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曲面电视的增长正在下降,如何实现逆袭

时间:2024-05-22 19:55:53 科技赋能

最初在今年1月份的消费电子展上,LG和三星都展示了曲面电视。

据说当时液晶电视正处于缺乏技术亮点的尴尬时期。

于是三星受到OLED“柔性”特性的启发,于2008年打造了曲面液晶电视,试图突破行业天花板。

2015年,各品牌纷纷推出曲面液晶电视,年均增长率超过%。

有人表示,曲面显示产品有望为彩电行业创造新的“颠覆性”机会。

从市场上首款曲面电视“惊艳”、“新奇”,到三倍增长,再到今年一季度增速下滑,消费者从好奇到理性,只用了三年时间。

审美疲劳。

其实,除了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的原因外,还有厂家自身的原因。

首先,没有引人注目的新技术。

其次,不少传统电视品牌积极退出曲面液晶领域,开始推广全面屏概念,抢走了曲面液晶电视市场。

的风头。

说起曲面电视从惊艳到没落的过程,人们不禁想起了最初的PDP电视,俗称“等离子”电视。

业内人士表示,等离子技术相对于液晶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包括亮度高、色彩还原好、灰度丰富、响应速度快、视场宽等。

画面无拖影,适合观看动态画面。

液晶电视存在拖影、漏光、可视角度小等问题,深受等离子电视爱好者的诟病。

等离子电视的耗电量也比液晶电视低,因为它们在显示黑色时不耗电,而液晶电视则无法显示纯黑色,而且其后面的高亮度灯管总是会消耗电力。

因此,当时业内有一句话:“外行买液晶,内行买等离子”。

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拥有如此多优势的等离子输给液晶,彻底退出电视市场呢?业内人士表示,主要原因是松下主导的等离子阵营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技术和面板资源。

如此一来,等离子阵营的企业越来越少。

原本支持等离子的厂商也逐渐转向液晶阵营合作。

扩大液晶显示器市场。

松下被誉为“等离子之父”,占据全球等离子面板市场的绝大多数。

但由于其技术相对封闭,等离子技术的一些致命的技术缺陷尚未得到解决。

近两年,使用了数年的等离子电视被曝出“烧屏”问题,图像在屏幕上留下了不可逆转的损伤。

与同尺寸的液晶电视相比,等离子电视的价格要贵很多。

“烧屏”问题暴露了等离子的技术缺陷。

近两年是等离子与液晶电视争夺市场话语权的关键时期,也成为等离子败北的分水岭。

有人说,松下高估了自己解决后续技术问题的能力。

如果松下能够组建一个堪比液晶阵营的产业联盟,等离子技术的结局或许会改变。

相反,LCD技术采取开放的态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这样就可以增加市场份额并降低成本。

结果,出现了几次大幅降价。

首先,在价格方面奠定了普及的基础。

其次,众多参会企业近年来不断寻求技术创新和突破,进一步推动了液晶电视市场渗透率的提升和市场地位的稳定。

因此,无论是新技术还是新业态,都需要更多的企业参与,才能成为市场的主流。

俗话说“大家添柴,火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