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传统电商平台来说,推广和吸引商家的成本越来越高。
电子商务将迎来模式变革时期。
新的电商模式社交电商将达到顶峰。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市场发展形势正逐步从快速增长转向稳定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产业的日益成熟,为大多数电子商务卖家提供服务的相关产业纷纷涌现并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服务业。
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业分为电子商务交易服务、电子商务支撑服务和电子商务衍生服务。
其中,电商衍生服务是指为满足电商卖家对衍生产品的需求而提供的各种专业服务,如硬件、电商运营服务、CRM产品等。
中国的服务业。
探索期(2009-2011)。
2009年,在3G正式商用和猫平台上线的催化下,我国网络代购用户突破数十亿,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卖家对业务产生了新的需求。
2009年,阿里巴巴商户服务市场成立后,第一批电子商务服务商上线。
随着淘宝卖家数量不断增加,吸引了大量电商服务商进入商家服务市场。
在市场发展初期,由于电商服务商数量众多、提供的服务类型相对相似,一些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的服务商在价格战后逐渐退出市场。
市场启动期(2012/201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快递物流行业的爆发式发展,零售网络已经进入移动时代。
与此同时,大多数卖家也需要升级,从简单的货架店面装修、产品管理、流量推广、品牌管理、内容、服务商到根据市场变化逐步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并提供后来的快速发展。
为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快速发展期(2014-2017)阿里于2014年上线,标志着国内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2015年,国内网络零售领域,移动业务首次超过个人电脑业务。
这一时期,电子商务服务形式更加多元化,全产业链分工明确,市场交易规模迅速扩大。
随着京东、苏宁三大平台的不断扩张,商户服务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并趋于规范。
与此同时,围绕小项目运营的服务商,在社交电商的带动下,也在带动整体市场的繁荣。
经过一段应用期(2018年)的快速增长,电商平台的流量格局已经确定,线上红利减少,阿里巴巴提出新零售概念,电商也带动行业进入下一行。
对应中国的电子商务服务,其自身的商业模式已经相对形成,市场格局也基本确定。
进入成熟阶段后,市场增速放缓,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我国电商服务业市场规模2018年,阿里巴巴、京东、高迪、微店四大主流电商平台活跃卖家数量达19647万人。
2018年,随着社交电商的快速发展,大量中小卖家涌入平台,卖家整体数量持续增长。
但由于我国整体电商市场竞争加剧,活跃卖家增速放缓。
随着《电子商务法》的实施以及电商平台对卖家的规范管理,预计未来活跃卖家增速将持续放缓。
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业配套衍生服务市场交易规模163.3亿元,同比增长24.18%,预计到2020年,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业配套衍生服务规模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业规模将达到2419亿元。
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业支撑的衍生服务市场交易规模163.3亿元,同比增长24.18%。
预计到2020年,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业配套及衍生服务规模将达到2419亿元。
2018年,国内电子商务服务商数量达到7.2万家,同比增长10.77个百分点。
当阿里巴巴企业服务市场的服务商数量达到5.6万家时,未来由于阿里巴巴企业服务市场的激烈竞争,部分服务商将转型为提供完整平台的服务商,而服务商将带来一些广阔的市场。
为基础的经济体。
减速。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业产业链上游:为电子商务服务商和电子商务卖家提供在线服务平台,如阿里巴巴商务服务市场。
服务提供商在服务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大多数卖家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并根据所选的服务周期付费。
服务平台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并向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
中流:作为电商服务商,为电商卖家提供装饰设计、视觉服务、产品管理、订单管理、品牌管理、流量推广等。
下游:为各平台广大卖家提高运营效率,增加收入水平,为服务商对应的产品或服务订购电商。
对于电商服务商来说,下游卖家直接带动其业务发展,因此下游卖家需求的变化对于整个服务业至关重要。
上游服务市场是电商服务商生存的媒介平台。
服务市场的发展和成熟以及平台相关规则的变化也对服务提供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社交电商将成为主要利润增长点。
社交电商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近年来,市场增长率均超过50%。
广为人知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平台拥有 170 万卖家。
2017年以来,不少销售卷入了向卖家收取营销费的争夺战。
随着营销服务的深入,必将引领软件及营销服务市场的增长。
此外,微信平台的社交基础也在程序端拥有了更多的卖家,扩大了小企业的规模。
未来几年,中国的电商服务也将为这些卖家提供电商的社交属性和优质的服务,从而带动中国电商服务业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
电商服务市场将更加关注流量运营效率。
随着中国经济放缓,这将影响消费品零售增速。
电商在消费结构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交易规模为49911.7亿元,2020年,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交易额预计将达到79173亿元。
同时,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顶峰以及电商巨头模式对流量集中度的影响,中小卖家的关注点将逐渐从获取流量转向改善用户运营,比如提高用户通过数据分析留存和复购。
因此,更高效的卖家将引导电商服务行业为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进行尝试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