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消费者在网上花钱购买了一款“棒棒熊”品牌儿童定位智能手表,但收到货后却发现无法使用。
联系售后服务后,我被告知,为了避免不正当竞争,凡是低于官方售价1万元购买的手表,都会被取消内置卡,无法使用,也无法享受售后。
服务。
经济之声认为,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选择商品质量高、价格低、送货快的卖家并没有什么错。
但现在,买便宜货也是有风险的。
您收到的商品不仅无法使用,您还会受到厂家的威胁——如果您购买的商品比官方价格便宜,您将无法享受售后服务。
一定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江苏的张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怪事。
上周,张先生在淘宝上为孩子购买了一款儿童定位智能手表。
卖家促销,元顺丰包邮。
张先生一看价格相当合适就买了。
但收到货后,手表不走。
这款“棒棒熊”品牌儿童定位智能手表由“厦门灵拓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您可以通过手机下载应用软件并与手表互联。
连接互联网后,您可以通过手机追踪孩子的位置,还可以与孩子通话、发送消息。
然而,张先生收到的手表无法与手机连接。
无奈之下,他只能联系卖家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卖家表示,这款手表全国联保,可以致电厂家进行售后服务。
该手表厂家的售后工作人员表示,这款手表的官方售价为人民币。
现在,为了控制市场价格,任何售价低于万元的手表都无法享受官方售后服务。
所以,解决张先生手表的问题,只能和卖家沟通,他们是不会在意的。
张先生一头雾水。
既然是全国联保,只要是正品,就应该享受售后服务。
这与购买商品的价格有什么关系?张先生再次联系卖家,卖家告诉了张先生一个更令人惊讶的事实。
事实证明,由于市场价格混乱,尤其是在线上销售平台,这款手表的价格非常便宜,导致线下直营店很难销售。
但这些廉价手表渠道从何而来,厂家并不知道。
因此,为了控制价格,厂家通知供应商,要求他们寻找价格低于1元的网上卖家,回购这批低价货。
回购后,他们会将手机内置的芯片卡出售。
数,从而导致手表无法使用。
根据张先生提供的聊天记录,确实有不少供应商冒充买家,到卖家那里购买手表,一次性采购大量商品,回购后再将手表出售。
这也是张先生购买的手表无法使用的原因。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市场上手表的来源比较混乱。
卖家告诉张先生,并不是消费者购买的每块手表都不能使用。
能不能用就看运气了。
经过协商,卖家同意张先生将手表退回。
但张先生还是觉得很生气。
为什么消费者会因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受到伤害?如果厂家无法控制销售渠道和产品价格,为何拒绝向消费者提供售后服务?消费者是无辜的,怎么可能成为市场竞争的受害者呢?张先生随后联系淘宝安全部反映问题,对方建议他联系工商部门处理。
于是张先生打电话给厦门工商部门投诉,对方答应处理,但至今还没有结果。
张先生告诉记者,如果事件再无进展,他将诉诸法律。
记者随后联系了厦门灵拓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次追问,工作人员承认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从未详细说明此事,仅表示请直接联系卖家。
制造商不负责售后服务或解决相关问题。
在淘宝上搜索“棒棒熊”儿童定位智能手表,发现很多卖家都有免运费的促销标语。
前几个搜索结果中,都是以人民币官方售价出售,然后很多卖家的售价都是人民币,或者是人民币等。
在这些卖家的页面上,都写着,因为价格太高了。
低,激怒了同行,因此产品被恶意回购,账号被卖。
建议消费者购买时要谨慎。
经济之声:我们不禁要问,网络销售竞争激烈,用低价吸引消费者来换取销量无可厚非,但为什么我们要用这种方式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呢?该手表的官方售价为人民币,张先生购买的价格为人民币。
厂家表示,凡是低于官方价格的手表,均不享受保修。
但既然是全国联保,只要是正品,就应该享受售后服务。
这与购买价格有什么关系?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赵占涵、北京朝阳律师事务所齐晓芳律师前来探讨相关问题。
经济之声:这是否属于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张先生是否可以就此采取法律行动?齐小芳:无论产品价格是否低于官方价格,只要消费者购买的产品是正品并承诺全国联保,就应该享受产品的售后服务。
这与购买价格无关。
经济之声:由于市场价格混乱,特别是在网上销售平台,这款手表的价格非常便宜,导致线下直营店很难销售。
但这些廉价手表渠道从何而来,厂家并不知道。
因此,为了控制价格,厂家通知了供应商,要求他们寻找价格低于1元的网上卖家,回购这批低价货。
回购后,他们会将手机内置的芯片卡出售。
数,从而导致手表无法使用。
如何分析厂商的这种行为?赵展:实际上反映的是线上线下渠道的竞争。
过去,京东、当当、亚马逊等许多销售手表和化妆品的网站都被品牌公开质疑为假货。
事实上,这些产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假货,只是据说没有获得品牌授权。
。
这些产品一般是从品牌商的线下代理商处获得的。
品牌商的代理体系也是按地区划分的。
不同地方不同级别的代理商价格不同。
现在网上零售,其实上面就是突破了地域限制,成本更低,价格也更低。
因此,说打破了品牌的价格体系,但未经授权的产品实际上并不意味着它是假货。
品牌商没有办法通过法律手段直接打击网络销售,所以目前基本都是采用这种方式。
本案等做法对消费者网购商品不提供售后服务,降低了网购商品的市场吸引力,从而抑制了网上销售。
这种做法本身也存在相应的问题。
主持人:无论我现在选择什么,对于我这个消费者来说都不是最划算的方式。
如果我买便宜的,可能会买到不能用的东西,而且得不到全国联保。
如果我想买一个好用、全国联保、享受售后服务的东西,我就得花更多的钱买贵的。
那么你的销售渠道有问题。
为什么?消费者会为此买单吗?赵占占:消费者不应该为此买单,因为商家正在打击网络销售和低价销售,以保护自己的价格体系。
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然而,这不应该是一场灾难,也不应该让消费者成为无辜的受害者。
而且,这样做也会给厂家自身造成损失,也会损害自己的品牌业务和企业形象,以及消费者的信任。
经济之声:商家促销打折是正常现象,但现在厂家的介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这种情况常见吗?相关法律是否存在漏洞?赵展:应该说这里面涉及到几个方面,包括淘宝、卖家、厂家。
当然,这与交易平台本身无关。
卖家因为与消费者直接相关,所以负有直接责任。
销售合同关系。
如果您出售的商品无法正常使用,这种情况下就属于违约行为,并可能构成欺诈。
对于厂家来说,无论产品本身是类似手机还是电脑,国家都规定了三包法,这是强制性的三包义务。
不能通过这些方法规避法律义务。
但对于手表等其他一些产品,国家可能没有明确的三包法。
在这种情况下,厂家可能不会提供售后服务,也没有办法通过法律途径直接追究其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主要是追究直销商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