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AI明星科大讯飞,利润堪忧,BAT围剿了?

时间:2024-05-22 13:42:17 科技赋能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当下最热门的领域。

之所以受到科技巨头的青睐,得益于近年来相关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潜力和消费者对人工智能产品的强烈期待。

说到国内AI公司,科大讯飞应该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国内中文语音识别技术的领先者,有技术、有实力。

虽然是AI领域的明星公司,但尴尬的是盈利能力并不高。

是什么因素导致科大讯飞盈利能力低下?随着BAT的进入,科大讯飞的业务还能为其构筑坚固的护城河吗?未来科大讯飞将从哪些方面入手提升业务盈利能力?科大讯飞的财报暴露了盈利能力的弱点。

近日,国内企业纷纷发布中报。

科大讯飞也于14日发布了半年报。

报告显示,科大讯飞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93万元。

27万元,大幅增长52.68%;实现净利润13, 2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74%。

从其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科大讯飞的各项数据都在增长,看来市场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在这份亮眼的财报中,科大讯飞今年上半年最终净利润仅为1万元,而且同比也大幅下滑74.39%。

此外,科大讯飞上半年还获得政府补贴达8800万元。

最新财报还透露,科大讯飞在盈利方面仍面临巨大问题。

估计很多业内人士都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么有实力的公司不但享受着政府政策红利,而且还拥有这么大的营收增长能力,为什么利润却只有几千万呢?目前科大讯飞的市值已过亿,如此小规模的盈利数字着实让外界质疑其盈利能力。

对于营收与净利润的“剪刀差”,科大讯飞解释称:主要原因是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加大研发和生态建设投入,以及教育、政法等重点竞争领域,医疗、智慧城市。

Dao的市场布局投入,同时由于员工规模的增加,成本支出也相应增加。

对于任何一家科技公司来说,逐年增加研发投入应该被视为正常成本。

科大讯飞对外的解释恐怕仍难以令人信服。

毕竟,如果大部分利润来自于非市场营业收入,那么还是值得市场警惕的。

同时,对于科大讯飞来说,目前其主要业务面向企业市场。

虽然暂时积累了大量客户,但AI最终还是要应用到消费市场,才能挖掘其巨大的商机。

但遗憾的是,科大讯飞尚未能在消费市场上推出现象级的智能产品。

对于科大讯飞来说,早期积累的语音技术确实是其破解2B市场的核心技能。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后继公司和BAT纷纷进入市场,导致其市场份额被一点点蚕食。

科大讯飞现在的处境其实是越来越危险了。

科大讯飞的新危机:合作伙伴变成竞争对手 过去,BAT是科大讯飞的合作伙伴。

例如,腾讯QQ自2001年以来一直是科大讯飞的客户,但目前腾讯的所有语音终端都使用自己的AI技术;而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电话客服质检、天猫精灵、优酷、虾米音乐等都应用了自己的语音技术。

随着BAT加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它们已经严重威胁到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现在他们的关系已经从合作伙伴变成了竞争对手。

去年,政府选定了BAT、科大讯飞等四个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放平台。

在这些公司中,科大讯飞是最早在AI领域发展的,甚至在当时占据了绝对的领先地位。

然而短短几年时间,BAT就迅速在人工智能市场站稳了脚跟。

对于科大讯飞来说,这或许是焦虑的开始:AI市场会被BAT强力蚕食甚至吞并吗? BAT在AI领域的布局越来越全面。

比如,百度不仅有自动驾驶,还有Dueros人工智能操作系统。

该操作系统适用于家电、数码产品等各种设备,可以组成物联网。

阿里巴巴的阿里云ET城市大脑可以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分配公共资源,纠正城市运行中的bug,最终将进化成为一个可以治理城市的超级人工智能。

腾讯云小微是腾讯云打造的智能服务开放平台,可以快速为硬件配备语音和视觉感知能力。

它也是一种智能的解决方案,可以赋予硬件更多的能力来扩展和构建智能云。

生态。

可见,BAT在人工智能领域已逐渐形成一定格局。

同时,他们也在加速布局2B、2G市场,已涉足教育、医疗、司法、汽车、客服等领域。

同时,各自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

可以说,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的市场份额正在被BAT巨头润物细无声无息地抢夺,导致科大讯飞的市场份额逐渐萎缩。

去年,北京商报曾报道科大讯飞有2亿元的业务被百度抢走。

2亿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对于比百度创业更早的科大讯飞来说,挖走如此大笔资金的隐含意义想想都让人毛骨悚然。

语音交互技术发展到今天,很多公司的语音识别率已经达到95%以上,技术差异已经不再显着。

即使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技术多次在多项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但如此微弱的领先优势已经不足以为科大讯飞形成坚固的护城河。

可以说,科大讯飞在AI领域实际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科大讯飞迫切需要提升盈利能力。

尽管科大讯飞的各项数据仍在增长,但如何快速提升利润率是其当务之急。

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也看重科大讯飞未来的发展潜力。

如何快速造血、增加利润,以下几点其实非常关键。

1、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业务结构,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科大讯飞将继续发力教育、司法、医疗、智慧城市、智能服务、智能汽车等行业,其中教育仍是其最重要的业务板块。

一。

未来,科大讯飞需要继续优化业务结构,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不仅要增加在教育领域的优势,还要提高其他业务的营收能力。

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带动整体营收。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技术研发仍是重点。

BAT的人工智能布局尤其舍得在人才上重金投入,不惜从世界各地搜寻AI领域的顶尖人才。

例如,阿里巴巴的数据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分布在杭州、北京、西雅图、硅谷,人才来自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

对于科大讯飞来说,如何吸引更多的顶尖人才,壮大公司的研发团队仍然非常重要。

即使是技术上的微小差异,也是领先于竞争对手占领市场的关键因素。

3、增加2C业务收入,智能硬件产品将是最大突破口。

如今,巨头们从未停止过对智能硬件的探索。

无论是智能音箱还是智能电视,都是AI技术的产物。

但目前还没有智能硬件产品。

该产品一炮而红,为科大讯飞提供了迎头赶上的机会。

如何增加消费市场产品的收入仍然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准确把握市场,推出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自然可以增加2C收入。

目前,值得担忧的是,科大讯飞虽然在技术上暂时领先,但尚未形成强大的技术壁垒。

随着BAT等巨头持续投资人工智能,未来它们对科大讯飞的威胁只会越来越大。

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核心优势,是科大讯飞未来获得丰厚利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