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爆发,全球经济的韧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
品牌建设有助于形成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正在成为引领企业渡过周期的法宝之一。
为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2017年设立“中国品牌日”,国内首个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的《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发布经过一年的准备,于2020年3月结束。
填补了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研究的空白。
今天(5月10日)下午,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每日经济新闻主办、智库研究支持的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新闻发布会举行在线的。
今年发布的榜单包括总榜前50名、海外榜前50名、新兴榜单前50名。
“尽管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中国品牌仍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无论是品牌总价值还是上榜门槛都大幅提升。
”每日经济新闻董事长、总编辑闻达在致辞中表示,该榜单秉持公正性,其客观专业立场和权威性得到广泛认可,被业界认为是观察中国上市公司品牌建设的晴雨表。
“现在是品牌建设的好时机,品牌建设要保持在战略高度。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赵平在网上发布会上表示。
此外,丸美株式会社孙怀庆、复星集团总裁助理陈波、四川长虹董事会秘书薛祥岭代表上榜企业围绕品牌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疫后重启、提升上市公司品牌正值抗击疫情的正面战场已经结束之际,尽快恢复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当前的当务之急。
疫情之下,企业抗压能力出现分化。
餐饮、旅游等行业遭遇“冰冻打击”,在线服务行业热度有所提升。
尽管冷热情况参差不齐,但共同的规律是,品牌力较高的企业比同行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更快的恢复速度。
快点。
“谁能真正思考拯救人民生命,谁能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斗争中展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和担当,谁就会得到世界更多的尊重和信任,尊重和信任是力量的基础品牌的”。
赵平教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的抗疫表现将大大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品牌价值,企业此时的品牌建设将更加有效。
品牌价值的塑造对于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不可或缺。
上市公司普遍在品牌建设上更加积极主动。
一套科学、权威的品牌价值评价体系正在被市场苦苦寻找,直至2018年首次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排行榜推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作为权威学术机构,成立于2006年,定位为中国企业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平台。
主要汇集了管理界的研究成果和对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拥有多年积累的经验。
品牌理论研究的优势。
每日经济新闻是中国最具影响力、公信力、权威性的主流财经媒体之一。
用户影响力达10000人,用户遍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媒体年总阅读量超过1亿。
各智库瞄准高起点,联合国际国内知名智库、高校和科研院所,打造了一批创新智库。
目标是打造财经媒体行业新业态,通过“媒体+智库”的方式深度参与各个经济领域。
。
疫情将成为经济转型的加速器。
赵平认为,疫情一旦结束,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将迅速提升,企业绝不能错过这个机遇期。
赵平表示,现在是品牌建设的好时机,品牌建设要保持在较高的战略高度。
受益于品牌原产地形象,即中国抗击疫情的突出表现,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如阿里巴巴、华为等中国企业不顾过去的怀疑表现出责任和担当,一定会帮助自己的品牌赢得更大的世界市场。
正确评估品牌价值可以帮助中国上市公司制定长期品牌计划。
数据来源和理论基础是根据上市公司的特点设计的。
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单改变了国外品牌价值评估榜单严重低估中国自主品牌价值的评价方式。
经过四年的积累,不仅使得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榜单的品牌价值评价方法来定位自己品牌价值建设的横坐标,而且还形成了一个纵坐标可供参考。
进入龙族,亿万富翁俱乐部就占据了总榜单的一半。
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整体品牌价值13亿元,同比增加9亿元,增长9.6%,增速高于GDP增速。
“霸榜”的依然是互联网巨头腾讯控股和阿里巴巴。
今年两家公司品牌价值均突破万亿元,成为首批品牌价值进入“万亿俱乐部”的上市公司。
今年,两家公司延续高增长态势,在总榜单中整体价值占比变化不大,仍难以追赶——排名第三的中国移动品牌价值还不到一半排名第二的是腾讯控股。
万亿门槛不易跌破,但千亿俱乐部依然触手可及。
今年的榜单中,品牌价值超过千亿的企业共有33家,约占榜单总价值的70%,是榜单中的绝对主力。
总榜单的门槛逐年提高。
“新面孔”建发控股位列今年品牌榜第一名。
整体榜单门槛较去年提高63亿元,增长22%。
总体来看,排名靠前的企业中,品牌价值上升的企业有62家,品牌价值下降的企业有25家。
与2016年82家企业品牌价值上升、13家企业品牌价值下降相比,今年的品牌价值增长更为艰难。
整体榜单竞争也较去年更加激烈:与上年相比,品牌价值排名上升的企业有29家,排名不变的企业有7家,排名下降的企业有51家。
“这些数据表明,由于新品牌的进入,企业的品牌价值不仅不进则退,进慢则退。
”赵平说。
“当前,中国上市公司品牌建设面临三大挑战,即品牌国际化的挑战、品牌竞争主体多元化的挑战、品牌建设投入和营销任务的挑战。
”四川长虹位列总榜单第82位。
名,品牌价值同比增长15.6%。
董事会秘书薛向菱在网上沙龙中表示,每家上市公司在品牌建设方面面临的挑战都是不同的。
最根本的是要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匹配相应的品牌战略。
推进品牌建设工作。
此外,总体榜单中各行业的品牌价值差异明显。
金融行业始终保持领先,品牌价值3亿元,占拓普整体品牌价值的18.9%,比上年增加1亿元,增长2.1%。
贸易行业在20个入围行业中排名垫底,品牌价值为1亿元,仅占Top整体品牌价值的0.3%左右。
红海市场新人涌现,房地产+零售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对于国内资本市场来说,虽然2019年有关“资本寒冬”的讨论并未平息,但随着去年科创板的盛大开盘,多家企业顺利完成A股IPO。
——这一数字同比增长了91.43%,复苏迹象越来越明显。
但另一方面,今年港股和美股欢迎中国企业上市的表现则略显黯淡。
在此背景下,Top50新兴榜单如期迎来了一批新成员。
该榜单源自去年中国所有新上市企业的品牌价值评价,旨在为优秀上市企业在上市之初衡量自身品牌建设提供基准。
最新中国上市公司新兴品牌价值榜单显示,新兴企业50强整体品牌价值为1亿元。
其中,房地产开发公司中梁控股排名第一,品牌价值达0亿元。
事实上,房地产行业也是这份新兴榜单上整体品牌价值最高的行业。
作为唯一品牌价值过亿元的单一行业,房地产行业整体品牌价值2亿元,占新兴榜单前50名的14.0%。
%。
此外,去年的新晋企业中,红海市场的零售业和食品业整体品牌价值较高,均超过亿元。
这与新消费趋势下新零售模式的兴起有关。
榜单中,以社交网络带动的优质会员电商平台排名第二,其次是中国飞鹤、三只松鼠、中国烟草香港等食品企业。
也在名单上。
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为何不断涌现?赵平教授表示,这是因为在“红海”市场中脱颖而出的企业普遍规模较大,而品牌价值与企业规模密切相关。
“优秀的品牌可以帮助企业渡过经济周期,真正实现长期主义;优秀的品牌可以帮助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持续投入研发和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
”丸美株式会社在新兴榜单中排名第40位。
董事长孙怀庆在谈到品牌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时表示,品牌价值19.6亿元,是日用品行业的“独苗”。
海外排名重新洗牌,家电行业逆势攀升。
近几个月来,在新冠疫情爆发和冲击下,经济如何进行有效复苏并在此过程中抓住机遇,是今年资本市场的热门问题。
关注的话题。
其中,品牌价值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中国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突出表现,也为中国民族品牌的快速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为量化中国企业“走出去”打造世界品牌的效果,推动更多中国企业有效融入世界经济舞台,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连续发布了海外50强榜单。
四年。
数据显示,本次海外50强榜单整体品牌价值有所提升,但榜单内部成员与上期一样再次发生重大变化:新进入海外50强榜单的企业有11家,新增11家。
企业纷纷跌出海外50强名单。
有一种“洗牌”的趋势。
此次海外50强榜单第一名由联想集团夺得。
其海外品牌价值达到1亿元,比去年排名第一的阿里巴巴增加1亿元,增长31.4%。
联想集团也成为首家海外品牌价值进入“千亿俱乐部”的上市公司。
一些新上榜企业的强劲增长带来了“鲶鱼效应”。
例如,复星旅文文化首次进入海外榜单,排名第28位,品牌价值5000万元。
“品牌是商业的牵引引擎和助推器。
”复星集团总裁助理陈波在线上发布会上分享了公司海外品牌建设的经验。
面对海外排名“大洗牌”+“进慢退”的现象,家电行业在排名上持续逆势上扬,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
报告显示,家电行业海外品牌价值达到9000万元,占海外品牌50强整体品牌价值的21.3%,比上年增加6亿元,增长13.2%。
此外,海外榜单前列聚集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前六名企业品牌总价值约1亿,约占海外榜单TOP50的40%。
集中度较上年有所提高。
对此,赵平表示,从各国经济发展路径来看,国际市场品牌价值集中度的提高,是经济向高端发展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