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科大讯飞试水智慧办公还需跨过几大障碍?

时间:2024-05-22 18:20:52 科技赋能

试水智能办公,科大讯飞还需要克服多少障碍? 2020年10月24日是中国的“程序员节”。

这一天,科大讯飞在合肥召开年度开发者大会,并在会上发布了在“AI+办公”领域的试水成果。

第一台转录机器人——科大讯飞M1。

科大讯飞M1是一款人工智能机器人,主要具有录音和语言转文字功能。

比录音笔更准确,能在嘈杂环境下准确识别语音;与速记员相比,其语音到文本的转换速度更快,有望解决传统办公模式的痛点。

传统办公模式面临三个难以逾越的鸿沟。

智能化产品的出现。

除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之外,另一个重要机遇是传统办公模式的发展非常缓慢。

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它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或未来的需求。

办公需要。

一是效率低下。

采用传统办公模式的企业员工的办公效率将会大大降低。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

人们的工作离不开办公软件、硬件等外部支持。

然而,传统办公模式的软件存在操作复杂、操作不系统等问题;传统办公模式的硬件功能单一、效率低下。

低层次的问题、办公软硬件的落后,降低了传统办公的效率。

二是成本高。

传统办公模式中存在很多不必要的岗位,比如速记员,这将进一步增加公司的人力成本。

此外,传统办公室办公设备更换周期短,将进一步增加企业的办公成本。

传统办公模式的办公成本将比智慧办公室高30%左右。

三是发展不平衡。

办公自动化只是打开智能办公世界大门的钥匙。

严格来说,它仍然属于传统办公模式的范畴。

发展不平衡是传统办公模式最明显的弊端,主要体现在软件发展相对成熟和办公设备硬件发展滞后。

如果说办公软件是办公系统这棵大树的树枝,那么这棵树已经枝繁叶茂,但办公设备的根部却发育不良。

比如,出现了钉钉等办公软件,辅助企业管理者进行管理,也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大多数办公设备还停留在电脑、笔、记事本的水平,发展十分滞后。

科大讯飞进军智慧办公有什么信心?人工智能是当今社会各界推崇的新技术,给很多行业带来了一些“新气象”。

在人工智能领域大踏步前进的科大讯飞,勇于试水智能办公领域。

它有什么底气?第一,产品信心。

科大讯飞的新品科大讯飞M1可以有效缓解办公行业的痛点。

例如,为了提高办公效率,降低部分办公场景的办公成本,科大讯飞M1可以在5分钟内转录完成1小时的语音会议,不仅提高了文档归档的效率,还间接降低了公司的人力成本。

此外,在科大讯飞M1之前,科大讯飞就已经推出科大讯飞平台,从软件层面帮助企业进行办公。

科大讯飞M1的出现可以让科大讯飞实现办公领域的软硬件协同,从而为用户提供了绝佳的体验。

其次,掌握核心技术。

与传统办公模式相比,智慧办公模式将对核心技术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科大讯飞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公司之一。

虽然其市值受到“同声传译造假丑闻”、“侵占国家自然保护区”等事件的影响腰斩,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科大讯飞的核心智能语音技术不仅在“国际语言识别评测大赛”等国际赛事中获得语言冠军,而且支持22种方言的识别,识别成功率超过90%。

智能办公的很多场景都离不开人与机器的言语交互。

掌握语音识别技术的科大讯飞在这方面显然具有明显的优势。

最后,产品布局丰富。

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广泛应用于车载系统、导航、翻译等场景,在B端和C端都有丰富的产品。

B端产品包括翻译机、转录机、科大讯飞听力机器人、飞宇系统等; C端产品包括智能音箱、智能耳机等,丰富的产品布局帮助科大讯飞将各类智能产品连接成完整的智能办公场景。

此外,该产品还具有价格优势。

除了技术不成熟之外,价格是智能办公普及缓慢的另一大问题。

智慧办公涵盖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两大领域。

目前,由于技术不成熟,完整的智能办公解决方案较少且价格昂贵。

科大讯飞虽然没有完整的智能办公解决方案,但凭借丰富的产品布局,能够有效推动智能办公的普及,而且产品价格也比较合适,比如其新发布的科大讯飞M1转录机器人,价格仅相当于普通翻译机的价格。

科大讯飞还担心什么?科大讯飞利用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在智能办公领域拥有一些先天优势。

但毕竟是“外国人”,对办公室工作难免有些“陌生”。

科大讯飞正在试水。

智慧办公进程中还存在三大问题。

问题一是推出的产品缺乏影响力。

明星产品就像是企业的门面。

说起腾讯,大家都会想到微信、QQ;说起阿里巴巴,就会想到淘宝、阿里云;说起百度,就会想到搜索引擎;当谈到科大讯飞的时候,他们也会想到我能想到的两款产品,科大讯飞输入法和科大讯飞语音。

科大讯飞语音在to B市场上颇具知名度,科大讯飞输入法在to C市场上也颇有名气。

不过,在智能办公领域,科大讯飞仅有M1等少数to B产品,而to C市场尚未开始试水。

缺乏科大讯飞输入法、科大讯飞语音等旗舰产品。

目前,在智能办公领域其影响力和普及度还比较有限。

问题二:推出的产品功能单一。

如果说智慧办公的实现需要多套智慧办公产品的协同配合,那么科大讯飞推出的智慧办公产品功能相对单一,与其他高度集成的多智慧办公解决方案的公司相比,竞争力相对较差。

例如,本次推出的科大讯飞M1转录机器人,可以在5分钟内完成1小时的多多语音会议,准确率高于95%,但它只能实现录音转录,没有其他功能。

例如,文本扫描到语音输出。

问题三:推出的产品优势不明显。

办公领域对办公设备的精度要求比较高,因为办公设备的轻微误差都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尤其是高层会议。

如果记录出现偏差,就会影响整个公司的活动。

虽然科大讯飞正在试水智能办公行业,但科大讯飞听力M1的准确率超过95%,可以替代会议纪要和采访的大部分内容。

然而,有些会议和采访要求准确率超过99%。

因此,讯飞M1发布后仍需要人工审核和修改,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

科大讯飞仍需修炼内功,国外市场研究MarketsandMarkets在报告中预测,智能办公领域的市场规模今年将达到1亿美元以上,市场前景广阔。

但科大讯飞的智能办公测试产品仍存在产品功能单一、优势不足等问题。

需要从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影响力、打造精品精品三个方面修炼内功,为进一步布局做好准备。

加强技术研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科技企业发展的基础。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而诞生的科大讯飞,也应该加强智能办公行业相关技术的研发,突破相关桎梏,取得成功。

加强智能办公行业技术研发,可采取三步走。

第一步,持续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能力,让人工智能赋能智能办公。

第二步是调动一些资源开发智能办公行业的5A技术。

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智慧办公解决方案;第三步是以产促学,开发更多智能办公产品,积累相关经验。

只有技术领先,才能为推出优秀产品奠定基础。

集中力量开发主导产品。

科大讯飞试水智能办公领域面临的问题之一是产品影响力不足、缺乏主导产品。

迫切需要推出一款领先产品,以扩大其在智能办公领域的影响力。

不过,科大讯飞在开发智能办公产品方面的经验还不够丰富。

快速推出旗舰产品的唯一方法就是集中精力开发一款产品。

开发功能强、集成度高的产品。

产品功能单一、集成度低也是科大讯飞在智能办公领域面临的问题。

科大讯飞想要在智能办公行业立足,仅仅依靠一两款旗舰产品是远远不够的。

相反,它需要一整套的智能办公解决方案。

因此,需要推出更多功能强、集成度高的产品,形成产品矩阵。

总结 从科大讯飞对听M1智能办公领域的测试可以看出,科大讯飞的产品仅围绕语音识别核心技术展开,很容易将产品的应用场景固定在某些特定范围内,远未达到完整的“智能”。

办公室” “办公室解决方案还有一段路要走。

不过,科大讯飞如果进军智能办公领域,还是有较大的机会掀起波澜。

一方面,科大讯飞拥有强大的产品设计能力,能够准确把握行业症状。

这从其试水产品能够改善目前办公行业的痛点就可以看出;另一方面,科大讯飞本身也有实力拓展业务。

,拥有强大的科研实力和人工智能基因,智能办公行业也需要这两个基因。

可以预见,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企业布局智慧办公,智慧办公的普及进程将会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