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上的505个问题只写了接地气的科技内容。
欢迎关注。
怎么可能,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卖东西是为了赚钱,有的人卖东西是为了少亏钱(反过来想想,也是赚钱)。
而像双十一这样的活动,就为我们的商家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一般来说,对于商家来说,双十一活动主要有以下三个作用: 第一个:帮助清理库存。
中国不只是制造业大国的问题,中国更是制造业过剩的问题。
尤其是像服装这样的产品,中国拥有大量的工厂,不断生产各种产品。
但有些产品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已经从热销产品变成了濒危库存。
以衣服为例。
首先,衣服是季节性的。
厂家,尤其是快时尚品牌厂家,每个款式的衣服只卖3个月左右。
如果卖不出去,就真的变成库存品了。
。
比如曾经得到周杰伦代言的Matt XXX,每个季度都会在线上和线下推出数百款衣服,每种颜色对应不同的尺码。
如果销售旺季过去了,卖不出去的衣服就成了过季的“库存货款”。
放在仓库里既占用空间又消耗资源,怎么办?一方面可以低价提供给很多社交电商平台,据说库存可以按公斤称重,然后这些电商平台可以再卖给三四线城市。
还可以出口到其他国家,东南亚,非洲,甚至俄罗斯,当然还有一块就是我们双十一,趁这个机会低价清仓,如果仓库清不清楚的话,会产生成本,时间越长越难卖。
第二种:推新品、打造品牌。
之前网上有一个悲凉的说法,说双十一,品牌不卖不用担心参加所谓的促销活动,只要有适当的折扣,消费者自然会蜂拥而至。
进来抢货;只有那些名气不大的店铺,才会想方设法参加活动、发放优惠券,让自己的店铺数倍膨胀。
双十一检验的从来不是促销的有效性,而是品牌建设的有效性。
是不是很烦人?确实,对于很多商家,尤其是那些依靠电商生存的商家来说,其实并没有那么多钱通过其他渠道进行推广。
他们只能想办法在双十一期间开展促销活动,让更多人知道。
品牌商,以极低的价格推出新品,只是希望把品牌打出去,这确实很难。
我有两个朋友,目前是一家网红方便面的员工。
这次双十一计划是通过全渠道进行推广。
淘宝就不说了。
发起优惠券活动,聘请顶级流量主播来帮忙带货。
如果佣金超过50%,你基本就处于不盈利、不亏损的地步了(还是算进运营成本的),但核心是打造品牌,提高GMV,为后续新品铺路,增加商店的销量,然后赚钱。
。
第三种:表面降价,实则赚钱。
有句话说,如果你不从事电商行业,你就不知道你过去交了多少智商税……我是去年进入电商行业的。
从我们招商妹那里买了很多又便宜又好的商品,真的省了一大半钱了…其实很多商品的价格真的…只要有熟人,价格就这样了低到你想哭。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苹果电脑为例。
每个人都认为它们太贵了。
如果你想买更好的,动不动就要上两万……不过,某网站上有一家专卖店。
鹅厂员工开的Mac电脑专卖店,销售的是国行正品。
无发票价格比官网价格大概优惠20-20%,便宜了4000多元,还能赚大钱。
你说你有内部员工还是其他渠道都没关系,只是看起来你得到了好处。
今年双十一,另一家大型天猫苹果经销商也做了同样的事情,提供了20%左右的折扣。
最重要的是,它支持24期花呗免息分期(苹果官网花呗只支持12期)。
看起来很实惠,对吧?预订的人很多,累计预售已经上百人了。
光是营业额就可以上千万。
但事实上,渠道商拿到的价格确实很低……iPhone 11的供货价格比PDD上的价格还要低,商家无论如何都赚钱。
毕竟商家不是公司,GMV不能代表什么。
2019年双十一的亮点不仅仅是GMV。
更大的亮点是拼多多比京东有多少优势,拼多多与淘宝的差距还有多大。
这是最大的亮点。
其次是消费者的网上消费情况和消费品种偏好。
只有了解双十一,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双十一。
对于商家来说,这不仅仅是 GMA。
实际交易量应该也是相当客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