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之前的文章指出,智能家居中的智能设备想要互相通信,就需要一套通信语言。
如果要建立智能家庭网络,所有设备必须能够理解彼此的内容。
然而,现在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通信协议,并在争夺自己的领地。
但好在,巨头们已经开始率先布局。
以国际例子为例,谷歌率先以32亿收购了智能家居公司NEST,随后又以5.55亿收购了监控摄像头公司Dropcam。
微软正在等待与家庭自动化展开合作的机会。
科技公司Insteon进行合作,随后推出了微软创投孵化器,支持智能家居初创企业;苹果推出了集成硬件的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HomePod在6月份的WWDC上惊艳亮相;三星对智能家居硬件、软件、系统、平台进行了全面的专利布局。
在国内,京东、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都搭建了智能家居支撑平台或操作系统,部分硬件厂商提供了相应的传感器、通信模块、芯片、微控制单元等。
因此,可以看出一些厂商选择不直接为消费者生产产品,而是为整体智能家居提供相应的配件和功能。
为了站在下一个趋势,抢占物联网的竞争优势,当前的互联网巨头都在谋划未来。
不过,目前还没有人找到非常精准的发展路线,所以未来中小厂商没有空间。
读了这么多,很多消费者可能会觉得智能家居布局过于专业、复杂,而且需要花费很多钱,所以智能家居尝试给出一些自己的建议。
1、明确消费者需求。
每个家庭对智能生活的要求不同,因此智能家居的选购也不同。
除了家庭安防系统、报警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等常规部分外,我们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根据特殊需求部署智能家居产品,如智能语音系统、家庭娱乐系统等。
但要注意不要盲目安装智能家居设备,以免最终成为装饰品。
2、产品售后服务 产品售后服务是消费者的重要保障。
智能家居产品作为一种新兴产品,需要更加注重产品的售后服务。
目前,智能家居市场刚刚兴起,部分内容仍需完善。
消费者一定要特别关注厂家的售后服务能力。
3、智能功能控制智能家居产品往往需要集中控制器、手机或电脑进行远程控制,智能家居相当于一个家庭的智能控制中心,集家电控制、家庭安防监控、家庭信息终端和家庭信息终端于一体。
。
数字娱乐全部集成。
因此,在购买时应关注其产品是否可以通过互联网接入智能终端并进行操作。
4、核心通信协议 核心通信协议是一个比较深入的内容。
智能家居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防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集成与家居生活相关的设备。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设备产品只有一个简单的子系统,也被宣传为智能家居。
这就需要消费者在购买前与商家进行详细的分析,产品的兼容性一定要好。
总结:智能家居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据《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前瞻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推测,未来几年我国智能家居将迎来爆发期,年增长率将保持在50%左右。
到2020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亿元。
将这个数字扩展到全球市场,规模是无限的。
或许未来智能家居真的能改变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