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头戴式显示器制造商Glyph AveGAnt首席技术官Azmat带着工程样机来到中国,向中国媒体展示了这款在今年CES上备受关注的产品。
该产品的特点是在成像效果上直接利用视网膜投影将图像投射到眼球上。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虚拟现实视网膜眼镜。
视网膜技术是苹果公司提出的概念。
该技术对像素进行分割,让分辨率超越人眼所能看到的极限,因此文字和图像质量特别清晰生动。
由于采用了这种成像技术,Glyph 图像刷新率达到了 Hz,而市面上的其他 VR 设备一般不会超过 80Hz。
高刷新率的好处是,其他虚拟现实设备中那么严重的头晕、呕吐现象在这里不会出现。
Glyph 的主要关注点是可移植性。
Azmat表示,Glyph的理念是提供集成的音频和视频解决方案。
因此,Glyph在设计上也注重耳机的功能性,将观看屏幕集成在耳机内部。
Azmat表示,Glyph耳机的音质并不逊色于Beats。
整个耳机重约几克,戴在鼻子上没有厚重感。
不过在试戴过程中,由于耳朵和头部没有支撑,所有重量都压在鼻托上,负重感还是很明显。
另外,Glyph采用45度角来模拟影院观看的效果。
在实际体验中,可以发现眼镜中的镜片比较小,屏幕只占据了整个视线的一小部分。
这与市场上其他虚拟现实眼镜所强调的沉浸感有很大不同。
对此,阿兹马特解释说,目前45度角是最多的内容来源,而其他眼镜使用的90度或更宽的角度内容来源很少。
Glyph 只需要插入智能设备即可观看目前市面上的 2D 和 3D 电影。
不同的是,屏幕移到了眼镜里。
阿兹马特认为,虽然其他虚拟现实眼镜所采用的技术非常酷,但并没有解决用户最迫切的观看需求。
Glyph 的优点是您不需要寻找适配的内容源,只需将其插入您的设备并使用即可。
不过从实际体验来看,目前Glyph的观看体验并不是那么理想,甚至非常不爽。
当被问及什么场景最适合 Glyph 时,Azmat 回答说,会在户外,人们将它作为便携式物品携带。
然而,除非您处于安全且静止的地方,否则佩戴 Glyph 时无法正常行走。
另外,该产品已在联动商城预售,售价为 。
虽然这个价格在美国有 10% 的折扣,并且比 Beats 耳机贵不了多少,但这款产品在中国的价格仍然偏高。
可以预见,首批买家仍将以开发者和爱好者为主。
然而,Glyph却给同质化的虚拟现实眼镜领域带来了另一种想法。
是不是先做一个概念领先、很酷的产品,然后再做配套的内容?或者先做一个能适应的产品 目前,大部分观看内容的产品都会随着内容的升级而升级。
虽然这款产品目前还很不成熟,但是这种新的产品设计思路却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空间。
作为第一代产品,Glyph 给人的感觉比较笨重,观看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阿兹马特认为,这就像苹果推出第一代iPod时一样,需要产品迭代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