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网易AI负责人李晓燕!七年磨一剑,探索AR四大应用场景

时间:2024-05-22 20:13:45 科技赋能

文章|鑫苑智东西9月26日报道,网易AI在北京举办媒体沙龙。

其他几家媒体介绍了网易AI多年的技术和业务积累,并谈到了对AI和AR行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1、七年AI技术积累,从交互角度看AI。

网易AI事业部是网易旗下的一级事业部。

其主要任务之一是为网易内部游戏、音乐、新闻、电商、翻译等产品提供AI技术支持。

服务近10亿用户。

网易AI从2008年开始在AI技术领域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并从2008年开始进军AR增强现实领域,并于2018年推出AR平台和产品。

致力于产品落地和扩大对外合作,现已走上全面商业化之路。

李晓燕博士于2016年加入网易,她从一个新的视角——交互体验来谈论人工智能。

她认为交互的演变能够反映人们的根本诉求。

用户洞察和技术革命实现了科技与人文的有效统一,驱动交互迭代与创新,让科技更容易服务于人。

例如,机器人装配线可以解决操作人员的机械化和重复性工作,医疗大数据可以辅助医生诊断。

李晓燕表示,手势交互、语音交互、触觉交互等每种交互方式都有优点和局限性。

未来,理想情况下,交互方式将能够根据具体场景自由切换。

因此,当前的技术研究的不仅仅是各种交互方式的流畅性和功能性,更是如何在这些交互类型之间无缝切换。

2、聚焦四大AR场景,对外开放AI平台。

在AR方面,网易AI推出了“网易洞察”、“网易影子”等自主研发的产品和服务。

NetEase Insights是网易AR团队自主研发的基于移动设备的AR平台。

它降低了AR开发的门槛,用工具来驱动内容。

网易影影搭载了网易AI自主研发的系统级AR交互模块,可以将任意平面转化为显示屏,实现空中手势交互、物体交互等多维交互方式。

网易AI的AR产品目前探索了游戏、营销、新零售、旅游文化四个领域,并有落地实例。

比如与网易游戏合作的AR游戏《悠梦》就得到了苹果APP的大力推广,与网易云音乐合作推出的“禅音行动”等AR营销活动也广受好评。

据李晓燕介绍,网易AI正在开发多人互动AR游戏。

在AI平台业务线上,网易AI主要包括“网易AI平台”和主攻翻译NMT技术的“网易建外”,并在硬件方面推出了网易三音云音箱。

目前,该业务线主要服务于网易内部产品,但今年已对外开放其AI平台。

虽然网易AI翻译机并非由网易AI事业部自建,而是由网易有道出品,但网易AI年底推出的机器翻译技术在有道产品中得到了应用。

此外,早期有道产品也使用了网易AI的语音识别服务。

有道也有研发团队,更专注于业务层的定制,尤其是移动端。

3、网易AI事业部的历史 网易AI事业部的前身是多媒体技术部,由李晓燕博士于2006年成立,当时主要是为网易的互联网产品提供一些创新的功能和体验。

随后两年,该系逐渐开始探索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语音识别、人脸美化、NLP、AR等新技术领域。

2016年,开始利用AI技术支撑网易的游戏、音乐、易信等部门。

到2020年,AI技术将服务于网易几乎所有业务线。

该部门于2016年将AI系统商业化,推出了网易Insights、网易Shadowsight、网易建外、网易搬运工和AI Platform等AI和AR产品,并正在成为独立的AI业务部门。

今年,网易AI开始在商业化道路上进行更多探索。

不仅推出了网易三音云音箱,还对外开放了其AI平台。

结论:AI和AR供不应求。

自苹果和谷歌相继推出AR框架ARKit和ARCore以来,AR市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各种规模的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入该行业,网易也不例外。

从网易AI目前的技术和业务布局来看,其AI平台和翻译产品多服务于网易内部产品线,而AR产品落地成效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