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首尔新闻》4月27日报道,上班族崔智恩自从出道以来,手腕上一直戴着一款纤细的硅胶手环。
开始实施减肥计划。
只要这款手环连接到智能手机中的APP,它就可以实时监测佩戴者的行走步数、心率,甚至睡眠模式。
这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手环。
崔女士只花了15000韩元(约合人民币85元)购买了这款智能手环。
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正在向中低价位产品转型,腕部智能电子产品的增长趋势不容小觑。
这些佩戴在手腕上的电子产品并不具备高端配置。
它们只配备了最小的液晶显示屏,或者刚才提到的智能手环没有任何显示屏。
但价格却很低,很受消费者欢迎。
这款手环与智能手表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无法重现智能手机上的一些功能,例如打电话或上网。
它只是一个健康管理设备。
引领中低价智能手机时代的小米、华为等中国企业也在低价可穿戴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据市场研究机构IDC 26日统计,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在内的可穿戴电子产品每年出货量达到1万台。
中国小米公司推出的“小米手环”系列1万韩元智能手环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
去年,小米生产了1万件可穿戴电子产品。
短短一年时间,工厂产量增长了10倍,迅速超越韩国三星电子和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Garmin,仅次于美国公司Fitbit,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