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易科技主办的“网易创业俱乐部周年庆典”在北京举行。
会上,海尔赛富执行董事江赤华、乐享科技CEO陈朝阳、uSens灵感中国研发中心总监马耕宇、乐客VRCEO何文一围绕“中国VR时代的到来”展开了一系列对话。
VR已经处于爆发前夕。
姜赤华表示,海尔赛富过去一年考察了数十家VR公司,最终投资了两家。
他认为VR主要是为顾客提供不晕眩、身临其境的体验。
目前VR领域的核心技术已经成熟,基本可以为用户提供不晕眩的沉浸式体验。
蒋赤华表示,要提供这种体验,大概有四五项核心技术。
首先是屏幕显示技术,每眼分辨率为1K,刷新率为90Hz;二是视场角大于10度;三是延迟小于20毫秒。
目前这三种技术都比较成熟。
第四是传感器技术,主要是帮助人们理解虚拟与现实区别的补充。
2018年,虚拟现实领域的几家尖端公司,即Oculus、索尼、HTC,推出的产品DEMO已经拥有多项技术的成熟解决方案,并将在2020年全部发布消费级产品。
其次,江赤华认为VR产业的整体产业链也日趋完善。
产业链上下游巨头的参与和活跃度不断增强。
芯片厂商、游戏厂商、屏显厂商、内容厂商的不断参与,让VR变得更加独立。
疫情爆发越来越近了。
在刚刚过去的美国CES展会上,乐享科技参加了展会。
其CEO陈朝阳体验了各种VR产品,认为VR产品本身已经成熟,优秀的VR作品已经出现。
体验过它们之后,有一种很强的粘性。
乐客VR首席执行官何文毅表示,VR技术目前已经达到了消费级。
通过Oculus中一些不错的游戏和交互体验,虚拟现实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感受。
2020年会是VR爆发元年吗?江赤华认为,虽然技术和生态链日趋成熟,但VR技术仍面临量产有限、需求有限、成本高等诸多问题。
相对好的VR体验的成本在美元左右,这实际上是消费产品普及的障碍。
各大内容公司仍是边看边看VR内容,并未推出大量片源。
整体产业链仍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快速推进,因此疫情爆发的时间还有待考证。
江赤华表示,2019年VR行业的市场规模可能达到1亿,但对于何时爆发持谨慎态度。
不过,在陈朝阳和何文毅看来,目前国际各大厂商在VR领域推出的消费级产品基本可以满足大众的需求,而且产品已经趋于成熟,因此年会是第一次VR爆发的一年。
当国际大厂纷纷进入市场时,我们该怎么办?陈朝阳表示,对于中国厂商来说,国际大厂商的产品进入中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首先,在产品方面,中国厂商的技术与国外并没有太大的差距。
陈朝阳表示,VR技术高度依赖智能手机技术,而在智能手机方面,中国的技术已经是世界一流的,因此中国VR企业可以与国际厂商保持同步。
何文义对国外主要厂商的进入表示乐观,认为产品的普及将加速VR内容的发展。
从内容上来说,中国厂商比国际主要厂商有本土优势。
陈朝阳认为,中国厂商的优势在于本地化服务。
他们知道中国用户需要什么,在服务本土开发者和用户方面更有优势。
把握了这两点,我们就不会害怕国际大厂商的威胁。
每个市场都是多元化的市场,任何行业都不可能完全垄断。
马耕雨并不担心国际大厂商的进入。
他介绍说,uSens更愿意掌握核心技术。
公司的定位决定了它必须与国际大厂商合作,并与后者分享技术。
而且,国际大公司更倾向于将自己定位在高端,为高端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内容。
uSens Linggan认为,许多消费者还需要一种轻体验来观看视频和玩游戏,因此他们的产品不连接电脑,仅通过手机和头盔内部的处理器运行。
这种定位上的差距也保证了uSens灵感的生存空间感。
2020年VR内容如何弥补短板?消费者想要的不仅仅是硬件,内容才是VR的关键。
不过,当前VR行业也存在内容短板。
游戏和视频内容的拓展需要VR厂商和生态链内容方的共同努力。
何文毅认为,目前的问题是VR产品的用户较少,因此商业化的内容也较少,两者互为因果。
这也是VR的必经阶段。
陈朝阳表示,对于VR行业来说,从今年开始应该有一个十年的黄金期,创业者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马耕雨认为,过去VR内容的制作成本较高,但随着硬件的成熟,内容制作的成本正在逐渐降低。
对于VR游戏,陈朝阳表示,我们正在等待那个《愤怒的小鸟》。
一方面要准备足够数量的比赛;另一方面,我们要准备好舞台,让更多的游戏厂商带着好的作品参与进来。
吸引用户。
谈到缺点,马耕雨表示VR技术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比如在屏幕技术方面,三星已经在研发11K屏幕。
如此高分辨率的屏幕对于VR来说非常重要。
另一个例子是视频传输技术。
4G网络让人们观看高清视频非常方便,但VR视频需要更快。
5G技术;另一个例子是算法。
之前的普通相机算法仍然需要调整和改进,以更适合VR产品。
陈朝阳指出,VR最大的短板是VR影视,其成熟时间比游戏更长。
今年可能仍以UGC内容为主,PGC内容需要更长的时间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