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5G无人车现身景区,商用场景将更快落地

时间:2023-03-15 21:52:22 科技观察

最近,关于5G手机和5G商用的消息不绝于耳。国内外多家智能手机厂商都发布了5G手机时间表,也发布了外显概念机,瞬间让人期待。与此同时,作为商业推广的重要一环,5G基站建设和网络布局也在三大运营商之间如火如荼地进行。昨日,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宣布,中国联通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雄安等七个城市开展5G试验网布局。他表示,将在核心区域持续覆盖,在33个主要城市和部分行业的热点地区开通5G网络的各种行业应用场景。同时成立5G创新联盟,组织百亿资金用于5G孵化。据了解,未来将建设200个示范项目、50多个5G开放实验室、100多个5G创新应用、20多个5G行业应用标准。随着5G网络建设的提速,近日,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联合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召开湘湖5G智能网联无人车发布会。5G智能网联驾驶应用。在外显中获悉,未来该车可在无人驾驶的道路上自主行驶,并具备循迹自动驾驶、行人识别与动态避障、区域动态限速、交通信号灯通行、超车等功能。地平线、车辆动态调度等。借助5G网络的低时延、大带宽、高可靠性等优势,以及“端-边-云”协同的分层三维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架构,实现信息化人、车、路、云的交互和边缘计算、高精度定位、五维时空信息呈现等能力,为车辆提供智能决策、协同控制和信息服务,进而实现不同层次的智能驾驶。5G还将大幅提升度假区视频监控、车载、船载监控等高清视频图像的传输能力,在安全管理方面提供高效预测、及时预警、从容应急指挥,交通管理、指挥调度。实现5G智能网联驾驶应用后,度假村也将成为国内5G全覆盖、无人车服务的景区。不仅在景区,在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港口等封闭场景,无人车也早已落地。2018年菜鸟网络、苏宁已在园区实现无人驾驶测试,京东研发的无人快递车也已上路测试。在高速场景运输方面,无人车也开始在试验区进行封闭测试,为未来无人重卡的长途运输打下基础。港口中,中国重汽、途胜未来、西景科技等都在多个港口实现了无人卡车运输货物。我国路况复杂。除了需要成熟的技术,无人驾驶还受到路况、行人质量、天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受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但可以肯定的是,从整个行业趋势来看,在无人驾驶全面商业化运营的全面落地中,商用车将率先落地。商用车率先落地的趋势不仅在中国成为主流,在全球许多无人驾驶技术领先的国家也成为共识。例如,截至2019年3月,美国10个州已有15家自动驾驶公司落地,其中无人驾驶出租车和自动驾驶卡车最多,各占6家。据华尔街金融分析师预测,这两个市场的利润率将在2025年达到500亿美元。从我国的发展来看,《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新智能手机的占比我国汽车将达到50%。与此同时,人工成本日益攀升,行车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解放人类驾驶员的无人重卡将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据中国港口协会统计,目前中国港口约有2.5万辆现场集装箱货车,15万至16万辆散货货车,合计18万多辆。目前,港口商用车价格普遍在150万元至200万元之间。那么,一个港口场景蕴含着约3000亿元的市场规模。商用车的无人驾驶不仅需要更加明确和细分,还必须更加熟悉复杂的外部环境和道路规则。因此,目前所有测试车辆都配备了安全员,以确保安全。相信经过人、车、路、云的多端协同,无人车将加速在物流、环卫、港口、矿山等领域的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