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联通辟谣背后的5G战略:捂紧口袋精打细算

时间:2023-03-17 22:48:39 科技观察

面对铺天盖地的谣言,趴在地上的联通终于坐不住了。7月13日晚间,针对部分自媒体消息“中国联通在5G部署过程中排除华为”,中国联通通过公众号发表声明《造谣者,你的胆子怎么这么大?!》。“强烈谴责”造谣者。随着这份措辞严厉的辟谣声明传遍网络,中国联通的5G采购清单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官方辟谣7月13日,中国联通发表声明辟谣称,“近期,公司注意到有媒体传言‘一家不支持华为的公司实际上是国内四大运营商之一。’以及‘中国联通迎来大动作’。5G合作伙伴终于确定,可惜不是华为的传闻。虚假、主观、肆意歪曲、恶意诽谤中国联通5G合作采购。中国联通强烈谴责这种居心叵测、捏造事实、乱加标签、煽动舆论、误导舆论、极不负责任的造谣诽谤行为。对于下一步中国联通是否会通过法律途径追究造谣者的责任,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中国联通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对方回复。根据辟谣声明,中国联通提及的谣言均由中国联通发布。自媒体爆料称,“无论是华为SA组网模式的选择,还是5G方案的选择,中国联通自始至终都没有选择支持华为。”华为的计划”,“这不是中国联通第一次向外伸出胳膊肘。中国联通此前已经给爱立信下了大单。严格来说,这是它第二次放弃华为。”不过,北京商报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在5G建设过程中,中国联通一直以多种方式与华为进行合作。今年6月年,深圳联通公布了“深圳第五代移动通信试验网项目”两个采购包80个站点的询价结果,华为、中兴两家设备厂商最终中标。万亿市场事实上,随着5G时代临近,关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5G布局的传闻很多,近日有消息称,诺基亚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签署框架协议,总价值达超过20亿欧元,其中诺基亚与中国移动达成了为期一年、价值约15亿美元的框架协议,协议内容为诺基亚将在中国部署4G和5G技术和服务。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5G技术的大规模商用即将到来,这将给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传统产业来说,传统企业和工业互联网将成为命运共同体。”借助5G的力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对于新兴产业来说,将带来全新的领域,5G的意义很可能超过互联网的发明,5G是万物互联的重要基础。“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由此,中国广电成为除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之外,又一家获得5G商用牌照的企业。对于三大运营商来说,5G是一个巨大的万亿级市场。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5G产业经济贡献》,预计2020-2025年,我国5G商用直接拉动的经济总量将达到10.6万亿元,投资总额将达到10.6万亿元。5G网络将在9000亿到1.5万亿元之间。累计企业5G业务收入将达到1.9万亿元,5G将直接创造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不过,对于中国联通来说,5G的意义不仅于此,更是自身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在3G时代,联通优势明显,但进入4G时代后,联通的步伐慢了半拍。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曾坦言,中国联通在4G时代的网络建设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两大运营商,在时机上出现了重大失误。中国联通绝不会再犯4G时代的错误。”谨慎布局虽然5G商用牌照在6月正式发放,但三大运营商的5G布局早已开始。作为资金实力较弱的三大运营商之一之后,中国联通在5G布局上更加“谨慎”,我国5G网络建设预计需要上万亿元的总投资,但2019年三大运营商的5G投资预算相对有限,而中国联通的预算最为谨慎的是,中国联通预计今年5G建设预算为60亿至80亿元,中国电信今年5G建设投资预算为90亿元,中国移动预算不会超过172亿元。对此,王晓初此前曾表示,5G需要大投入,但也需要“捂紧腰包”,谨慎循序渐进地拓展业务,现在还不是大手笔的时候5G投资不多,是因为5G技术,尤其是商业模式还有待探索。5G终端方面,今年4月,中国联通正式交付了来自OPPO、vivo、华为、小米、中兴、努比亚等12个品牌的首批15款5G友好体验终端。在组网方式方面,在此次辟谣声明中,中国联通再次重申,将始终以SA(独立组网)为目标,继续推动5G关键技术的突破,积极推进R16标准协议和SA(独立组网))网络设备、终端成熟,积极推动基站和终端具备NSA/SA(非独立组网/独立组网)双模能力;5G网络商用设备的选型也将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进行。SA和NSA分别指独立组网和非独立组网。与SA方案相比,NSA相关标准发布时间更早,技术也更成熟。而SA网络可以更好地支持低时延、多连接等5G新特性,可以更好地支持低时延、各类工业互联网等垂直行业应用。与5G建设进度相比,终端消费者更关心的是5G资费价格。近日,中国联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初步规划中,面向消费市场,5G收费模式和4G产品均有承接和创新,流量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将针对5G业务的技术特点进行研究。新的计费模式。“在政企客户市场,5G服务结合网络建设将更加个性化、场景化,预计将推出根据客户需求、一客一策的场景化多元化收费模式。”负责人说。相关阅读:中国电信进军菲律宾5G战场,揭秘运营商20年出海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