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谷歌负责智能手表的高管向媒体描绘了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精彩蓝图。
这位名叫大卫·辛格尔顿(David Singleton)的高管表示:“用户的手腕将成为释放谷歌力量以帮助人们日常生活的绝佳场所。
”在他设想的未来,智能手表将变得司空见惯,它将可以监测人们的健康,控制每个人的世界,并帮助用户与朋友沟通。
简而言之,智能手表将为每个人带来今天所没有的能量。
但近一年后,谷歌智能手表的未来现在看起来非常黯淡。
制造商变更 谷歌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开发了操作系统“Android Wear”,采用与手机Android系统类似的操作模式,并将其授权给外部手表制造商。
换句话说,谷歌负责软件系统,手表制造商负责硬件。
如果这种模式像Android手机一样成功,谷歌就可以开发手表的互联网应用程序并获得数千名用户。
但这种模式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智能手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硬件制造商,而不是谷歌本身。
据近期媒体报道,联想集团旗下摩托罗拉移动决定停产智能手表。
该公司于2016年推出了Moto,但今年没有推出任何产品。
该公司还确认,明年不会随着Android Wear 2操作系统的发布而推出新手表。
摩托罗拉移动负责产品开发的高管沙基尔·巴尔卡特(Shakil Barkat)表示,公司认为没有足够的市场潜力来开发新手表。
可穿戴设备缺乏大众消费者的青睐,导致公司很难每年推出新产品。
除了摩托罗拉之外,另外两家Android手表厂商华为和LG今年也没有推出新品。
相比之下,智能手机行业每年都会推出新的旗舰手机,以刺激消费者升级。
此外,还有传言称三星电子正准备放弃谷歌Android Wear系统,转而采用自主研发的Tizen操作平台。
数据不容乐观。
谷歌从未透露过采用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表的销量,外界只能通过其他渠道进行预测和估算。
权威机构IDC表示,第三季度Android手表全球销量暴跌40%,至仅1万台。
然而,另一个组织却给出了相反的统计数据。
Android手表销量猛增60%,达到万元级。
虽然缺乏权威数据,但有两个现象基本明确。
首先,智能手表并不是一个能够引发消费者购买热潮的产品品类。
谷歌联合创始人佩奇曾有一个“牙刷理论”,即谷歌的关键产品应该像牙刷一样,每天被全球超过10亿人使用。
智能手表显然不符合这种描述。
此外,在智能手表市场,苹果对Android手表造成了竞争压力。
多家机构数据显示,Apple Watch目前占据智能手表市场近一半份额。
另一半份额还包括多个非Android平台,比如三星电子的Tizen平台手表、Fitbit等。
也就是说,全球范围内购买Android手表的消费者并不多,很多外部硬件厂商已经感受到了市场冬天。
会有转机吗?需要指出的是,智能手表市场整体呈现低迷状态。
除了Android平台之外,Apple Watch并没有取得显着的成功。
苹果从未公布过Apple Watch的销量数据,但IDC等机构的统计显示,Apple Watch经历了50%至70%的持续大幅下滑,位居整个智能手表行业第一。
2017年,苹果推出了第二代手表,它更加强调运动和健康功能,而不是像第一代Apple Watch那样强调它是一款生活方式设备(苹果去年推出了该手表的金色版本,售价为超过 10,000 美元)。
。
当前的圣诞购物季对于苹果等智能手表制造商来说将是一次考验。
外界关心智能手表未来是否有增长空间。
消息人士透露,谷歌并未完全放弃智能手表市场。
除了操作系统之外,谷歌还准备跟随自己的手机业务,开发和销售谷歌品牌的智能手表硬件。
如果开发自己的硬件,谷歌将获得对该产品的完全控制权。
此外,今年新的Pixel手机品牌的成功也证明谷歌可以推出受市场欢迎的移动硬件产品。
面对智能手表市场的新变化,谷歌不允许上述负责高管辛格尔顿接受媒体采访。
不过,他过去曾表示,智能手表可能会达到市场的临界点,类似于最初的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