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中美巨头瑟瑟发抖!全球掀起互联网反垄断大潮

时间:2023-03-12 12:16:53 科技观察

中美豪门战战兢兢!互联网反垄断潮在全球掀起互联网平台的好日子可能越来越难过了。在国外,美国四大科技巨头谷歌、苹果、亚马逊、Facebook面临互联网史上最严厉的反垄断调查。在国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近也发布了《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指的是互联网平台的垄断行为。当然,除了中美,包括欧盟在内的地区也在对各大互联网平台进行反垄断调查。全球反垄断浪潮正涌向互联网领域。欧美均指出,在国外的互联网反垄断调查中,GAFA鲜有缺席,包括谷歌、苹果、Facebook和亚马逊(“GAFA”)。据南都反垄断研究组不完全统计,2017年至2020年8月10日,GAFA在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遭遇84起反垄断调查和纠纷。其中,谷歌被卷入最多,有27起调查;紧随其后的是亚马逊和苹果,共进行了22次调查;最后是Facebook,有13项调查。美国政府带头对GAFA发起了23项反垄断调查。2019年以来,美国政府发起“硅谷捉妖记”,对GAFA展开大规模反垄断调查。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微软没有上市,但20年前,当时美国市值最高的公司微软就深陷美国司法部掀起的反垄断漩涡。分裂危机。而这一波轮到互联网平台了。2020年10月,经过长达16个月的调查,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长达449页的科技反垄断调查报告,指出GAFA的四大科技巨头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打压竞争对手,阻碍创新并伤害消费者。调查只是“开胃菜”,整改才是关键,而第一个被整改的是谷歌。2020年10月20日,美国司法部联合美国11个州的总检察长对谷歌提起反垄断诉讼,指控其通过反竞争和排他性行为非法维持在搜索和搜索广告市场的垄断地位。在宣布起诉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司法部副部长杰弗里罗森表示,他不排除分拆谷歌的可能性。他表示,起诉谷歌是一个“里程碑”,并不是司法部对科技行业反垄断调查的结束,“如有必要”将提起后续诉讼。据外媒11月最新报道,州和联邦调查人员正准备对Facebook发起反垄断诉讼。还没结束。除了美国“管教自己的孩子”,欧盟也多次针对GAFA。在过去三年中,仅谷歌一家就收到了欧盟超过90亿美元的反垄断处罚。此外,就在本月,欧盟还指责亚马逊破坏公平竞争,涉嫌利用其规模、实力和“大数据”为其平台上的第三方卖家获取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虽然亚马逊表示反对,但并不影响欧盟展开第二阶段调查。路透社指出,欧盟可能在明年做出最终决定。如果违反反垄断法,亚马逊将面临高达其全球营业额10%的罚款。不仅如此,据外媒10月报道,欧盟监管机构正在起草一份“黑名单”,计划通过新规则遏制互联网巨头的市场支配地位。据悉,“黑名单”可能涉及近20家大型互联网公司,Facebook、谷歌等公司极有可能被列入。国内反垄断直接指的是互联网。当欧美对GAFA等全球互联网平台进行反垄断调查时,中国也在对互联网平台进行反垄断措施。2020年伊始,实施了近12年的《反垄断法》(2008年8月1日起施行)首次进入“大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告《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法制日报》报道称,征求意见稿共有8章64条,比现行法律多出7条。可见,此次修法与新法的制定具有同等规模。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还首次将互联网商业模式纳入其中,增加了互联网领域的反垄断条款,并有针对性地明确了相关标准和适用规定。以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为例,征求意见稿根据互联网企业的特点,增加了网络效应、规模经济、锁定效应、掌握和处理相关数据的能力等因素。在征求意见稿发布仅10个月后,国家又出手了。11月10日,双十一前一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再出手,发布公告,就《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指南》不仅对“互联网平台”进行了进一步界定,还针对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更详细的分析和规定。个案。.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指南》发布的同一天,市场监管总局还有一个动作,同样指向互联网领域——即中央网信办、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召开规范网络经济秩序行政指导会议。本次会议共有27家主要互联网平台公司代表参会,分别是:字节跳动、快手、阿里巴巴、京东、腾讯、美团、拼多多、百度、滴滴、58同城、七虎360、搜狗、微店、新浪微博、多点、北客、国美在线、饿了么、小红书、携程、苏宁、同程、北碚、云集、蘑菇街、兴盛优优、唯品会需要指出的是,本次会议的目的还涉及“线上平台垄断与不正当竞争”。会议强调,要共同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不得开展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择其一”、诽谤商誉、胁迫交易等违法违规竞争活动,或者依托算法推荐、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元分析。看不见的”不正当竞争。除了国家层面密集出台相关文件外,为加强反不正当竞争统筹协调,中央17个部委建立了反不正当竞争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务院办公厅11月19日发文表示同意,此次联席会议由市场监管总局牵头,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这不难可见,国家针对互联网反垄断“狠狠出手”了。垄断是非常必要的。尽管相关法律和指南尚未正式出台,但毫无疑问,互联网平台的反垄断正在发生变化;都会一一审查和监督。十年前,轰轰烈烈的“3Q大战”打响了反垄断案的第一枪。这起“中国互联网反垄断第一案”,提到了“二选一”的问题。图片来源:新浪以“3Q大战”起家,“二选一”事件时有发生,这种利用垄断力量排挤竞争的行为愈演愈烈。过去是京东和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二选一”,后来是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二选一”。近期通达联手“围剿”极兔快递也是如此。.垄断势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公司自身业务的发展壮大,“并购”其实是一条很大的捷径。纵观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商业并购案例不胜枚举,滴滴快的兼并58赶集网、美团点评,阿里兼并优酷土豆、携程和去哪儿,虎牙斗鱼兼并,百度兼并YY等。.在商业活动中,并购无可厚非,但需警惕并购带来的消除竞争和垄断的影响。毕竟,当小鱼吃光了,只剩下大鱼的时候??,生态终究会失衡。因此,加强事前监管,明确并购是否构成垄断,并进行并购申报尤为必要。然而,《反垄断法》生效以来,境内没有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并购提前获批;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出台新规的必要性。正如房兴东等学者在《中国 IT 业 20 年反垄断历程和特征研究》中指出的:迄今为止,反垄断法在我国互联网领域的作用不大,没有起到任何威慑和制约作用,导致滥用垄断问题更加普遍而且更严重。同样的垄断问题也是美国科技圈监管和舆论关注的焦点,媒体报道中不乏巨头垄断的争议。据路透社上周报道,一个代表165家公司和行业团体的团体发表了一封联名信,指责谷歌在其网络搜索服务中不公平地偏袒自己的服务,并呼吁欧盟反垄断执法机构对谷歌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苹果也被“团团狙击”。包括Spotify、EpicGames和Match在内的多家公司组成了“应用公平联盟”(TheCoalitionforAppFairness),以对抗“苹果税”。值得一提的是,联盟成员EpicGames和Spotify均对苹果提起反垄断诉讼,均围绕AppStore的30%分成制度展开。不难看出,反垄断问题不是政府和机构的“意愿”,而是市场主体的“意愿”。在多方压力下,一向强硬的苹果也做出了妥协。11月18日,它宣布了一项新政策——AppStore对年收入低于100万美元的小企业或独立开发者的佣金率。将从30%减少到15%。一场垄断与反垄断的拉锯战正在上演。全球反垄断浪潮来袭。2020年是互联网发展史上关键的一年。至少从中美这两个互联网大国的情况来看,在整个人类互联网发展走向区域碎片化甚至逐渐脱节的同时,也罕见地就各自反制的步伐达成一致。-垄断问题。但这并非偶然,而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毕竟如果放眼更早的历史时期,互联网领域早期的发展趋势可以用“野蛮生长”来概括。创业公司的快速兴衰,大多是市场的结果和时代的选择。在监管相对“独立”的环境下,在行业格局逐渐沉淀下来的同时,互联网巨头的霸主地位达到了历史罕见的程度,严重挤压着整个互联网市场空间。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世界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演变为现实世界的倒影。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忘记,虽然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改变,但它从来都不是反垄断的法外之地。如今,全球互联网反垄断浪潮已经掀起——一个更加政治化、规范化、结构化的互联网新时代可能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