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由@开源中国真理部部长Techcrunch翻译微软今天在其Build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宣布了VisualStudioCode项目:一个运行在OSX、Windows和Linux上,旨在编写现代Web和云应用程序的跨平台编辑器。该应用程序仍处于预览阶段,但您现在可以在此处下载。这标志着微软首次为开发者提供真正跨平台的编辑器。虽然完整版的VisualStudio仍然仅限于Windows,但今天的公告显示了该公司支持其他计算平台的承诺。“很多人都在使用Windows作为他们的开发环境,但我们也注意到很多人在使用Linux和Mac,”微软开发组总裁Somasegar本周早些时候告诉我。“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在他们习惯的平台上使用我们公司的产品,而不是迁移到Windows。”这些平台上的许多开发人员也更喜欢使用像SublimeText这样的轻量级代码编辑器,而不是像VisualStudio这样功能齐全的IDE。VisualStudioCode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对多种编程语言的内置支持,正如微软在今天的Build大会上的主题演讲中指出的那样,该编辑器还提供了丰富的代码完成和导航功能。JavaScript、TypeScript、Node.js和ASP.NET5开发人员还将获得额外的工具集。该编辑器还集成了现代编辑器应具备的所有功能,包括语法高亮、可定制的键盘绑定、括号匹配和代码片段合集(snippets)。Somasegar还告诉我,这个编辑器还对Git提供了开箱即用的支持。正如Somasegar指出的那样,新编辑器部分基于微软为VisualStudioOnline编写Monaco编辑器的经验,但该公司也在努力将一些VisualStudio语言功能引入VisualStudioCode,例如Roslyn项目、微软的.NET编译器平台。微软声称,这些为VSC构建的语言服务也将在其他编辑器中提供,包括SublimeText、Vi和Atom。上面提到的一些语言特性已经在其他编辑器中可用。不久前,微软为SublimeText启动了一个TypeScript插件项目,Somasegar告诉我,该公司承诺在未来启动更多这样的项目(归根结底,这是关于开发人员的需求)。VisualStudioCode的发布确实来的很突然。然后想想这在前段时间是如何预示的,比如.NET核心的开源(并使其跨平台)或推出VisualStudioCommunity的社区版。若是放在几年前,今天的公告恐怕会引起轩然大波,但今天,更多的是让我们惊喜。#p#来看看大牛们是怎么评价这个跨平台的VisualStudioCode项目的。看到微博上直接刷屏的信息,我从床上跳起来,下载下来,试了试,然后冒着猝死的风险写下了答案。(早上起床整理答案,修正一些细节)首先,对VisualStudioCode做一个大概的介绍。首先要明确一点,这个VisualStudioCode(以下简称vscode)是一个带有GUI的代码编辑器,也就是只能完成简单的代码编辑功能,并不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IDE)。VisualStudio、WebStorm等开发工具都是功能强大的IDE。这两个是不同的概念。有的回答说配置文件是JSON格式,这已经是Sublime、Atom等编辑器的标配了。另外,关于对Web云开发的支持,***版本没有相关功能。目前只是一个编辑器,与连接微软后台云服务无关。当然也有可能以后的版本会增加直接连接云端进行开发。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一些GUI编辑器产品:Sublime、Notepad++、Atom、H5Builder、Brackets等,包括终端下的Vim、Emacs等,都是这个vscode的竞品。我个人使用Sublime的频率比Atom高,所以只能对比Sublime。下面就从刚才的试用情况说说编辑器的独到之处吧,仅供参考。1.外观:典型的VS风格UI,支持明暗主题切换。旁边的按钮分别是New、Search、Git和Debug。但功能布局与Atom完全相似。2、性能:在MacAir上打开一个近300万行代码的文件需要5到6秒。浏览不卡顿,不卡顿,继续编码不卡顿,粘贴GotoLine不卡顿。顿,问题不大。最新版本的Sublime3打开这个文件需要将近2分钟,完全没法比。3.用户体验的细节我会一点点解释(1)你可以直接点击GUI按钮或者右击新建一个File或者Folder。(之前的Sublime在这方面比较差)(2)tab和closetab左边的按钮可以直接拆分窗口。.比Sublime方便多了。右边的x可以直接关闭标签。然后在左侧还可以看到一个蓝色的大按钮,可以直接打开文件夹,也是比较酷的。.这里直接暗示Folder就是项目,不然很多新手不知道怎么打开文件,打开Folder等等。(3)无需插件的代码差异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功能。目前发现了两种开启diff功能的方法。第一个在左边,右击文件选择比较,然后右击一个文件与'xx'比较,然后会出现diff。二是在git模式下,点击右上角的switchtochangesfile启动diff。然后点击左上角的...按钮,会出现点击switchtoInlineView,就可以合并到tabdiff。(4)代码补全支持Angular标签,支持功能描述提示,然后简单试了一下HTML和JS代码补全(C#试了一下,好像没有补全,详见)HTML补全还不错,还支持角度标记完成。JS代码补全太爽了,看图就行,每个函数属性都有解释。支持节点补全。.(5)自动提示覆盖配置文件&悬停提示这种编辑器,自己改配置文件也是很常见的。目前不支持不同语言的独立配置,都集成在一个配置文件中;但是支持不同项目不同的配置文件,支持快捷键配置。配置的时候有两个不错的地方:1.会自动打开DefaultSettings和UserSettings,在右边提示修改覆盖自己的配置文件。这对于新手来说非常友好和方便。2.另外,当鼠标放在配置文件(JSON格式)的key上时,会自动暂停提示。(6)语法错误提示&格式化代码&无插件代码Debug内置了语法错误提示,非常方便。右键代码区支持代码的自动格式化,挺不错的。该编辑器还具有原生调试功能。目前配置文件主要是前端开发的配置,Debug支持Node和Mono(.Net)。要启用调试功能,必须安装Mono3.0。我还需要安装Node进行调试。我不知道为什么。http://www.mono-project.com/download/点击左侧Debug按钮,会在该目录下自动生成Debug配置文件。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然后在左侧选择配置为Debug,然后运行Wokeup。(7)支持简单的多行选择。右键单击一个词的“更改所有出现次数”,然后您可以选择多行。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不支持大家最关心的插件,不过这才刚刚开始,只是最新的版本,插件对于微软来说应该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而且出最新版的时候支持插件也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开发者不知道微软要这么做,出最新版的时候没有插件。如果我是微软,就不会发布最新版本,尽快添加后续版本。只要用户多,就不是问题。并且在右下角有一个笑脸可以用来反馈,所以如果你有任何反馈,点击那个按钮就可以了。综上所述,说完一些吸引人的特点,我就对它打上个人的初步评价,一个期待。首先,免费开放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毕竟Sublime是收费的,Sublime3连无限免费试用都用不了。其次,插件和语言无关的配置要尽快加入日程,如果做了,这就是大炮。不过,在微软的层面,这应该根本不是问题,官方文档也已经说这已经提上日程了。其次,在用户体验细节上,微软肯定已经彻底炸了Sublime,见上文。***,对前端开发友好,Node,C#。以前搞前端开发的,尤其是Mac和Linux开发者,应该更倾向于这个。估计很多人都会把自己常用的编辑器从Sublime换成这个。对于C#开发者来说,Windows上的开发者应该用的比较多。对于他们来说,作为一个快速编辑器还是不错的,比自己打开VS方便多了。其他语言方向,如果你之前用过Sublime,可以多切换到这个。如果微软真的更加重视这个编辑器的开发和推广,在支持插件和语言独立配置之后,那些喜欢用Sublime开发Python、Ruby、Go等的开发者就会转而使用vscode了。如果你比较急,懒得看上面的,那我主要总结三个特点:1.免费2.良好的用户体验细节,IDE版本的智能特性3.流畅,一点不卡顿。(Atom估计要哭了,不知道微软为什么要改造自己才不卡)这个vscode的推出是微软要开始扫荡的标志,让你先用这个编辑器吧。当然,对于开发者来说,不管喜不喜欢用,不花钱多一个选择也是好的。PS:说到Atom,我到现在都没用过。(评论后更正)不过微软的vscode好像是AtomShell外壳,应该是自己改的。不知道怎么改的这么快。但无论如何,您仍然可以更改二进制文件的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