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大科研机构越来越注重效率和成果技术研发以及研发人才的培养。
今天,麻省理工学院(MIT)官网宣布,将投资10亿美元在苏世民计算学院建设M. I. T. Stephen A.计算机科学学院,这一计划也将成为计算机和计算机领域最大的投资美国教育机构历史上的人工智能技术。
目前,MIT已筹集了三分之二的资金,其中包括知名投资管理公司Blackstone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Stephen A.。
施瓦茨曼捐赠了 3.5 亿美元,学院以斯蒂芬·A·施瓦茨曼 (Stephen A. Schwarzman) 的名字命名。
这是自 20 世纪 50 年代麻省理工学院开始人工智能开创性研究以来最大的结构性变化。
该学院将重新定位麻省理工学院,将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力量带入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的所有领域,让其他学科影响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未来。
麻省理工学院认为,每个毕业生在毕业前都应该了解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而新学院的目标是确保所有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熟悉这个领域,无论他们选择什么职业。
据了解,学院计划于明年秋季开业,并将暂时安置在其他建筑内,然后于2020年搬入自己的新建筑。
过去70年的重大结构变化众所周知。
早在2000年,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就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学习能力的智能机器。
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 目前,麻省理工学院最大的实验室是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
其中,人工智能实验室于2017年成立,在一系列应用领域开展开创性研究;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成立于2007年,旨在开展国防部项目并开发可供大量人员使用的计算机系统。
如今,随着技术从实验室研发走向市场应用的周期越来越快,全球各大科研机构越来越重视技术研发的效率和研发人才的培养。
如今,计算学院的成立代表了麻省理工学院自 20 世纪 50 年代初以来最重要的结构变革,继管理学院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成立之后。
麻省理工学院院长L. Rafael Reif也针对此次调整表示,学院的目标是“教育未来的双语者”。
他将“双语者”定义为精通生物、化学、政治、历史、语言学等领域知识,同时精通现代计算技术并能够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研究领域的人。
为此,计算学院为麻省理工学院的五所学院提供了一个共享的结构,用于计算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协作、教育、研究和创新。
计算机学院教育所有学科的学生负责任地使用和开发人工智能和计算技术,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并改变与计算和人工智能相关的公共政策和道德考虑的教育和研究。
此外,学院设立的50个教职职位中,一半将致力于推进计算机科学,另一半将由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其他部门联合任命。
此外,计算机学院将有一位新院长。
当然,跨领域合作也是 MIT 的法宝之一:从成立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到今年 2 月宣布启动 MIT Intelligence Quest 计划,MIT 用了 15 年时间。
IQ 项目到现在的麻省理工学院史蒂芬·施瓦茨曼计算机学院仅用了 8 个月的时间。
这正是麻省理工学院在宣布投资的公开信中所写的,“计算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在改变社会结构方面越来越强大。
但如果不加以控制,这些技术最终可能会伤害更多的人。
”我们需要尽一切努力确保所有美国人都能分享人工智能的发展,而不用担心未来的转型:我们已经支持麻省理工学院对该项目的最大一笔捐款。
这个人就是史蒂芬·A·施瓦茨曼 (Stephen A. Schwarzman),资产管理公司 Blackstone 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他提供了 3.5 亿美元的基础捐赠,并成为学院的指定捐助者。
。
施瓦茨曼表示,他希望麻省理工学院的举措能够激发其他人投资美国的人工智能未来,而不仅仅是人工智能的商业化。
在他看来,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过去美国政府资助的研究成果也很明显:美国在个人电脑、互联网等行业已经占据了世界领先地位。
在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进行了长时间的相关对话后,施瓦茨曼表示:“我开始相信这项技术是如此强大,它将真正重塑我们所知道的世界。
”捐赠计算学院是他能想到的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好方式。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我认为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落后了,”施瓦茨曼指出。
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执行董事长、麻省理工学院客座创新研究员埃里克·施密特 (Eric Sc??hmidt) 表示:“这是一项重要的融资机制,为麻省理工学院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其他领域。
”除了今天的壮举外,施瓦茨曼今年还向哈佛商学院捐赠了 10,000 美元,用于支持案例研究和其他项目的开发,以探索人工智能对工业和企业的影响。
2006年,他还向耶鲁大学捐赠1.5亿美元建立苏世民中心。
数据显示,2019年3月20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排名之一《US News》发布了美国人工智能最佳研究生院排名。
MIT排名第二,仅次于CMU。
国内的发展又如何呢?施瓦茨曼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苏世民。
2016年,他以私人名义向清华大学捐赠1亿美元,并承诺再筹集2亿美元,总计约18亿元人民币,设立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计划,资助世界各地的学生每年在清华大学学习一年。
硕士课程。
他还在清华大学创立了一个高度选择性的国际奖学金项目:苏世民奖学金,为未来的全球领导人提供有关中国的教育。
该项目以罗德奖学金为蓝本,目前已筹集 5.78 亿美元,主要由国际捐助者资助。
今年也恰逢清华大学计算机学院成立60周年。
就在6月,清华大学与谷歌联合成立了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
其中,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谷歌人工智能总总监杰夫·迪恩担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顾问委员会。
据了解,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将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院。
除了与清华大学其他院系合作外,还将与谷歌、腾讯、搜狗等公司进行核心算法、新型AI硬件等方向的研究,进一步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
智能化发展。
此前,北京大学早在2006年就设立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主要教学方向为机器感知、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和机器学习等交叉学科的研究与教学。
此外,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大批高校也在人工智能道路上飞驰。
当然,国内政策正如施瓦茨曼所说的那样有效。
今年7月,国务院还发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同样是在今年4月,教育部下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规划中称:“年内建立50所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结论 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各大大学都在努力思考如何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的技术浪潮,并通过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部门来试图与时俱进。
毕竟,将人工智能研究纳入高等教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可以提供私人孵化器和公共部门无法提供的地理发展决策以及社会和伦理思想。
正如世界银行集团不久前在《年世界发展报告:工作性质的变革》中所写:机器人(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技能所产生的溢价正在持续上升。
这些技能是一般认知技能(例如批判性思维)和社交行为技能。
。
只有具备这些思维和技能的人才才能促进人工智能的合理发展。
施瓦茨曼还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应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发挥技术优势,开展更高效的研究,加速新结论的产生。
这也是施瓦茨曼资助麻省理工学院的原因: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有助于推动伦理道德的进步。
人工智能的影响首先会影响社会生产。
这种更高效的工业进步将进一步解放人类大脑,让人们有机会关注社会边缘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