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马桶产品于2018年首次在中国出现,经过20年的发展,产业已初具规模。
不过,此前市场人气一直沉寂。
直到吴晓波的《去日本买只马桶盖》文章引发热议,消费者才逐渐关注智能马桶,我国智能马桶市场也进入快速发展期。
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智能卫浴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年中国智能坐便器行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智能马桶国内销量约为1万台,同比增长80.5%;国内销售额约43.9亿元,同比增长78.5%%。
9月12日,国家电网从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智能卫浴专委会(以下简称“智能卫浴专委会”)年会上获悉,2018年国内智能马桶市场销量达1万台万台同比增长35.5%;全年国内市场销售额达83.3亿元,较上年的63亿元同比增长32.2%。
上半年国内市场销量达10000台,全年国内销量预计将突破10000台。
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品牌企业进入市场。
CMM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新进入线上智能马桶市场的品牌数量达到43个,志高、TCL、华为等知名企业纷纷进入市场。
早在今年2月27日,业内就有消息传出,海底地漏将联手浙江企业推出智能马桶盖产品。
继2019年8月小米生态链旗下智米科技推出智能马桶盖之后,米家有品又于今年3月推出售价3.00新台币的小木智能马桶盖。
进入6月,米家有品推出小木智能马桶青春版,售价0新台币。
4月1日,知名痔疮药品牌安泰发布了旗下首款自主研发的跨界智能家居产品——智能马桶盖。
该产品具有智能健康监测和“远程医疗”功能。
4月初,网易严选推出了一款智能马桶盖,支持7种清洁模式,促销期间售价1万元。
4月中旬,在中国(佛山)国际陶瓷及卫浴产品展览会上,志高展出了一系列智能马桶和分体盖产品,正式宣布进军智能马桶领域。
据了解,志高分体机罩的价格在1万元到1000元之间,而一体机的价格在3000元到5000元之间。
5月底,优势科技宣布完成1.4亿元A轮融资,北极光领投,富士康等参与,并宣布进军智能马桶、净水领域。
7月9日,优势科技发布了P1智能马桶盖等三款智能家居产品。
6月中旬,TCL在亚洲消费电子展上展出了包括智能马桶盖在内的一系列智能家居产品,展现了拓展智能卫浴领域的决心。
7月23日,华为与普爱联合推出“HiLink定制小普健康智能马桶盖”,正式进军智能马桶领域,公价万元。
除了上述相继进军智能马桶市场的跨界品牌外,不少知名家电企业也已在智能卫浴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如海尔、松下、美的、苏泊尔、长虹等。
业内人士认为,这些新品牌的进入将有助于进一步激活市场。
随着这些企业的知名度,更多的消费者可以了解智能马桶产品,从而加速市场的普及。
跨界品牌带动分体机市场份额上升。
在智能马桶市场普及的过程中,行业形成了两股重要力量。
一方面有以箭牌、恒洁、星星洁宝、怡和、特洁尔、惠达等品牌为代表的陶瓷卫浴企业;另一方面,有海尔、松下、美的等家电品牌,以及华为、小米等以智能科技品牌为代表的跨界企业。
跨境企业进入市场过程中,产品推广多以智能马桶盖为主。
大量跨国公司的进入无形中促进了分体机市场份额的提升。
智能卫浴电器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智能马桶分体机市场份额为49.6%,上半年分体机市场份额已达52%。
除了推动分体机市场份额的提升,跨境企业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也注重避免同质化竞争,差异化的产品技术创新不断涌现。
例如,海尔维希开发了一系列带有“防电墙”的智能马桶,安泰推出了“无创结肠镜”模块,华为配备了草药雾化护理技术。
然而,随着新品牌进入智能马桶市场,规范市场秩序成为市场普及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对此,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朱军表示,市场导入期,产业发展尚不成熟,市场恶性竞争和劣质产品将对市场发展产生致命打击。
和工业。
因此,企业应该联合起来,规范市场秩序。
,注重产品品质的提升,为产品的更新迭代留有储备和升级的空间。
市场知名度不断提高。
智能马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它们最初用于医疗和养老,并配备温水冲洗功能。
经过日本企业的引进和改进,智能马桶已发展成为集座圈加热、温水冲洗、暖风烘干、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的健康产品。
它的发展历史悠久,在国外知名度较高。
。
但在国内市场,渗透率仍不足5%。
国内智能马桶市场普及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消费者认知度低、供需不匹配、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
只有除去这些“大山”,市场普及才会更加顺利。
针对消费者认知度低等问题,智能卫浴委员会去年发布了《年中国智能坐便器消费调查报告》。
一方面,让企业了解消费者痛点,明确产品升级方向,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需求。
另一方面,通过获取用户对智能马桶购买和使用的反馈,我们可以从消费者的角度深入了解该产品的优缺点,为消费者理性购买、科学使用提供参考。
使用智能马桶。
国家电网了解到,由于国内智能马桶产品款式众多,底座尺寸不一,消费者在更换新盖时存在不匹配的隐患。
针对这一情况,智能卫浴电器委员会启动了《智能坐便器盖板与底座配套尺寸》协会标准的制定。
据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集团(陕西)有限公司检测室主任王开开介绍,该标准不仅可以帮助消费者在出现问题时方便地选择相应尺寸的盖板或底座。
智能马桶需要更换,但也可以使智能马桶盖厂家与底座配套厂家的合作更加便捷高效,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和市场行为,促进智能马桶与相关产品相互技术协调与合作,从而推动智能马桶行业良好快速发展。
尽管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但并未如预期出现井喷。
究其原因,除了消费者认知度低、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外,智能马桶的涉水、涉电属性也让不少消费者对安全、健康产生疑虑。
针对这一担忧,智能马桶企业纷纷注重产品技术升级,比如防电墙系列智能马桶,可以充分保障用户用电安全。
针对水卫生问题,企业利用各种创新杀菌技术,“即时杀灭”人体接触水中的细菌,并增设预过滤装置,有效保证水质安全。
而且,企业在材料的耐高温、抗老化、加热均匀、干燥舒适等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此外,主流智能马桶企业还主张通过提升品牌力、协同渠道资源、完善服务体系等方式提升用户体验,从而推动市场加速渗透。
行业“安全”行动不断升级 据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集团(陕西)有限公司培训总监尚蓓介绍,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智能马桶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提升。
在国家质检总局开展的专项抽查中,智能马桶产品全年产品合格率仅为60%。
截至今年年底,产品合格率提高到82.4%,全年产品合格率达到91.2%。
产品质量关系到人身安全。
尽管整机抽检合格率不断提高,但行业内的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尚未完全消除。
零件缺陷或质量稳定性差也是造成整机产品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此,智能卫浴专委会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智能马桶配件标准制定工作,计划制定系统的配件标准体系。
初期将从关键部分入手,逐步分批完成。
标准体系建立。
不仅如此,9月14日,海尔维希、九牧、便捷宝、特洁尔等品牌企业在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支持下共同成立智能马桶(盖)安全联盟。
在安全联盟成立仪式上,各企业共同发表联合声明,将肩负起我国智能马桶推广发展的重任,加大产品研发投入,重视新技术开发和新产品,充分发挥各公司的产品和品牌。
优势,从提高消费者意识、增加消费者体验机会、实行跨界联盟、增加市场普及度等多方面入手,持续开展“安全”话题和消费者教育话题讨论,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将共同推动我国智能马桶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