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秋帆)可穿戴设备起源于简单的计步器,最初是功能单一的电子产品。
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类似计步器的产品已经与手机、移动互联网挂钩,一下子激活了这些“古老”产品的活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佩戴在身上,一个新的名词——可穿戴设备,也像它所代表的产品一样变得流行和普及。
元年:不一定要戴手表,但一定要戴电子产品——这句极客的口号终于在新的一年里被大众接受了。
年轻人佩戴着各种各样的智能腕带、智能手表、智能服装和智能鞋子。
可穿戴电子产品已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2017年,各大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包括三星的Galaxy Gear、苹果的iWatch智能手表和索尼的SmartWatch 2。
各类智能手环层出不穷。
Fitbit推出了Fitbit Flex可穿戴健康腕带,Nike推出了Fuelband SE智能手环。
老牌Jawbone公司也不甘示弱,推出了Jawbone UP2智能手环。
就连百度也紧跟潮流,推出了百度咕咚手环。
值得一提的是谷歌眼镜的问世。
它是一款“扩展现实”眼镜,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来控制拍照、视频通话、GPS导航、上网、处理短信、收发电子邮件等。
因此,谷歌眼镜可以被视为一台连接互联网的智能手机或电脑,拥有无限的应用可能性。
正是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争议,让今年成为了行业的“可穿戴设备”元年。
这一年,人们确立了可穿戴设备的概念,将其视为可以直接佩戴在身上或融入衣服中的便携式设备,通过软件支持和数据交互实现强大的感知。
和互动功能。
可穿戴设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人们正在接受和适应它带来的便利和麻烦。
分水岭:2020年或爆发式增长。
2018年各大巨头纷纷推出各自的可穿戴智能产品,虽然远没有手机那么普及,但专家预测,2019年可穿戴设备将出现爆发式增长,并在那一年形成分水岭,部分产品将被淘汰出市场的,剩下的将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赢家。
未来,可穿戴智能设备将成为一种流行文化。
人们希望通过可穿戴设备来实现更好的生活体验。
智能设备甚至将成为“人体功能”的一部分。
几年前,可穿戴设备是大公司的专属领域,小公司很难涉足。
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技术壁垒已经被英特尔打破。
在今年1月举办的CES展会上,其推出了一款专门针对可穿戴智能设备的芯片Edison。
该芯片只有SD卡大小,是一个超微型计算机。
这在技术层面为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打破了大公司的技术垄断,使可穿戴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成为可能。
创新公司可以发挥想象力,开发出更具特色的可穿戴产品,例如基于爱迪生芯片的婴儿连体衣。
这款连体服可以检测婴儿的身体数据。
一旦宝宝尿湿、哭闹,或者出现体温、呼吸异常,这些信息就会立即传输到家长的可穿戴设备上。
从市场来看,可穿戴设备的春天已经到来。
随着互联网巨头纷纷抢滩可穿戴设备市场,这一产业被激活。
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市场可穿戴设备的市场价值可达8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2018年将达到15亿美元以上,并将达到1亿美元。
2020年,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各类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万台,市场规模将达到59.2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万元。
问题:光鲜亮丽背后的阴影 目前市面上的可穿戴设备大多看起来精致可爱,但一旦戴上,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首要问题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我们知道,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轻松获取佩戴者的生物识别信息和身体数据,并通过移动网络存储在手机、电脑甚至云服务器中,形成大数据。
如何保护个人隐私,避免大数据泄露个人数据?这需要通过信息立法和行业规范的建立来加以限制。
其次,还有道德问题。
如果每个人都佩戴可穿戴设备,就好像每个人都植入了电脑芯片一样。
这个东西会一直记录你的数据。
例如,如果你一直戴着谷歌眼镜,它会记录一些你不想记录的内容,给你带来痛苦和精神压力。
可穿戴设备本意是释放佩戴者的潜力和自由,但不幸的是它们可能成为人类新的精神枷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深入,我们无法拒绝可穿戴设备对数据的收集和利用。
当可穿戴设备收集每个人的健康数据并告诉我们哪种健身和饮食方法最好时,我们也失去了对自己健康的自主权,并最终会改变我们的行为。
可穿戴设备仍然存在一些尚未克服的技术问题,例如电池寿命短。
苹果iWatch的电池续航时间为4到5天,是业内最好的,但与传统电子手表相比,还是太短了。
此外,可穿戴设备必须与智能手机或移动设备配合使用,很少被设计为独立设备。
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优点,但也有人认为既然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为什么不能独立使用而依赖于其他设备呢?真正的问题是它很贵。
目前,谷歌眼镜的价格高达1000美元。
除了IT爱好者和有钱人之外,很少有人只是为了炫耀而购买。
如果它的价格降到普通手机的价格,它的普及将带来视觉和记忆的革命。
可穿戴设备目前非常昂贵,有时佩戴起来不舒服,但未来,它们的价格肯定会变得更实惠,而且佩戴起来会变得更隐形、更舒适、更时尚。
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如果你想拥有蜘蛛侠、金刚狼、读心术等超能力,未来可穿戴设备或许能帮助你实现。
然而,最有前途和潜力的应用是个人健康服务。
各种专业或综合健康监测智能设备即将上市。
当人们佩戴它们时,就像聘请了一位私人健康医生,帮助您随时随地检测心跳和脉搏、睡眠质量、情绪变化、生活习惯等。
结果会及时反馈给用户,并可以给出适当的保健或治疗建议。
此类产品有望广泛应用于老年人和儿童。
年轻人对娱乐和社交感兴趣,可穿戴设备在这方面也大有用处。
游戏玩家已经将鼠标和操纵杆视为古老的设备。
他们已经开始将游戏设备佩戴在身上,可以利用身体动作来控制游戏的进度。
如果再加上升级版的谷歌眼镜,你就可以随时随地和朋友一起玩经典的CS游戏,达到虚拟与现实混淆的程度。
另一个有趣的应用是扩展感觉功能。
人类的视力和嗅觉较差,肢体能力有限。
如果让人们拥有一双聪明的眼睛,只看一眼就能知道别人是否发烧,不用闻就能闻到数百种气味,还能自动放大近视和远视,那不是很酷吗?脚穿智能鞋时可以自动导航,嘴可以通过语音控制穿在衣服里的硅胶柔性电脑。
有人认为,可穿戴设备是哺乳动物新的进化方向——体外进化。
当导盲犬佩戴智能设备后,它的能力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提升。
将此视为进化并不为过。
尽管可穿戴设备尚未完全具备这些能力,但这样的未来并不遥远。
提示 什么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是一种便携式智能设备,可以直接佩戴在身上或集成到用户的衣服或配饰中。
它不仅仅是一个硬件设备,还可以通过软件支持、数据交互和互联网应用来实现强大的功能。
可穿戴设备将对我们的生活和观念产生巨大影响。
常见的可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环、智能手表、Google Glass等。
可穿戴设备通常与智能手机或移动设备结合使用。
通讯方式一般包括蓝牙技术、Wifi或直接数据线连接。
购买可穿戴设备时,最好支持蓝牙4.0、Wifi或NFC(近场通信技术),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与手机的通信效率。
可穿戴设备竞相普及 智能手环:智能手环是戴在手腕上的装饰品。
它轻巧简单,但功能很多。
它可以记录运动步数、睡眠监测、事件提醒,还可以通过手机连接和软件应用为佩戴者提供进一步的健康分析,使其成为贴心的移动护士。
智能手表:智能手表的外观类似于电子表。
它由电子显示屏、摄像头、麦克风、控制按钮和腕带组成,并通过蓝牙技术与手机连接。
佩戴者可以通过智能手表接听或拨打电话、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和消息、存储和传输数据信息以及跟踪或管理个人信息。
它是手机功能的延伸和扩展,可以让手机专家免去频繁摆弄手机的烦恼。
一些智能手表还具有与智能手环类似的功能。
电子袜:Sensoria Smart Sock的电子袜除了给用户带来舒适的贴身体验外,还可以提供准确的跑步数据,并且可以像普通袜子一样机洗。
它由柔软的织物传感器编织而成,可以实时跟踪用户跑步时的足部活动,并生成准确的数据,为用户分析跑步技能提供有力的依据。
不过,Sensoria 智能袜子还需要搭配磁性脚链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脚链的功能是记录和测量电量、加速度等信息。
谷歌眼镜:谷歌眼镜实际上是一种头戴式显示系统,必须与智能手机配合使用。
纤薄的谷歌眼镜集成了麦克风和耳机,左前方内置了一个微型摄像头,允许佩戴者通过语音命令拍照、发送和接收消息以及实现其他功能。
眼镜所需的电池也嵌入在镜框内,使整体看起来非常简洁现代。
更可贵的是,它的重量只有几十克,是一款可以放在鼻梁上的智能手机。
如果佩戴者对 Google Glass 说“好的,Glass”,佩戴者右眼上方的小屏幕上会出现一个菜单,其中显示多个图标,您可以通过语音命令点击这些图标。
当然,佩戴者还可以通过眼镜臂上的触摸板手动控制Google Glass,甚至点头和摇头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控制。
谷歌的宣传视频描绘了一名男子走在纽约市的街道上,与朋友聊天,在地图上查找信息,有时停下来拍照。
黄昏时分,男子迎着夕阳,与一位女性朋友视频聊天。
而这一切都是通过 Google Eyes 实现的,它是扩展现实眼镜。
智能时尚服装:在CES展会上,荷兰人展示了一款可以根据人体情绪变化而变得透明的服装——亲密2.0。
它采用皮革和薄智能箔,结合电子、LED照明等技术。
人们穿着这件衣服时,情绪的变化,如兴奋、害羞、尴尬等,都会引起衣服颜色的变化。
,给人一种若隐若现的美感。
亲密的意思是“亲密”。
它可以根据人的行为和距离来改变床单的透明度。
如果心跳加快,亲密2.0就会变得更加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