 10,000 台。

10,000 台,索尼的 PlayStation VR 一体机将占 10,000 台。

Business Insider市场研究与咨询部门“Business Insider-Intelligence”发布的虚拟现实研究报告预测,2018年至2020年,虚拟现实头盔销量每年将呈现99%的复合年增长率。

到2020年,虚拟现实头盔市场规模将达到28亿美元,远高于2018年的28亿美元。

  表1. 2019年将发布或销售的VR设备 数据来源:VR厂商调查兴业证券研究院数据来源:SuperData 研究、兴业证券研究院 数据来源:商业内幕情报、兴业证券研究院 VR 有望成为智能手机产业领域的新一极,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高盛对未来VR/AR市场规模给出了较为客观的预测。

他们认为:可以看出,即使在最悲观的预测下,该行业的市场规模年内也将达到1亿美元,而在最乐观的预测下,该行业年内将超越平板电脑市场,成为第一大市场。

继手机和个人电脑之后的第三大市场。

大智慧产业。

图3. VR/AR设备年出货量(千台) 资料来源:高盛、兴业证券研究所  1.2。

VR线下体验行业短期渠道价值凸显,长期选择空间巨大。

VR行业C端市场巨大。

但它仍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VR硬件的不断渗透以及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不断升级,我们相信VR行业未来在C端市场将拥有巨大的空间。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目前VR行业在C端市场还非常不成熟。

具体表现为:1)硬件普及率不够高。

由于目前VR硬件设备价格相对较高,体验不够完善,且受使用场景限制等不利因素影响,其普及率还不够高。

2)软件内容不够丰富。

由于缺乏巨头参与,现阶段适配VR硬件的内容非常稀缺,且质量普遍较低。

表2 几大智能平台的硬件和内容规模对比。

线下体验模式帮助设备商、内容提供商开拓C端市场,凸显渠道价值。

当设备商和内容提供商自身难以快速打开C端市场时,线下体验模式为这两方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一方面,线下体验模式可以作为设备厂商的促销手段。

平台帮助推广硬件产品;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内容变现的出路,加快内容变现速度,提高内容提供商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

短期来看,线下体验模式可以帮助设备厂商和内容提供商开拓C端市场,是VR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图4. VR产业链 图5. VR线下体验店为硬件厂商提供推广平台,为内容厂商提供变现平台。

资料来源:兴业证券研究所。

短期内是VR推广的主流商业模式,长期升级选择空间巨大。

短期来看,由于VR行业图6,线下体验模式的长期选择空间巨大。

资料来源:兴业证券研究所 2、传统行业求变,VR线下体验带来新鲜血液。

2.1.中国高端主题公园行业存在缺口,VR进入时,虽然中国目前有10多家主题公园,但大多数都提供类似的项目,质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期望。

根据全球主题娱乐协会(TEA)与AECOM(AECOM)联合发布的《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 馆报告》显示,亚太地区排名前10的娱乐主题公园中,只有2家来自中国大陆。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国内高端主题公园市场存在差距,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现在是VR进入市场的时候了。

表3. 2018年亚太地区十大娱乐主题公园数据来源:TEA、AECOM、兴业证券研究所 2.1。

传统商场人流量下降,迫切需要VR体验式消费来吸引顾客。

尽管购物中心规模稳步增长,但也面临着人流量下降的危机。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联合德勤中国等机构宣布,尽管零售业增速持续下滑,但购物中心仍保持较其他传统零售渠道更快的发展态势。

目前,我国有近万家商场。

到2018年,另有7000家购物中心将竣工开业。

届时,中国大陆将有超过10000家购物中心。

图7.中国大型购物中心面积 图8.中国大型购物中心数量   然而,我国线下零售业受到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电子商务的影响。

近年来同比增速不断下降。

其中,百货商场、超市、专业店零售额环比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下。

百货店、专业店环比增速几乎接近于零。

虽然商场由于体验式消费,仍能保持增长速度。

维持在10%以上,但仍处于下降趋势。

这四种线下零售业模式的同比增速远低于线上零售40%左右的月度同比增速。

体验式消费拉动客流,VR又增加了一个维度。

面对线上电商的冲击,不少商场开始倡导体验式消费,希望将消费者从线上带回线下。

目前,体验式消费最重要的形式是在商场开设传统商店。

,进而开设滑冰场、儿童娱乐、电影院、餐厅、健身俱乐部、KTV等娱乐场所等娱乐体验场所。

商场的体验式消费需要多种体验式消费内容来填充,并且对新的体验式业态有着特殊的渴望,而VR线下体验店恰恰满足了商场的这种需求。

  3。

该行业发展恰逢其时,业务模式多元化,流动性能力突出。

3.1. VR线下体验产业发展恰逢其时,体验馆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今年以来,不少初创企业加紧了VR线下体验馆的建设。

据我们调研,乐客VR已经开设了10多家线下体验中心;聚家双计划未来三年内分别拥有家、家、家的门店数量; 《超级队长》目前拥有约50家线下体验店,预计每年门店数量将达到6万家左右。

2020年线下体验店数量超过3万家,预计2020年将达到2万家。

未来三年,线下VR体验店数量将呈现快速增长。

表4 VR线下体验产业发展恰逢其时。

3.2. VR线下体验市场争先恐后,商业模式百花齐放。

目前,VR线下体验行业主要有三种运营模式:线下体验馆、主题公园、主题乐园。

图12 VR线下体验产业的三种运营模式。

线下体验馆模式:小型VR线下体验馆,面积一般在30-50平方米之间。

经验项目较少,项目质量参差不齐,运营成本相对较高。

Low是目前国内VR线下体验行业采用的主要运营模式,也是VR线下体验行业发展初期的主要模式。

代表企业有乐客VR、乐创、顺网科技等。

表5. 线下体验中心模式的代表企业乐客VR:VR线下体验中心建设的先行者。

北京乐客灵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虚拟现实内容开发公司。

团队由一批具有丰富电影制作、游戏开发、大型游艺研发等行业经验的精英组成。

专注于虚拟现实主题娱乐开发和虚拟现实游戏互动。

开发、虚拟现实电影制作、虚拟现实旅游研发等领域。

公司在虚拟游乐领域持续发展,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游乐行业,研发虚拟现实动感体验设备,提供专业定制虚拟现实内容和整体虚拟现实线下体验解决方案,包括:1)丰富的VR内容:乐客灵精提供持续更新的优质内容。

目前平台上有超过40款游戏,以娱乐短DEMO为主。

除了公司优秀的内容研发团队外,公司还与近20家CP合作。

总体而言,在内容渠道方面,有三个方面,即自行开发内容、与第三方合作开发内容、代理发行、最终共同打造优质线下体验内容。

2)全新二代一体机搭载VRLe云平台:一体化集成系统,提供便捷的控制功能、海量内容、支持网络化操作、实时同步云端数据。

兼容性好,兼容Oculus、3Glasses、大屏手机。

鹏等头戴式显示设备,并可适配机枪、跑步机、座椅等周边设备。

3)自适应座椅:实现视觉与其他感官联动,增强沉浸感。

4)产品不断更新: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设融入虚拟现实体验应用,产品形态逐渐丰富。

例如,新推出的新游戏解决方案已经开始接受预订,包括一体机、跑步机、悬架等。

头盔、体感枪等新品层出不穷,将不断刷新用户体验。

图15.两人射击游戏解决方案主题公园模型:面积50平米的中型VR线下体验店,小型体验馆体验项目数量增加,优质项目,以及运营成本相对较高。

目前,国内采用这种模式旗舰店的企业屈指可数。

代表公司有超级队长、聚家爽、米力影业(米力星河乐园)等。

表6 主题公园模式代表企业 米力星河VR主题公园:国内首家虚拟现实主题公园。

星核虚拟现实主题公园中心(第一季)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局门路。

是全国首家虚拟现实主题室内乐园中心。

园区中心集成了完整的虚拟现实技术、光学捕捉技术等,让玩家能够在整个虚拟环境中真实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给予他们最真实的视觉感知、听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等。

《星核》VR体验可分为太空栈道、穹顶遇险、绝望逃生三个部分。

1)太空栈道:太空栈道是单人体验。

在VR故事中,玩家将扮演凤凰船上的“新兵”,在太空中行走,按照指示走过一座廊桥。

在机器人“队长”的引导下,玩家将使用光谱手套触发“圆盘”3次。

每次触发大约需要 5 秒。

需要等待进度条从0变为%: 2)Dome Distress:Dome Distress是在三人体验环节中,玩家将坐在座位上,通过操作手柄体验VR版“自慰”在座位前面。

玩家需要操作炮塔来反击外部攻击者。

 3)绝命逃亡:绝命逃亡也是三人体验场。

这可能是最传统的VR游戏了。

玩家将坐在“蛋壳”座椅上,握住座椅两侧的把手,体验“太空舱”中的逃生过程:玩家首先坐在“太空舱”内,在垂直上升的同时,玩家可以看到垂直隧道外的机甲战士;此后,太空舱将继续受到坠落陨石的撞击,并经历恒星爆炸。

在此过程中,蛋壳座椅会左右振动,让玩家真实感受到太空舱的冲击力或体验。

爆炸的影响。

 主题公园模式:面积超过平米的大型VR体验公园,结合虚拟现实与主题公园模式,可容纳多人(50人)同时体验,体验项目种类丰富,项目质量一流,并可能有所有VR体验项目的加入。

国内目前还没有此类VR体验公园,但已有一些企业推出了概念视频。

代表企业有恒润科技(《追梦时空》)、The Void(美国)、圣威特等。

表7 VR线下体验行业各模式代表企业。

The Void:现实感最强的VR主题公园。

The Void Theme Park是The Void Company在美国犹他州建立的大型VR主题公园。

在VR图像与真实场景相结合的空间中,体验者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体验者不仅可以自由行走,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场景互动。

玩家的基本装备被称为“Rapture”,包括头盔和背心。

配合其他辅助道具和装备,你可以飞上天空,逃离地球,穿越时空,体验超能力。

The Void目前有3个体验项目,分别是玛雅神庙、外星人捕捉和虚幻竞技场4。

1)玛雅神庙:一款寻宝游戏,玩家需要独自探索玛雅神庙,寻找隐藏在里面的宝藏。

在游戏中,玩家可以根据所看到的东西自由移动,亲身体验地震、失重等感受。

2)外星人捕捉:团队合作游戏。

玩家需要找到被冰冻的外星人,解锁它,击倒它并带回基地。

他们需要通过多个关卡,如射击和与敌人对抗、解锁暗门密码等,是一款综合性游戏。

一款集射击和解谜于一体的VR游戏。

3)虚幻竞技场4(Unreal Tournament 4):仍在开发中,不向公众开放,这款游戏已经针对特定媒介进行了重新调整,允许玩家以每小时70英里的速度绕着虚空奔跑。

3.3. VR体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突出的变现能力。

根据我们的研究,由于VR对消费者的巨大吸引力以及线下体验中心数量有限,目前的线下体验模式具有突出的变现能力:1)VR主题乐园目前采用预约方式入园。

开园以来,各时段预约人数均已爆满,月收入始终保持在9万元左右。

2)另一家VR企业超级队长,自2018年4月开业以来,已实现营业收入数千万元。

表8. VR线下体验行业代表性企业盈利情况 4、从行业市场规模看三种商业模式,长期影响可达千亿。

随着整个VR行业的快速爆发,短期内,VR线下体验行业由于渠道价值突出,门店数量爆发式增长,将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长期来看,我们从线下体验馆、主题公园、主题乐园三种商业模式预测,未来VR线下体验市场的市场规模可达到千亿,而恒润科技在该行业拥有丰富的经验和领先的技术、强大的品牌、丰富的资源等竞争优势,未来有望成为行业领跑者。

4.1. VR线下体验馆模式 VR线下体验馆模式是目前国内VR线下体验行业最重要的商业模式。

与其他线下娱乐行业相比,我们相信如果未来VR内容的更新速度变得更快,质量将会逐渐提高。

未来,这个行业或许可以与仍在高速增长的电影行业相媲美;反之,可能类似于现在已经成熟的网吧、电子游戏厅行业。

我们以影院单屏(网吧单店、电子游戏厅单店)当前的运营效率来估算单个VR线下体验店的运营效率。

营业效率是指单屏(网吧单店、单电玩店当日营业额/单屏(单网吧店、单电玩店)满负荷营业的营业额。

通过测算,电影院、网吧、电子游戏厅的运营效率分别为21.8%、6.76%和10.42%。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影院、网吧、电子游戏厅这三种线下娱乐方式的运营效率来估算各VR线下体验店的每日营收范围。

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对比这三种线下娱乐方式目前的开店情况来预测未来VR线下体验店的数量。

最终得出VR线下体验中心长期可能的规模分别为1亿元、1亿元、1亿元。

对比网吧和电玩厅这两种相对成熟的模式,我们分别得到1亿和1亿的市场规模,对比仍在快速发展的电影院(对比美国市场4万块银幕数,中国市场的显示屏数量预计未来将达到8万元),市场规模为1亿元。

由此我们预测,VR线下体验市场的长期规模下限约为1亿元,上限可以达到冲击级别,即所有线下娱乐市场都将被VR线下所取代。

体验市场。

表11 VR线下体验馆长期市场规模预测 5、投资建议 VR行业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C端尚未成熟。

短期来看,线下体验行业由于自身的渠道价值(帮助设备商、内容提供商开拓C端市场)以及相关市场(传统主题公园、购物中心)的需求,将率先爆发。

需要VR来推动不断下降的客流量);从长远来看,线下体验产业可以将线下积累的CP资源转移到线上平台,或者围绕VR延伸业务,打造VR商业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