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市着火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版图是这样画的:人工智能产业如何定位,正在成为各地经济转型的突破口。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崛起让整个行业兴奋不已,地方政府也充分意识到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增长动力。
在这个关键时期,如何创造新动能成为当务之急。
今年两会期间,继去年之后,“人工智能”再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培育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研发和应用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推进“互联网+”。
发展智慧产业,拓展智慧生活。
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新兴产业统计。
于是,全国各地开始推动智能产业发展,各种人工智能利好政策也相继出台:除了拥有深厚产业基础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天津、杭州、成都、南京、贵州、香港等地政府也非常热情、积极主动,希望提前占领人工智能产业,实现当地经济的突破性发展。
当年同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和台湾,在人工智能时代却走上了不同的方向:曾经在全球化中受益于硬件代工产业的台湾,目前却没有能够脱颖而出的AI企业。
;香港落后了。
得益于香港中文大学,商汤科技等知名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崭露头角。
接下来让我们盘点一下全国各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诞生的典型企业,以及各地出台的各项利好政策。
不过,本次盘点并不包括大家熟悉的BAT等互联网巨头,而是重点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因为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未来人工智能的无限想象空间。
不仅如此,老一代的BAT分布在北京、杭州和深圳。
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驱动下,能够代表这座城市的新城市和新一代人工智能企业必将出现。
科大讯飞:占领智能语音技术制高点,一家人成功。
一年内,26岁的二年级博士。
学生刘庆峰带领十几位同学创立了科大讯飞,以智能语音核心技术为突破口,进军人工智能行业。
经过近20年的发展,科大讯飞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语言翻译、声纹识别、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
如今,人工智能的东风已至,科大讯飞也迎来了自己的潮流。
然而,科大讯飞似乎更像是一家“学术”公司,而不是一家商业公司:该公司一向以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着称,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也是科大讯飞快速发展背后的核心秘密。
数据显示,科大讯飞本财年研发投入增长61.5%,研发投入连续五年超过销售收入的20%。
科大讯飞的诞生和发展也离不开安徽合肥的沃土。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的刘庆峰收获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知识,还有科大讯飞的研发团队和技术创新,以及安徽省政府也为科大讯飞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支持。
今年5月,安徽省政府发布《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年)》,其中合肥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产业基地被指定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区,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支点。
整个安徽省人工智能产业;同时,规划还强调要“加强理论科学研究布局,加强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等产业融合,加大对人工智能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商汤科技:坚持原创,借力香港科技创新。
商汤科技诞生于2008年,虽然是一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但在发展速度上却领先整个行业。
作为一家致力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原创技术的创新科技公司,商汤科技非常注重“坚持原创”,公司核心技术全部自主研发。
在这个讲究原创、自主创新的时代,商汤科技的价值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充分认可。
今年5月,商汤科技宣布完成6.2亿美元C+轮融资。
本轮过后,商汤科技总融资额超过16亿美元,估值超过45亿美元,成为全球融资总额最大、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公司。
有趣的是,这家人工智能独角兽公司诞生于香港特别行政区。
这在很多人仍将旅游、金融、文化创意产业视为香港标签的今天,颇为新鲜。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在全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今年5月初,香港特区政府启动“科技人才计划”,简化手续、加快审批香港外商企业和科研人才来港;同时,由香港科技园、商汤科技和阿里巴巴共同设立的香港人工智能实验室也一旦正式落成,这个非盈利性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运营费用将由阿里巴巴和商汤科技共同承担。
香港特区政府在引进人才、投入大量资源支持创新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在寻求合作、协作等方式,加速相关产业的发展。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曾建议科技部向中央申请支持商汤科技等港资新兴科技企业的发展,推动这些企业的深入合作新兴科技公司及内地科研机构。
当前,科技部正在大力支持香港科技创新发展,实现中央财政资金向香港转移支持科研活动、吸纳香港专家纳入国家科技专家库、推动香港科技创新发展。
在香港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
依图科技:坚持人工智能与行业应用结合,用AI赋能行业。
依图科技2011年成立于上海,是国内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领军者。
选择在上海创业,与两位创始人的上海出身密切相关。
目前,依图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已应用于医疗、安防、金融、交通、零售等多个领域。
此外,依图还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
乘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契机,依图科技近年来从行业应用出发的发展战略已取得成效,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几家知名的人工智能独角兽中,依图科技是最早且始终面向To B行业的人工智能公司,也是最早在To B垂直行业取得突破的公司。
在依图的带领下,旷视科技、商汤科技等公司也跟随依图进军安防、医疗行业。
依图所在的上海历来以金融、商业闻名。
在新一轮互联网发展浪潮中,上海的发展远远落后于邻近的杭州。
正因为如此,上海在人工智能产业布局上不遗余力。
作为上海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代表,依图已成为上海的一张科技名片。
谷歌、微软等跨国巨头高管访问上海时,都会到依图进行交流。
去年年底,上海还发布了《上海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意见》,其中上海明确提出加强人工智能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加强人工智能科学研究布局,加快数据开放、政策支持、产业发展。
布局、完善基础服务等,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
与其他城市相比,上海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基础雄厚、数据资源丰富、智慧应用广泛、产业门类齐全、产学研用、人才集聚等多个方面。
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这些基础优势,上海在努力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面,仍具有相当的后发优势。
旷视科技:软硬件融合,打造人脸识别技术生态圈。
说到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可能有些人会比较陌生,但说到Face++,很多人都会印象深刻。
作为旷视科技旗下第一家产品公司,Face++已经成长为知名的人脸识别技术平台,并以最简单易用的云服务为开发者和企业级合作伙伴提供最好的人脸识别技术,例如美图秀秀等美妆产品此类软件均依赖于Face++平台。
目前,年底成立的旷视科技在人脸识别领域已达到世界水平。
相比之下,旷视科技是一家技术驱动型、软硬件产品公司,更注重将技术转化为应用领域;目前,其人脸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智能视频云产品、智能传感器产品、智能机器人产品等已广泛应用于金融、手机、安防、物流、零售等领域。
就产业环境而言,旷视科技也因地处人工智能人才和产业高度集中的北京而受益匪浅。
今年6月发布的《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强调,人工智能是北京完善城市发展模式、重塑经济、推动制度创新、引领我国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重大机遇。
早在去年12月,《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的指导意见》就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创新体系、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加快人工智能集成应用、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等四大任务。
优必选:依托深圳的制造资源,开展全球销售。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
它们的形状就像人类。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平台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人形机器人的思维越来越智能化。
与其他人工智能公司更注重技术研发和软件产品输出不同,优必选从人形机器人核心来源伺服舵机的研发开始,逐步推出消费级人形机器人Alpha系列和STEM教育智能编程机器人Jimu。
以及智能云平台商用服务机器人Cruzr等产品。
这与优必选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
优必选位于制造业发达的深圳,在硬件资源整合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此基础上,优必选构建了全球销售战略,据官方数据,优必选产品销往中国、北美、欧洲、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100多个零售终端。
深圳不仅为优必选带来了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广东省在谋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提供了大力支持。
2019年8月发布,提出在广州、深圳、珠海创建国际人工智能试验区和人才高地。
目前,包括深圳湾人工智能产业链专业园在内的多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已形成,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