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智能手机行业日趋成熟且增速放缓,不少厂商将智能手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作为下一个新的行业机会。
最近,诺基亚计划将重点放在可穿戴设备上。
回归消费硬件市场的传言引起业界关注。
那么诺基亚真能利用可穿戴设备实现手机界昔日王者的回归,还是会重蹈其在智能手机市场惨败的覆辙呢?事实上,诺基亚手机业务被微软收购后,诺基亚曾对硬件市场抱有希望,推出了诺基亚X和NI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当谈到手机(包括平板电脑)的创新时,我们可以看到诺基亚和Android阵营正在展开竞争。
虽然这两款产品前期市场反响不错,宣传也非常高调,但最终并没有后续。
据称,诺基亚N1平板电脑上市后4分2秒,销量就达到了2万台;两天后,诺基亚宣布N1的订单数量已突破56万台;然后什么也没发生。
至于Nokia X,据说预购量已超过1000万台,但实际销售了多少台却没有统计。
可以说,诺基亚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回归硬件的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
原因不仅在于其没有自己独特的生态系统,还在于其在硬件市场的品牌效应明显缩水。
也就是说,在市场和用户眼中,这个诺基亚已经不是原来的诺基亚了。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传闻中诺基亚将进军的可穿戴设备市场。
从传闻来看,诺基亚的可穿戴设备无非是智能手表或手环。
如上所述,缺乏独立的生态系统意味着诺基亚进军可穿戴设备市场就像回归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一样,面临着高度同质化的竞争(比如Android),即使使用Linux系统,由于其由于过于小众,诺基亚取得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
另外,从目前可穿戴设备市场中仍然拥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厂商来看,几乎都是在智能手机行业具有相当品牌影响力的厂商,比如苹果、三星等。
Juniper Research 的市场调查显示,75% 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苹果或三星品牌的可穿戴设备。
尽管如此,这些制造商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仍然远远落后于智能手机同行。
即便是智能手机品牌“光环效应”下如此,那么在没有“光环效应”甚至是负面品牌效应的情况下,诺基亚在可穿戴设备市场能做什么呢?需要注意的是,根据Juniper Research的同一调查显示,目前可穿戴设备市场上被市场和用户认可的品牌多达21个。
其中既有智能手机制造商,也有专业的瑞士手表公司。
可见诺基亚进入该市场是有可能的。
可穿戴设备市场面临的竞争对手,无论是行业还是数量,都不亚于之前失败的智能手机行业。
在这种情况下,诺基亚想要进军可穿戴设备市场就更加困难了。
当然,最不确定的是可穿戴设备市场刚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本身还存在很多挑战和不确定性。
Argus Insights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兴趣在年底前达到顶峰,众多品牌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在年底圣诞购物季期间激增。
然而,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兴趣此后直线下降,其中包括苹果的Apple Watch,现在的兴趣低于去年同期。
更重要的是,Apple Watch本身也存在问题。
例如,研究公司 UserTesting 对部分 Apple Watch 用户的调查显示,近 19% 的受访者抱怨 Apple Watch 第三方应用程序,认为第三方应用程序的速度和质量远不如原生可靠。
苹果手表应用程序。
应用也是被投诉最多的问题。
种种迹象表明Apple Watch并没有像业界此前预期的那么受欢迎,未来也充满变数。
看起来,很难说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未来会是什么样,但可以肯定的是,以诺基亚目前的实力,它永远不会成为领导者。
如此看来,此时至少还不是进入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好时机。
。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由于诺基亚此前重返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的失败已被确认,以及目前可穿戴设备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如果诺基亚真的如传言那样进军可穿戴设备市场,其将是很难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