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下,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市场需求变化同步加速,企业不断提升软件开发效率。在此环境下,低代码的出现为企业数字化发展注入新动能,释放企业内部业务端的产品设计潜能,让技术资源从IT部门共享到业务部门,重构以“技术+业务”架构的企业组织方式,减少企业内部因需求沟通偏差导致的软件开发周期长等问题。低代码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数字经济的基础是数字要素,数字要素的应用使数字经济中的经济系统、产业系统和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发展相互促进。以此帮助实体经济整合产业资源和数字要素,帮助企业破解“供需不通”。低代码作为数字经济中助力企业研发和数字化转型的新工具,可以突破企业各种信息系统的数据壁垒,为行业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行业内的小型企业可以通过低代码提升数字化水平,未来有望与中大型企业的技术能力并驾齐驱,提升产业链的协同效率,促进产业智能化。低代码是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融合的催化剂。根据构建应用时是否需要代码,广义的低代码产品可以分为狭义低代码和零代码两种。拖拽完成应用构建。其中,低代码主要服务于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开发部门,需要少量代码进行模块连接或功能扩展;零代码强调低代码的低门槛,只需要理顺业务逻辑即可快速构建流程管理、表单等轻量级流程。应用。整体来看,低代码产品功能与系统解耦,应用场景更广,支持少量代码,而零代码产品轻量便捷,构建速度快,赋予业务部门更大的自主权。低代码产品的形态从构建基于流程的应用演进到挖掘数据价值,并演化为三种形态。根据低代码产品的底层驱动技术,可以分为表单驱动、模型驱动和数据驱动三类。表单驱动直接关注业务场景,构建以数据表为核心、以工作流为媒介的应用。模型驱动从业务场景中抽象出模型构建页面和业务流程,其应用场景更加复杂和广泛。数据驱动在模型驱动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数据的价值,对从互联网和其他软件收集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利用新技术、新算法训练拟合成自动化决策模型。整体来看,低代码正在从基础形式向数据驱动的方向发展,其功能也在逐步完善,覆盖更多的业务场景。低代码越来越流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低代码主要从软件开发成本和人力支出的角度来降低总的开发成本。从软件开发成本来看,低代码平台可以根据年份和用户数进行订阅付费。开发者可以调用平台上的组件开发应用;该模式的成本支出优于传统软件开发。从人力支出来看,我国软件从业人员薪酬持续增长,而低代码调动企业对业务人员的需求,通过技术赋能开发提高劳动效率,平衡企业薪酬支出比例面向高端、高端和低端开发者。此外,企业利用低代码缩短软件试错时间和整体开发时间,降低整体机会成本,让企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金去捕捉行业新的业务趋势。在企业全面拥抱数字化的过程中,不断简化标准化流程、减少重复性工作是数字时代各行各业转型的核心诉求。这也是厂商需要思考和赋能的价值趋势。要想抓住价值增长点,除了核心产品的创新,还需要优化企业的业务发展和服务能力。对于大量中小企业而言,在自身IT能力的制约下,如何将外部服务能力与自身IT系统相结合,确保企业数字化进程的价值赋能是他们接下来需要思考的方向关于。在这个方向的演进中,肯定会有一个低代码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