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相对“混乱”、胶着的虚拟现实市场,终于有大佬要出击了。
12月21日下午,腾讯在北京举办的腾讯VR开发者沙龙上正式公布了腾讯VR SDK及开发者支持计划,首次系统阐述了腾讯在虚拟现实领域的计划。
对于这个互联网巨头来说,拥有6.5亿用户的微信让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占据了优势。
虚拟现实技术被全球科技界公认为下一波技术创新浪潮和万亿级市场,正在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
在Facebook、谷歌以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国内初创公司纷纷介入的同时,BAT在过去一段时间却表现得相当“平静”。
腾讯披露的计划也是BAT在虚拟现实领域的首个大动作。
事实上,在小编看来,腾讯正在让虚拟现实模糊的商业故事变得更加清晰。
当它生根成熟后,它对腾讯的战略意义将不亚于下一个微信。
腾讯虚拟现实生态蓝图目前包括三种虚拟现实产品解决方案:以Oculus VR为代表的PC主机、以索尼PS VR为代表的游戏机以及以三星Gear VR为代表的移动设备。
前两者的优势在于性能较高,但受到使用场景和价格的限制;后者的优势在于低成本和便携性,但在性能、散热等问题上存在较大障碍。
根据腾讯的规划,腾讯VR将同时支持上述三种产品形态:今年3月,推出了集成传感器和专用屏幕的头戴式显示设备(HMD),即DK;通过HDMI和USB接口,将配合腾讯第一代miniStation微游戏和PC作为虚拟现实开发平台提供给合作伙伴。
今年第三季度,我们推出了一款带电池的便携式主机式头戴式显示设备,即CV;结合体感控制器,提供类似PS VR的虚拟现实解决方案。
同时,消费者版本也可能在下半年推出。
今年第三季度,在成熟的内容生态和技术基础上,我们将开发移动VR和一体机解决方案,或者推出类似Gear VR的产品。
腾讯智能设备创新中心技术总监李树新介绍,虚拟现实系统特殊的架构使得内容设计不再需要依赖硬件本身,而是依赖公共开发平台,而且大多是直接开发使用游戏引擎。
基于此,腾讯提供的腾讯VR SDK也是连接多个领域的通用解决方案——基于Unity和Unreal游戏引擎,腾讯VR SDK组件涵盖渲染、音视频、输入(线控、游戏手柄和3D体感)控制器)、账户、支付等方面。
不过,腾讯对腾讯VR SDK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采取了三步走的策略: SDKv1:以体验为核心,提供包括双目摄像头、碰撞检测、打包手柄输入、3D视频等多种功能等插件帮助开发者快速开发虚拟现实应用。
同时推出QQ、微信等腾讯账号和支付系统。
SDKv2:以互联网为核心,提供围绕人机交互的增强组件,包括虚拟人体数据、货币和结算系统、动态个人表达、空间共享等,帮助开发者设计用户之间交互形式更多的应用。
。
SDKv3:以创造为核心,帮助开发者创建一个虚拟世界,而不仅仅是单独的应用程序。
虚拟世界中的不同应用场景可以互联。
腾讯能为开发者提供什么?以腾讯的资源为后端,腾讯VR作为国内众多虚拟现实平台或生态系统的最新成员,为开发者们划出了一块巨大的蛋糕——开发者扶持计划。
其中,除了引进海外大作、开发者活动、提供早期投资、虚拟现实内容孵化器等宏观层面的支持外,开发者最关心的显然是腾讯VR能够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首先,它是腾讯提供的腾讯VR开发者版本。
整个套件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 1. miniStation微型游戏机和PC设备; 2. 一套配套的带有USB和HDMI接口的头戴式显示器设备,一个带有摇杆的小型线控设备,同时还支持标准的无线控制器; 3、后续开发的兼容传统手柄的体感控制手柄将主要提供给开发体感交互内容的合作伙伴。
基于此,腾讯VR还建立了五级开发者分级体系,提供针对性支持。
除了装备之外,重要的是份额。
上图是腾讯公布的开发者业务分成计划。
凭借在社交、游戏平台、广告等领域的庞大资源,腾讯VR提供了4种共享模式。
VR Store(APP):下载付费、应用内付费、优秀内容支持计划; Game(游戏):下载付费模式、计时付费模式、游戏道具付费模式; Video/Cinema(视频):版权内容分发、PGC内容出版社付费点播模式、UGC内容前置广告;广告:广电通广告主资源导入、不同形式的共享机制及流量主要模式。
腾讯布局了一款新棋局。
显然,腾讯VR并没有像现在很多硬件产品那样进行同一个维度的规划,而是试图专注于做一个平台。
在现场,腾讯相关负责人向Zhidixcom(公众号:zhidxcom)表示,腾讯涉足虚拟现实领域并不是为了打造新的硬件品牌,而是为了与腾讯的内容资源整合,为用户提供适配的体验。
经验。
“我们希望开发者能够直接与用户互动,但目前的产品很难满足我们的需求,所以这样做势在必行。
”同时也确认腾讯暂时不会做自己的硬件。
我们负责产品的交互设计和应用系统,交给硬件厂商制造。
合作策略是开放的。
“做爆款产品,这种模式不是腾讯的风格。
”此外,上述人士还透露,腾讯VR目前正在引入对QQ和微信SDK的支持,但并不是直接连接。
事实上,从去年9月与谷歌联合投资美国虚拟现实初创公司Altspace VR,到今年4月,腾讯的“第一”。
4》COO、移动互联网集团(MIG)及互动娱乐集团(IEG)总裁任宇欣宣布,包括虚拟现实现实生活技术在内的“TOS+战略”,并于上个月正式发布了自己的虚拟现实游戏生态战略并推出全球开发者招募计划。
腾讯在虚拟现实领域的布局已经准备了足够的时间,我们也可以看到腾讯对其发展方向的看法,即以游戏、视频、社交、直播、地图为核心的5大领域。
这与腾讯的核心业务有很强的相关性。
在今天的开场致辞中,李树新也多次提到了腾讯在这一领域布局的必然性。
空缺的标杆会是腾讯吗?全球范围内,有不少科技巨头押注虚拟现实,但市场格局仍未建立。
在中国,除了腾讯之外,另外两家BAT公司(包括更广泛的“BAT3M”)目前在虚拟现实领域的布局也比较模糊;市场现有参与者多为二三线互联网企业。
主要是公司和初创公司,其用户基础不足以在行业中产生足够的潜力。
在海外,索尼PS VR和HTC Vive的相关负责人在此前的采访中对于进入中国的情况十分遮遮掩掩。
虽然Facebook旗下的Oculus据传已经在上海自贸区注册了一家公司,但具体的消费类产品还要等到明年第一季度才能上市。
事实上,虚拟现实市场目前缺乏一个能够引领整个行业发展方向的标杆平台代表。
在这里,很难说腾讯的腾讯VR会是领先者。
它的整体战略不是成为硬件层面的一极,而是在其中运营一个内容生态平台。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巨头的进入将为国内虚拟现实市场注入相当大的推动力。
而正如开头所提到的,当虚拟现实行业最终成熟时,其潜力可能不亚于社交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