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扫完芯片后,紫光又要进军公有云,百亿资金已到位

时间:2023-12-19 22:47:56 数码发展

周原/文谢立龙/编辑  紫光集团或将通过收购拥有先进云计算技术的企业,快速进军公有云市场。这是构建“芯-云-网-端”信息产业生态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芯片制造产业投入千亿之后,紫光集团的另一核心战略浮出水面。 《财经》记者独家获悉,紫光集团正在准备进军公有云市场。   紫光展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新华三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余英涛告诉《财经》记者,紫光展锐集团有意打造公有云国家队,目前已投入数百亿万元初期启动资金已到位。 。

  虽然拥有多家子公司,但紫光集团尚未决定由哪家子公司承接公有云业务,也不排除针对公有云成立新的子公司。   知情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紫光集团或将通过收购拥有先进云计算技术的公司,快速进军公有云市场。但一位资深云计算专家告诉《财经》记者,国内这样的公司并不多。

  清华紫光近年来发起多起大规模并购,席卷芯片、服务器、大数据等领域。此前,紫光集团以18.7亿美元收购展讯,以9.07亿美元收购锐迪科,以25亿美元控股新华三。

美元拿下半导体封测公司台湾力成25%的股份。   紫光集团董事长赵国伟曾公开表示,未来将进行3000亿元的产业投资和并购资金,芯片业务总产值将进入全球前三。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级芯片巨头。但目前来看,这恐怕是紫光集团战略棋盘上的布局之一。

根据规划,紫光集团的目标是打造“芯-云-网-端”信息产业生态链。   此次进军公有云市场,就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芯片制造一样,公有云也是一个“烧钱”行业。据《华尔街日报》统计,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公有云三大巨头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云计算资本支出和资本租赁总额接近300亿美元。

  陷入两大烧钱行业,紫光将面临长期的资金压力。在芯片制造方面,紫光今年年初获得国家开发银行和华芯投资管理公司合计1500亿元的投融资支持。此次数百亿的公有云启动资金中还包括外部资本。   清华紫光集团是清华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大型骨干企业之一。

2009年6月,紫光集团增资扩股,引入新的管理团队。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占股51%,民企建坤集团占股49%。成为基于混合所有制模式的国有控股企业,并建立了市场化机制。  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的两年间,紫光集团连续完成3起国际并购和1起对外投资(见附件1),构建了从“芯”到“云”的信息产业生态圈。

  但此时“从核心到云”中的“云”并不包括公有云,而仅指私有云,主要由紫光集团旗下的新华三集团提供。据计世资讯数据显示,2016年,新华三在中国政府云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一。   新华三集团实际上是紫光集团最重要的子公司之一。 2015年5月,紫光集团斥资25亿美元收购新华三通信网络公司(H3C)51%的股权以及惠普中国企业业务(包括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

由此成立的新华三集团是一家营业额近200亿元的大型IT公司(新华三2017年上半年营收107亿元),业务领域横跨IT和CT。   既然紫光通过一系列的并购已经拥有了相当完整的信息产业生态系统,为什么还要部署公有云呢?   这是因为,公有云作为一种新的IT趋势,对传统IT的威胁比想象的要严重。某知名企业级IT厂商CIO告诉《财经》记者,虽然IT企业愿意以大企业客户作为促销卖点,但议价能力较低的中小企业才是IT的主要利润来源制造商和公共云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传统IT企业非常担心这种侵蚀”。

他说。   国际咨询公司IDC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公有云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市场份额为100亿元。阿里云是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公有云服务商,付费用户已达100万。   作为新玩家,紫光集团和华为一样,面临着从人才到技术到市场各方面的巨大挑战。

   据悉,国内一些资深云计算专家收到了紫光集团的“橄榄枝”。   附录1:紫光集团三起重大国际并购及一外资控股  1。 2013年,紫光集团斥资18.7亿美元收购美国上市公司展讯通信。   2。

2014年,紫光集团斥资9.07亿美元收购美国上市公司锐迪科微电子。通过收购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微电子,紫光集团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公司。

  3。 2014年,接受英特尔控制:英特尔向紫光展锐集团控股子公司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微电子投资90亿元人民币(约合15亿美元),并获得该控股子公司20%的股权。  4。

2015年,斥资25亿美元收购新华三通信网络公司(H3C)和惠普中国企业业务(包括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51%的股份。新H3C集团成立。营业额过百亿的IT企业,  附录2:紫光展锐近四年布局图  2013年,紫光展锐集团收购美国上市公司展讯通信,强势进军综合企业电路芯片行业。

  l2014年6月,展讯发布首款国产28nm通信SoC四核智能手机单芯片——SC883XG,让中国芯片跻身国际主流。   l2014年7月,紫光集团收购美国上市公司锐迪科微电子,加强集成电路产业整合与协作。

  l2014年9月,英特尔向紫光展锐集团旗下展讯和锐迪科投资90亿元人民币,双方将共同开发基于英特尔架构和通信技术的手机解决方案。   l2015年2月,紫光集团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国家开发银行达成总额300亿元的战略合作意向,通过产融结合,共同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航母。

  l 投资链接紫光产业生态的终端制造商TCL。   l2015年4月,展讯宣布其28纳米四核五模LTE和WCDMA SoC平台实现量产,紫光展锐进入全球竞争。   l2015年5月,紫光集团旗下紫光集团收购中国网络设备、存储、服务器巨头“新华三”51%股权。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共同打造中国领先的信息技术公司。

  l2015年9月,紫光联合微软、21世纪互联定制混合云解决方案,打造最适合国企客户的国际化云计算解决方案平台。   l2016年9月,紫光联手西部数据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进军大数据存储领域。

  l2016年,紫光集团控股上海鸿茂微电子有限公司,布局半导体封测产业,全面构建“芯-云-网-端”信息产业生态链。   l2016年底至2017年初,紫光先后在武汉、南京、成都等地投入巨资建设大型存储和芯片制造工厂,用“科技+制造”推动存储芯片的强势崛起。中国半导体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