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手环、智能手表、谷歌眼镜……随着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问世,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前景被业界寄予厚望。
许多行业分析师甚至将可穿戴设备视为继智能手机之后下一波硬件浪潮的引领者。
据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预测,每年智能可穿戴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5亿美元,智能可穿戴设备年销量预计将增至1万台。
对于这个诱人的市场,有人持乐观态度。
也有谨慎的人。
有人认为,2019年被视为可穿戴设备行业元年,而2020年则是行业迎来爆发的元年。
也有观点认为,智能穿戴产业刚刚起步,可穿戴产业正在进入“成长期”。
尽管厂商已初步进入不同的应用领域,但仍缺乏实用性和革命性的产品。
可穿戴产品还必须有足够的动力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才能成为核心产品。
艾媒咨询发布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及前景《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预计今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9000万元。
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智能隐形眼镜、智能胶囊等过于新潮的可穿戴设备还不太受欢迎,但智能手表、智能手腕、智能眼镜等产品将成为近期的消费热点。
智能穿戴设备:中国市场潜力无限,位居全球第一。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NPD DisplaySearch的数据,今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预计将达到4万台,每年预计将增长近一倍至9万台。
每年将达到1.53亿台。
同时,与2020年之前的市场增长势头不同,在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应用热情以及制造商不断改进功能和降低价格的推动下,中国将从2020年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设备市场。
随着三星、LG等具有大规模成本优势的厂商进入,以及来自中国的大量设计制造厂商和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可穿戴市场的价格将进一步降低,有助于来普及它。
中国消费者对健康管理的高度重视以及应用软件的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中国已超越北美,继续引领全球可穿戴市场需求。
DisplaySearch从购买行为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美国、日本、德国、中国和英国共2名智能手机持有者对可穿戴设备的购买意愿和偏好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预计未来一年内,将购买可穿戴设备的智能手机用户中,中国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最为强烈。
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
具体到中国市场,艾媒咨询《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各类设备出货量达1万台,市场规模达6.1亿元。
预计到2020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达到1万台,市场规模将达到59.2亿元。
2018年,中国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认知度并不高。
只有约32.1%的受访消费者听说过或了解可穿戴设备,67.9%的消费者从未听说过可穿戴设备。
数据还显示,了解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中有52.5%是通过互联网浏览了解可穿戴设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