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中国智能穿戴市场规模分析及前景预测

时间:2024-05-22 20:01:23 科技赋能

智能穿戴市场快速启动,2020年我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万元。

自从第一款智能手机问世以来,手机厂商已经不断完善产品设计,越来越多当时难以想象的功能逐渐来到我们身边。

智能手机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对身边电子设备的要求,要求设备更加智能化。

因此,智能硬件时代的到来已成为必然。

同时,智能手机完整的供应链和人才体系足以满足智能硬件发展的需求。

最后,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增长放缓,各大品牌厂商开始寻求新的市场机会,这也加速了智能硬件时代的到来。

与智能手机不同,智能硬件是一类产品的统称,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智能硬件是指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赋予其智能化功能。

智能化后,硬件具备连接能力,实现互联网服务的加载,形成云+端的典型架构,并具备大数据等附加值。

目前,智能硬件已从可穿戴设备扩展到智能电视、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医疗健康、智能玩具、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

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视等相比,智能硬件产品的市场规模较小,细分程度很高,处于长尾细分领域。

这个长尾实际上代表着很多市场机会。

看似每个领域的数量并不大,但当长尾加在一起时,总的市场容量和市场机会其实是非常大的。

与智能手机时代不同,智能硬件是一个长尾市场,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具有产品脉搏增长趋势。

智能硬件科技巨头的长尾效应正在加速布局智能硬件市场。

以谷歌、苹果为代表的美国科技巨头正在加速向智能硬件领域渗透,在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纷纷布局,尤其是在过去两年各自斥资数十亿美元之后。

斥巨资并购多个项目。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年中国可穿戴设备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指出:上半年,BAT等国内科技巨头陆续进军智能硬件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已经开始形成,智能硬件不再是小规模企业家的一己私利。

该产品形态已逐渐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

据京东6月发布的上半年国内智能硬件行业报告显示,今年1-5月,国内智能硬件销量同比增长1%,用户数增加同比增长%,智能硬件单价也同比上涨50元。

以智能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智能硬件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市场已初具规模并快速增长。

美国消费电子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已从今年年初以来仅2.4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增长到今年的近60亿美元。

得益于市场上智能穿戴设备的不断增加以及消费者的青睐,2018年中国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达到22亿元。

2019年Apple Watch的正式推出极大地刺激了智能穿戴设备市场规模的增长。

整个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6亿元。

2019年,市场规模增速有所放缓,但市场规模仍有望接近亿元。

预计2020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台,其中Apple Watch销量将达到1万台,占据智能腕带设备市场份额的58.3%。

基于Android Wear的智能手表销量将达到1万台,占据17.4%的市场份额。

到 2020 年,Apple Watch 销量将达到 40,000 台,基于 Android Wear 的智能手表将增长七倍,达到 30,000 台。

2018年全球智能手环设备总销量为8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