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科技一直是科技圈颇具争议的话题公司。
今年以来,关于锤子要打造VR的传闻不绝于耳。
今年8月,锤子科技设计总监、15号创始员工罗子雄辞职创办VR公司“源”的消息不胫而走。
11月,罗子雄注册了一家新公司,成为企业法人。
“紫雄信息科技”,台港澳独资法人公司。
从锤子到索思再到紫雄科技,公司一直对自己在做什么以及如何做非常保密。
此后,有消息称罗子雄领导的搜思科技正在开发一款通用VR软件,但除此之外的消息还很少。
我们带着诸多疑问来到索思科技,对罗子雄进行了一对一的深度采访。
我不仅第一时间得知索思科技新一轮融资已经结束,投资方之一是曾参与过Oculus早期投资的基金,而且我还了解到他们的一套VR产品刚刚推出。
一周前——这也是思科系统公司首次向媒体披露独家信息的原因。
罗子雄锤子?想法?紫雄科技?三家扑朔迷离的公司第一次见到罗子雄时,他刚刚考察完另一家自己有意收购的小型VR游戏公司回来。
但当我们问索思科技是否有做VR游戏的计划时,罗子雄表示,索思既不做VR游戏,也不做to B市场。
未来将专注于VR通用软件(如浏览器、通话等、视频等)。
搜思科技前身锤子科技内部孵化的VR项目。
据他介绍,他第一次接触VR是在2016年,作为一名重度游戏玩家和前游戏从业者,在第一次体验Oculus DK1后,他对VR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的兴趣.到了上半年,罗子雄就已经打算辞去Hammer的工作,进军VR领域。
但考虑到VR还很不成熟,他决定先组个团队做游戏,达到一定水平,赚钱,然后再转型做一家VR公司。
结果这个想法被罗永浩压制了——“不就是一个项目组吗?锤子会支持你的。
”于是,罗子雄带领一个小团队,开始在锤子内部开发VR项目。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直到今年6月,因为: 1、筹集资金建立一家新的VR公司比为内部VR部门筹集资金更容易。
“比如说,如果你需要筹集一万元,这对于VR软件公司来说是很大的,但对于锤子来说却很小。
”同时,新成立的公司更适合用股份来招募人才;2.“(VR项目)短期内不会赚钱,很难向投资者解释,更何况Hammer本身也这样做”。
”这两个原因分开并成立了索思科技。
不过,锤子科技作为天使投资+孵化器,仍然持有多数股份,老罗也是董事会成员。
“老罗”罗永浩从年底开始就不断发布有思科技新一轮融资的消息。
现在罗子雄表示,本次公开首轮融资已经结束,两位投资人其中一位已经参与了Oculus的早期投资。
目前,索思科技的团队规模还很小,20人左右,主要集中在研发部门。
至于合资公司“紫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罗子雄11月18日注册的,是为“投资Oculus的基金”,方便索思科技接受美元投资。
该产品上周一刚刚推出——“短期内不会考虑中国市场”。
除了VR软件之外,索思似乎还对AR软件感兴趣。
罗子雄本人也是“AR/VR+移动/PC未来将统一一个设备”论点的支持者。
他更倾向于将索思科技定位为HMD(头戴式显示器)的通用软件开发商。
就在上周一,搜思科技首批软件上线海外测试。
主要平台是Google和HTC Vive。
据说用户反馈和用户留存率都不错。
罗子雄表示,按照互联网平均首次留存率40%、周留存率20%、月留存率10%计算,我们的“比互联网低一点”,但与VR软件相比这个行业,已经很高了。
不过,这款用于在线测试的软件并不是Beta版本,而是Alpha版本。
由于是在海外发布,所以上线第一天就遇到了问题:当用户用法语或德语命名文件时,系统无法识别。
“这是我们在开发过程中从未想到的。
”大约1-2周后,搜思科技的VR软件将进入Beta测试阶段。
据罗子雄介绍,虽然这款软件的用户反馈非常好,但这款软件只完成了预想功能的20%,并且会长期停留在Beta版本。
目前最优质的VR软件主要由Oculus、Google等第一方开发。
他们瞄准的是优质第三方VR软件市场。
除了这款产品之外,索思还制作了3、4个其他原型演示,其功能比现有的基础软件更多。
但现在整个VR平台正处于Beta阶段,硬件保有量还很低,基础软件更适合目前的早期市场。
今年我们要做的就是抢占先发优势,抓住核心产品,培育核心用户。
目前,他们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海外市场。
由于国内硬件设备仍以盒子为主,还不成熟,所以短期内不会考虑国内市场。
同时,国内制作通用VR软件的公司并不多,大多数面向用户的公司专注于VR游戏和全景视频。
索思科技的一个场景:“业内没有人知道如何制作VR软件。
”与已经建立交互的VR游戏相比,通用产品对稳定性和性能有更高的要求。
开发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现成的框架可以使用。
PC软件和手机软件的交互逻辑是不同的,VR软件和它们的区别就更大了。
如果复制二维交互的逻辑,VR就失去了意义。
但三维交互逻辑到底是什么?没人知道。
软件开发者需要自己研究产品框架,“自己造轮子”。
此外,VR硬件设备平台的不一致也是一大问题。
索思科技构建了自己的适配系统,使得除了本软件之外,后续开发的软件也可以在所有平台上进行配置。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前期探索和框架搭建耗时较长,“造轮子花了一年多的时间”。
这个软件的实际开发时间大概是半年左右——至于开发成本,罗子雄笑着说,“那就是半年的工资了。
”如今,20人的团队中,基本都是开发人员,业务人员只有两个。
他们还在继续寻找负责海外业务和海外运营的人。
对于索思来说,锤子的光环并没有给他们在海外市场的推广带来太大的帮助。
反而因为一举一动都受到国内玩家的密切关注而受到阻碍。
这也是索思一直对其产品守口如瓶的原因。
。
不过,虽然开发能力和营销费用略低于谷歌、Oculus等第一方公司,但罗子雄对索思的产品设计体验、用户理解以及更灵活的调度非常有信心。
。
总体来说,它比小公司更有开发能力,比大公司更了解用户需求。
索思科技总结:等待巨头定义市场,保持紧凑,低调行事。
虽然经历了上半年的投资热潮,现在国内市场对VR/AR行业缺乏兴趣,但在罗子雄看来,无论是谷歌趋势这里的虚拟现实指数四倍增长,还是Gear VR宣布的1万激活量都证明了海外VR市场的稳步发展。
现在缺少的是某个科技巨头对VR软硬件的标准化定义。
这就是Google Daydream和Intel Alloy正在努力做的事情——现在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直保持沉默的苹果身上。
目前国内C端通用VR软件还很少。
他们要么基本集中在VR游戏和全景视频上,要么正在逐渐将重心转向B端。
这或多或少是京城寒冬下的无奈之举。
如果VR想要成为下一个屏幕,加大力度开发通用软件的逻辑是正确的。
然而,通用软件的C端体量主要取决于硬件保有量的爆炸式增长——短期内不太可能。
在此之前,即使你成功筹集了资金,你可能也必须保持团队紧凑和低调,比如索思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