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6000亿市场份额!这是矿区无人驾驶最好的时代吗?

时间:2023-03-13 15:10:12 科技观察

回顾过去的2019年,是无人驾驶商用车最惨淡的一年。这是连续上涨的一年,融资火爆、落地试运营的消息不断传来。在不与人“打交道”、更安全的前提下,干线物流场景无人驾驶、矿区无人驾驶成为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行业,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重要的落地场景之一-矿区无人驾驶。6000亿元市场待挖掘早在20世纪90年代,卡特彼勒就开始研究无人驾驶矿用卡车。经过几年的混合实验,他证明了无人矿车能够在这方面有突出的优势,从此,无人矿车逐渐被用于替代有人驾驶的矿车。但从全球市场来看,矿区无人驾驶的兴起与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密切相关。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涉足该领域的公司越来越多,但大多集中在商用车和卡车的无人驾驶领域。人类驾驶、干线物流运输、无人驾驶出租车、乘用车辅助驾驶是主要领域。矿区无人驾驶是一个比较冷门的落地场景,但重要的是它有真实的需求,技术落地的可能性很大。对于矿区来说,单是生产和运输就存在诸多痛点:一是矿车司机难招,年轻人愿意上岗的概率低,而技术娴熟的“老司机”愿意从事这份工作的往往是已经结婚立业,不能整天东奔西跑。同时,随着矿区安全法规越来越严格,司机的工资也在不断提高。此前,沱江创始人隋少龙表示,现在矿山司机的工资已经涨到12000-15000,甚至2万元。如果月薪1万元,一个年产200万吨到400万吨的中型煤矿,大约需要80-120辆矿车,每辆矿车配备2-3名司机,总共约需要160-360司机司机,那么一个矿区矿车司机的工资支出至少160万/月。此外,矿区内存在人身安全隐患。如果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将对驾驶员的个人生活、家庭或矿区造成巨大损失。矿区将停产数月甚至一年,矿区承担的经济损失和风险是难以计算的无形成本。无人驾驶技术恰好可以解决这些痛点。可以帮助矿区减少安全隐患,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甚至可以对金属矿山等一些需要“配矿”的特殊矿山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装备自动化。,自动操作,比人工配矿更准确、更高效。最后,从场景来看,无人驾驶技术在矿区无疑是最容易落地的。由于矿区运输道路相对封闭,每辆矿车单班在固定路线上行驶,而且是点对点运输,时速也很低,30km/h,而且矿区是作业现场,不存在车牌问题。非常适合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很多公司早早就开始布局这个领域。2017年,中国中车生产240吨矿用自卸车,获得南美市场和澳大利亚必和必拓智利分公司订单90辆;无人驾驶技术真正应用于矿用车辆,在国内尚属首次;2019年9月,鄂尔多斯市宝力煤矿上的三辆无人矿车正在按照既定路线行驶。煤被运到相应的地方。只见每辆无人矿车都配备了4个激光雷达、5个摄像头和4个毫米波雷达。矿区负责人表示,三台无人矿车至少可以节省6名司机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减少安全隐患;无人化装备,中国黄金集团成套装备;……截至目前,内蒙古包头矿区、准格尔经济开发区等地区已开始尝试在矿区应用无人驾驶矿车。不仅如此,中国重汽、陕西同力中工、内蒙古北方重工集团、徐工集团等大型传统装备企业纷纷在矿区进行无人驾驶;致力于为矿区提供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并于2019年全部完成测试运营。据媒体报道,仅中国矿区无人驾驶市场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无人驾驶前线市场规模-矿车尾部改装也超过3000亿元,未来甚至还会有爆发式增长。这个价值超过6000亿元的市场,成为了众多企业的发财地。因此,从技术、场景、市场等多方面来看,万事俱备,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吃到眼前的“蛋糕”。传统重工企业如何在矿区推广无人驾驶,我们暂且不谈。本文主要关注科技初创企业如何推动其解决方案的应用、商业模式设计以及面临的挑战。.上文提到,矿区无人驾驶市场分为两部分:矿区无人驾驶和矿用车前后改装无人。因此,国内该领域的玩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是一家专注于矿车前装,为车企提供无人车的主机厂;第一类是与运输车队、矿区或矿用卡车制造商合作,对现有卡车进行改造。此外,也有公司在尝试这两种模式,但大多数初创公司都属于后一类。这与国内行业现状有关。据了解,国内大型企业新车招标采购时,通常由主机厂完成线控设计匹配,再由科技初创公司对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进行CAN线控嵌入式开发,实现无人化。以塔格智行为例,该公司提供了“驾驶机器人”和“CAN线控”两种解决方案。前者针对已投入使用的大型矿用卡车,在车尾安装“驾驶机器人”,使矿用卡车实现自动驾驶。;后者对新生产的矿用宽体自卸车采用“埋线控制”方式。2018年8月,公司与包钢合作,将投入使用的MT3600矿用卡车改造为无人驾驶卡车,并投入实际测试和试运行。据了解,单辆线控后的宽体矿用车成本在100万以上,宽体车的使用寿命为5年。无人化改造后,改造成本基本可以在2年左右收回,但随着后期运维成本的增加,回收成本的时间会更长。不同于改装矿车的“小打小闹”,实现矿区无人驾驶还有一条全面改造和彻底提升矿区数字化、信息化水平的路径——泛在机器人技术。除了对传统矿车进行改造外,这条路径往往采用无人机扫描矿区、3D建模技术等构建矿区高精度地图,还需要建设矿区高速网络。同时,必须开辟专用道路,建设统一的控制中心,为矿工头盔安装定位装置和互联装置,全面实现矿区作业的智能化和无人化。伯镭科技主要专注于该领域。目前,其“智慧矿山无人运输”解决方案已在河南洛阳某大型矿山实现商用。30辆无人矿车投入使用,月产能可达50吨。总体而言,矿用车辆的前装/后装改造成本较低,更适合大部分已投入运营的矿区;虽然泛在机器人技术的实施路径成本相对较高,但自动化程度也很高,矿区完全智能化无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矿区无人驾驶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资金方面缺乏重视,技术方面不断突破。可以看到,2019年全年,矿区无人驾驶领域的科技初创企业募集的资金动辄数千万美元级别,与级别相比还是非常可观的。干线物流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初创企业投资1亿或数亿美元。差距很大。此外,如何降低矿车/矿区改造成本,解决矿区粉尘超标、摄像头使用困难等问题,需要企业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