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颠覆性的一年。
近段时间,联想、华硕、小米等数码巨头都或明或暗地表示将开发可穿戴设备。
业内人士还透露,苹果的iWatch可能会在9月份与iPhone 6同时发布。
一时间,原本好评如潮但并不普及的智能穿戴设备却如火如荼。
种种迹象表明,2020年将是可穿戴设备真正蓬勃发展的元年。
国内外厂商都在努力抓住机遇,抓住机遇。
可穿戴设备面临着受欢迎但不受欢迎的困境。
自2008年谷歌发布“Google Glass”以来,可穿戴智能设备成为科技产品中新的关注焦点。
很多人甚至认为“可穿戴设备”的时代已经到来。
去年,可穿戴设备迎来第一波爆发。
三星、索尼等厂商相继推出智能手表,成为可穿戴设备的先行者。
但如今,虽然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产品已经大量投放市场,但大多数消费者都持观望态度,可穿戴设备市场陷入困境。
究其原因,可穿戴设备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还处于噱头太多、实用性不够的尴尬境地。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可穿戴设备的功能都集中在记录步数、估算消耗的卡路里、跟踪用户的睡眠质量等方面。
以盛大发布的智能手表为例。
其主要功能是实现运行计算、导航、遥控拍照等服务。
事实上,这些应用服务都可以在智能手机上实现。
当新鲜感过去后,预计这种缺乏实用性的可穿戴设备将被束之高阁。
业内人士分析称,与智能手机不同,可穿戴设备的竞争更多的是对移动应用概念的解读。
例如,谷歌眼镜围绕图片共享和信息推送有丰富的应用,但目前国内市场还没有这样的应用。
成熟的IT解决方案让很多厂商纷纷“效仿”。
因此,即将爆发的可穿戴设备“蓝海”也急需进行新的洗牌,整合市场资源,让这个新兴市场朝着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
苹果、联想等厂商将推出重量级产品。
近期,苹果、联想、华硕、小米等科技公司或明或暗地表示将推出可穿戴设备产品,让整个可穿戴设备市场出现……“暴风雨即将来临,风吹满楼” 。
在此背景下,业内人士认为,2020年将是可穿戴设备颠覆性的一年。
其中,最令人期待的就是苹果iWatch。
近日有消息称,苹果可能会在今年9月同时发布首款智能手表和iPhone 6。
同时有消息称iWatch将搭载iOS 8软件。
它还可能配备曲面触摸屏,专注于收集与健康状况相关的数据,例如卡路里消耗和睡眠习惯。
无独有偶,联想集团副总裁、MBG(移动业务集团)中国手机业务总经理张辉也在近日透露,联想即将推出可穿戴设备。
据悉,联想近期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了智能眼镜设备的专利申请。
该产品可以支持触摸导航和专网通话。
业内猜测,联想集团推出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时间表最快将在第三季度推出,或将在今年年底至明年初的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正式亮相。
。
此外,华硕、小米等知名科技公司也纷纷表示计划进军可穿戴智能设备市场。
据接近小米的人士透露,小米自主研发的智能穿戴设备将于近期发布。
这种智能穿戴设备并不是传统的手环式硬件,而很可能是相机式可穿戴设备。
小米已与国内知名摄影服务商Camera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发布这款智能穿戴设备。
在整个行业和部分市场机构看好可穿戴设备发展前景的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表达了担忧。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研究所所长范江阳认为,智能手环、手表、眼镜、服装等可穿戴设备的核心功能目前仅限于简单的健康监测。
从长远来看,可穿戴设备将只不过是智能手机。
附属产品。
有分析指出,可穿戴设备要想真正成熟、普及,就应该放弃目前试图“一网打尽”的产品理念,通过市场细分,推出针对不同消费者的针对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