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科大讯飞已经上市十年了!开发引擎在哪里?

时间:2024-05-22 18:20:13 科技赋能

科大讯飞正在经历上市以来最难熬的冬天。

就在AI同声传译造假事件发生后,央视点名安徽省泾县侵犯鳄鱼保护区,让科大讯飞再次成为焦点。

另一方面,股价持续下跌,管理层表现出“救火”的决心。

就在本月,科大讯飞宣布管理层取消了原定的减持计划。

随后,公司公告称,现任董事长兼总裁刘庆峰及全体管理层宣布,三季报后合计增持股票不少于1万元。

然而资本市场并未表现出善意。

截至10月18日收盘,科大讯飞小幅下跌0.72%至20.78元,总市值为0.72%。

83亿元。

目前股价较去年11月最高价71.18元已下跌70%。

作为A股人工智能第一股,其千亿市值神话短暂破灭。

上市十年来,科大讯飞一直面临着估值过高、业绩虚增的质疑。

持续筹集资金,盈利能力较弱。

其业务从To B向To C转型的尝试仍需加速。

二级市场持续输血“摊饼”备受质疑。

今年5月,科大讯飞发起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定向增发。

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发行1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0万股。

资金超过35亿元。

科大讯飞表示,本次募集资金将投资于“新一代感知认知核心技术研发”、智能语音人工智能开放平台、智能服务机器人平台及应用产品、销售与服务体系升级等五个重点项目。

据了解,上述五个项目总投资约56.28亿元。

剔除募集资金,科大讯飞计划自有资金投入21.54亿元。

上市十年来,科大讯飞不止一次通过定向募资补充资本。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进行了多次定向增发。

2019年3月,科大讯飞发行了. 00万股,募集资金4.22亿元。

2018年4月,科大讯飞发布。

70万股,募集资金17.53亿元; 2019年8月,科大讯飞发布。

00万股,募集资金21.52亿元。

2016年、2017年两次募资,多次募集资金累计超过50亿元。

长江商学院教授薛云奎曾质疑科大讯飞“善于要钱,但不善于赚钱”。

尽管如此大规模的募资,公司近10年的累计利润仅为22.67亿元,累计现金分红也仅为22.67亿元。

6.76亿元,本次募资35亿元创历史新高。

随着它不断向股东筹集资金,其股本回报率(ROE)也一直在下降。

此次安徽泾县经济开发区占领鳄鱼保护区,科大讯飞培训基地受牵连,也引发了市场对科大讯飞“AI圈地”的质疑。

半年报显示,科大讯飞总资产的50.22%为非流动资产,其中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分别为15.81亿元和3.6亿元,分别占总资产的11.85%和11.85%。

2.69%。

据搜狐财经“公司深读”统计,主攻人脸识别和智能安防的海康威视和大华,固定资产分别占其总资产的8%和6%左右。

软件开发公司神州数码、三六零和捷成的固定资产约占总资产的1%。

与同业相比,科大讯飞固定资产占比较高。

薛云奎曾分析,科大讯飞固定资产的持续上涨与其频繁的并购活动有关,导致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大幅增加,远高于上市前25%的水平。

尤其是并购后的商誉、无形资产等虚拟资产占比过高,导致公司资产估值存在巨大风险。

在上述“新一代传感与认知核心技术”等规划建设项目中,科大讯飞加大了固定办公场地的投入。

此举也引起了证监会的询问,要求澄清是否存在重复建设或改变用途的情况。

根据上述项目规划统计,其数据中心、研发及办公用房建筑面积将达8.4万平方米,总投资超15亿元。

科大讯飞另一个被诟病的地方是其高昂的研发成本。

据其此前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09亿元,同比增长52.68%;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21.74%;扣除非盈利性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万元,同比下降74.39%。

但研发投入和销售费用增速均超过营业收入增速。

科大讯飞2018年研发投入11.45亿元,半年报显示,其研发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56.94%,达到8亿元。

这一趋势在本次定向募资中并未放缓。

科大讯飞表示,上述项目三年建设期内,将在现有研发人员的基础上,分阶段新增总计新的研发人员。

期末,研发人员总数将达人。

也就是说,科大讯飞的研发人员将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近三倍。

另一方面,该项目总投资56亿元中,科大讯飞计划拨款13.03亿元,全部用于项目建设期间研发人员的工资费用。

对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同比下降74.39%的净利润,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蒋涛曾解释称,主要是吞噬公司利润的是人才。

上半年,公司员工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近100人。

下一个业务增长点,To C市场?虽然号称人工智能公司,但科大讯飞的成熟赛道主要在智慧教育等To B领域。

目前,科大讯飞的智慧教育产品,包括智能阅卷和英语听说测试系统,已覆盖全国0余所学校,深度用户超过10000家。

不过,半年报显示,科大讯飞的核心教育产品及服务占营收比重不断下降,总营收为6.57亿元。

其占总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6.88%下降至20.48%,智慧城市及政府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有所提升。

政法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8亿元,同比增长。

55%,主要由于公司产品在政法领域的应用快速增长;智慧城市行业应用实现营业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

69%,主要得益于互联网+政务业务的增长。

科大讯飞强调了从B端向C端转型的进展。

在今年三季度的投资者交流会上,科大讯飞表示,希望三年左右To C业务占比达到40%,远期达到半壁江山。

但另一方面,To C市场也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根据此前发布的半年报,科大讯飞To C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84亿,同比增长。

69%;实现毛利润5.98亿元,同比增长86.79%; To C业务占整体营收的33.76%,毛利润占比37.32%。

其中,智能硬件实现营业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

46%。

科大讯飞表示,主要是由于科大讯飞翻译机等产品销量的增长。

但另一方面,搜狗等硬件厂商也在推出自己的翻译硬件产品,并以更低的价格打开市场;在巨头纷纷布局的智能音箱中,科大讯飞也在2018年与京东联合推出了一款名为“叮咚”的智能音箱。

科大讯飞在年报中披露,其全年出货量不足10万台。

其并未透露2018年的出货数据,仅表示叮咚音箱销量持续增长,但实际销量未知。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质疑,华为作为科大讯飞的合作伙伴,如此重要的流量入口却选择了百度,而不是科大讯飞输入法。

好消息是,周四,科大讯飞在互动平台透露,华为Mate20采用了科大讯飞相关技术。

华为语音助手包括科大讯飞提供的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翻译等技术能力。

但另一方面,巨头们在语音识别技术上加大了发力,而这正是科大讯飞的核心竞争力。

百度语音为开发者提供业界领先、永久免费的语音技术服务。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曾直言,“科大讯飞筑起的技术壁垒依然存在。

例如,智能语音技术可以识别22种方言。

由于积累时间较长,这种能力目前BAT还无法比拟,但留给科大讯飞的窗口期只剩下三五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