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提到Linux系统自动注册(Agent模式),自动化部分由工具代替。自动化仍然是标准化和流程的建立。本期我们讨论网络设备的自动发现。事实上,网络设备在监控领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项目,因为种类繁多,指标难以控制。一旦阈值设置不理想,就会产生大量告警。对于园区企业来说,设备多,添加工作量大,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Zabbix对于网络设备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从某种角度来说,Zabbix可以替代一些商业监控软件。被控端环境:eNSP设备型号:S5700准备工作1.交换机配置snmp-agentsnmp-agentcommunityreadcipherhuawei@123snmp-agentsys-infoversionv2c2.ZabbixServer安装snmpwalk插件----CentOS7----yum-yinstallnet-snmp-utils----CentOS8----dnf-yinstallnet-snmp-utils3.snmpwalk测试如果对这个工具不熟悉可以查看我之前的文档。下图表示已经成功开启snmp。前端自动发现1.在配置选项中找到自动发现选项(Discovery)2.在这里添加自动发现规则(Discoveryrules)自动发现规则和监控项中的自动发现规则不是一回事。那就是lld自动发现规则接口。3、配置自动发现规则是一个关键的地方。首先,确定自动发现的网络范围和检查条件。这里选择snmpv2,如果是其他的,可以选择对应的检查条件。需要在SNMP校验配置中填写OID,这里我用的是1.3.6.1.2.1.1.5.0,这个是一般的sysname,可以在snmpwalk中测试,如果不想用这个,大家也可以在snmpwalk中测试一下,一般在前几行,如下图,三个冒号前面复制即可。选择检查条件后,以下选项也会发生变化。其实就是指如何将其添加到Zabbix中。第一个是唯一性条件。建议使用IP地址,因为设备名称可能会发生冲突。主机名选择SNMP,自动添加到列表时以主机名的形式添加。下面都是相关的,显示的名字也选择hostname。前端动作1.在配置选项中找到动作,进入自动发现操作(Discoveryactions)2。添加自动发现的动作一般建议将条件设置到一个网段,但不建议太大,太耗资源。如果资源充足,可以在这里写一个大网段。格式为192.168.31.x-x。接下来就是添加操作,一般是三个,添加主机,添加到组,连接到模板。使用IF-MIB。遇到个别情况再分析,先补充,再微调。最终效果最终效果是稍等片刻。如果发现比较慢,测试环境可以将自动发现规则中的时间间隔改为1m。不推荐用于生产环境。普通数据也通常在最后写入。其实整个过程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原因是要熟悉Zabbix监控网络设备。如果环境比较复杂,微调肯定是需要的。因此,标准化在那句话中更为重要。没有标准,自动化是无稽之谈,匹配堪比手动配置,容易出错。下一期会带来Windows的自动注册,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