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四月简介:说起机器人,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平板/滚轮造型的“家庭宠物”,而且看起来还是极客的样子。
“钢铁侠”?不可否认,视频中肌肉发达的波士顿动力机器狗令人过目不忘,但在商业前景更为乐观的消费市场,平板/滚轮造型的“家庭宠物”依然占据主流。
尽管如此,“平板电脑+滚轮机器人只是制造虚假需求”的讨论仍在继续。
潜力巨大的消费机器人市场能否突破现有限制,向新形态和实用功能延伸?敢于尝试从0到1跨越的创业公司在哪里? Vincross 的 HEXA 可能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
HEXA的形状像螃蟹,配备有六个机械腿。
它能适应各种地形并独立行走。
该产品将于本月在 Kickstarter 平台上进行众筹。
“HEXA是全球首款全地形消费级机器人”,奇努创始人兼CEO孙天奇表示。
随后,志东熙与孙天奇就HEXA项目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围绕:1、全地形机器人可设想的应用场景。
2.什么是“机器人领域的基础设施”以及如何实现。
3、创业前的技术积累和实地实验。
4. 布置基本平台以及如何做出判断和选择。
考虑到HEXA的新型六足全地形形态,我们首先要了解该产品的结构和性能。
结构设计方面:1)HEXA采用仿生六足设计,每只仿生足可提供3个自由度,高13cm,完全展开时车身宽50cm; 2)头部配备百万像素摄像头,可自由旋转,主要用于识别路面及周围环境; 3)脚部和主体上设有激光、压力、3轴加速度等传感器,保证HEXA在复杂道路环境下正常行走并自动避免跌倒; 4)提供USB、音频、I2C、ADC、GPIO等硬件接口,支持GoPro、传感器等各种硬件设备的接入。
性能方面:1)搭载双核ARM Cortex-A9处理器和多个协处理器,搭载Linux系统,提供大量图像和数据处理能力; 2)平均行走速度1.2Km/h,最大攀爬高度15.24cm; 3)续航1.5小时,有线充电1.5小时完成,提供无线充电底座; 4)支持夜视和红外遥控功能。
为什么被称为“全球首款全地形消费机器人”?孙天琪重点关注两个方面。
首先,他强调,现阶段全地形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科研领域和展示层面。
它们体积庞大,需要提供更强的动力系统,因此通常采用柴油液压驱动;而使用电能的HEXA则进入了普通消费群体。
重要的一步;此外,与两足/人形设计相比,六足设计可以提供更稳定的平衡,即机器人在离开三足时仍然可以保持平衡或行走。
作为早期产品,提高娱乐性才能吸引更多人。
很多人。
除了走路还能做什么?通过以上参数分析,“可以在复杂地形上直立行走”成为HEXA最显着的特点。
但从表面上看,仅凭此打入家庭或消费市场似乎有些牵强。
对此,孙天奇给出了自己的产品逻辑。
他认为HEXA是一个全新的产品,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首先,基于HEXA现有功能,既有远程呈现,也有家庭环境的使用场景;其次,通过开放的软硬件SDK和硬件接口,可以吸引一批极客和电子爱好者的加入。
在此基础上创造更多的功能和形式。
最后,孙天奇强调,普通计算平台只能实现信息级交互,即通过人工输入输出实现自动化;凭借HEXA的开放性和行走特性,它可以帮助人们实现机器与物理世界的交互来控制实体。
世界的能力; HEXA 充当基础设施和平台。
具体层面,孙天奇列举了以下实际场景: 1、基于可拆卸的外壳和预留的USB等接口,HEXA在装载云台和GoPro后可以完成多角度的现场拍摄功能,包括深入自然灾害、事故现场等特殊环境工作。
“不过,现阶段HEXA的设计并没有考虑除GoPro+云台之外的其他承重任务模式。
”孙天琪补充道。
2、成为家电的控制终端,包括基于红外传输的传统家电控制和基于WiFi连接的智能家电控制。
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用红外遥控器控制HEXA一次,完成红外学习指令,即可控制相应电器。
3、通过在扫地机器人的底盘中植入组件,利用HEXA的六个机械脚进行捕捉并固定,结合HEXA的避障和导航算法,就可以作为扫地机器人使用。
4.插入麦克风,引入语音交互SDK。
结合HEXA的前端摄像头,可以进行远程视频或作为家庭伴侣机器人。
上述场景示例为HEXA提供了可以想象的应用空间,虽然通过创建场景和功能来背书产品有点尴尬。
但考虑到HEXA的基础设施定位和前沿的产品形态,想象力确实比实用性更重要。
此外,Qinu还设计了一套名为Vincross SIM的仿真开发软件。
用户可以在控制界面点击机器人,得到与实际场景相同的响应和反馈;单独使用该软件时,该软件还可以模拟真实场景中的各种交互。
孙天琪表示,该软件很好玩,对于普及机器人和编程概念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在谈到HEXA的目标市场和人群时,孙天奇表示,主要针对的是极客和电子爱好者。
孙天琪并不担心产品定位是否过于小众。
他认为,这是产品普及的第一步。
“能够吸引开发者的平台有两类,一是拥有足够多的用户,开发者可以通过发布成果获得收入;二是平台的开发门槛很低。
HEXA平台属于第二种。
因为我们已经提供了完整且灵活的硬件,许多被硬件设计吓倒的开发者也会被吸引。
”孙天琪进一步补充道。
因为有以优必选为代表的集开发和娱乐模式于一身的机器人例子,我们不能低估极客受众的规模,但比一般消费群体还是小很多。
面对这样的定位选择,孙天奇有自己的坚持,“步行机器人形态肯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现阶段大家的认识和市场环境把HEXA的目标群体限制在了那部分人;我们不会为了更好的未来,他们选择制造滚轮式或平板式机器人。
”说完从清华讲台到创业小隔间的产品,我们再来说说七牛团队背后的奋斗者。
在转型为企业家、商人之前,孙天奇是一名更接近学者的研究员,毕业之前加入了南航。
在大学空闲时间,他还完成了《艾伦·图灵传》(Andrew Hodges)和《连接组》(Sebastian Seung)的翻译工作,后来进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神经科学系学习。
生活中的孙天奇更像是一个科学爱好者,“闲着的时候就写一些关于航天、人工智能的文章”。
天齐对于放弃学术环境加入创业大军的解释是“为了在项目研发上有更多的自由”。
他表示,受媒体宣传和资本热捧的影响,本应纯粹的学术圈变得浮躁、急功近利,“大家都更喜欢语音交互等可以快速变现的领域。
但更底层的人工智能,也就是我坚持的联结主义研究,会因为资金问题而受到阻碍。
”在微软研究院工作期间,我变得更加自由和开放,研究经历让他享受到了商业环境。
据孙天奇介绍,公司的名字“七奴”是借用达芬奇的巨型弩的名字,除了名字之外,团队对HEXA有着更高的期望。
QiNu项目成立于2016年春天,最初只有孙天奇和现任副总裁张帆。
经过近一年的技术和人才储备,次年3月获得真格基金1万美元天使轮投资。
目前18人的团队已经完成了第一代产品的研发。
计划本月在Kickstarter上启动众筹,并于8月实现量产。
价格方面,早鸟价以美元定价。
第一个量产级别计划在台湾进行。
目前正在筹备A轮融资。
结论 总体而言,HEXA 在消费机器人形态和模型方面的突破性创新令人惊讶。
在消费机器人领域,全地形独立行走的突破,极大拓展了其应用场景和涉足领域。
当然,这个过程也需要用户大量的尝试和想象;创始人孙天奇基于扎实的学术背景和深入的产业思考,让项目在方向和定位上显得更加冷静,这在过于浮躁、动荡的创业背景下显得非常难能可贵。
从项目进展来看,众筹后将面临量产和新一轮融资的压力。
等待HEXA团队的,也将是更大的考验。
孙天奇表示,众筹完成后,将围绕第一批用户搭建机器人社区平台,用于交流开发样品、收集产品反馈。
坚持年度产品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