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盘点国内巨头争相布局VR产业的重大事件

时间:2024-05-22 18:16:09 科技赋能

虚拟现实很可能是它实现大跃进的一年。

今年虚拟现实不会得到广泛普及,但随着虚拟现实从Oculus开始发展,随着HTC、Valve、索尼、微软等知名公司相关重磅产品的发布,你一定会听到更多关于虚拟现实的讨论。

这种类型的技术。

但决定其未来走势的关键时刻是年份。

谷歌在2018年推出了低成本的VR解决方案Cardboard,国内众多厂商迅速复制并受益匪浅(如暴风视频推出暴风魔镜)。

然而,由于技术不成熟,受欢迎程度很快就下降了。

与此同时,国内巨头也在虚拟现实领域布局。

今天我就来盘点一下大公司的动作。

阿里巴巴 1、投资VR/AR领域 2019年2月,领投Magic Leap 7.94亿美元C轮融资;年中投资光场数据采集公司Lytro; 2019年11月,向一家以色列AR引擎和解决方案公司投资1万美元。

无限增强现实; 2020年1月,参与以色列AR头戴显示镜头厂商Lumus 1万美元C轮融资; 2020年1月,阿里巴巴资本向瑞士汽车AR导航技术公司WayRay投资逾万美元。

2、VR生态建设今年3月成立VR实验室,将重点优化未来购物体验,与阿里影业、阿里音乐、优酷土豆等共同制定VR内容输出标准,推动VR内容输出标准的落地。

输出高质量的VR内容。

同月,阿里巴巴启动“创世神”项目,意在打造全球最大的3D产品库。

3、Buy6 7月份,淘宝创客节展示了基于HTC Vive的Buy+ Demo。

2019年11月,手机淘宝推出Buy+页面,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使用; Buy+是阿里巴巴旗下的VR购物产品,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辅助传感器生成交互式三维购物环境; Buy+还与支付宝集成。

消费者无需摘下VR设备即可完成支付。

4.内容 阿里巴巴旗下的优酷和土豆都推出了全景视频。

我的观点:阿里巴巴在全球VR重点领域的布局更注重底层技术;其国内业务与其提升购物体验的战略思想是一致的;在没有明确的硬件解决方案的情况下,阿里巴巴输出了VR内容标准。

为时过早。

腾讯 腾讯并不想自己做VR硬件,而是把产品交给硬件厂商来制造。

只负责产品的交互设计和应用系统。

1、腾讯VR SDK及开发者支持计划 腾讯在VR领域追求“软硬兼备”。

年底,腾讯VR在北京举办开发者沙龙,正式公布腾讯VR SDK及开发者支持计划,并表示今年将分三步推出PC主机、游戏主机和移动VR三类硬件。

年;内容将涵盖游戏、电影、社交、直播、地图等。

此外,腾讯还推出了兼容VR的迷你游戏机,可以连接腾讯的VR设备。

不过,腾讯的VR设备尚未落地。

2、腾讯云VR解决方案年底推出腾讯云VR解决方案,让腾讯VR平台的开发者通过腾讯云获得适合VR场景的云服务支持;结合此前开放的腾讯VR SDK,腾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VR三维支持解决方案;腾讯云的VR解决方案首先与游戏场景相结合,未来也将扩展到影视、社交、旅游、在线教育等更多可能的领域。

3、内容腾讯VR的IP优势集中在直播,主要分为三类:体育赛事直播、真人秀直播、演唱会直播。

未来,腾讯VR将提升为更大的VR开放平台,整合影视综艺点播内容和用户UGC内容等,构建付费点播/直播、广告等三大商业模式共享和 VR 定制。

4、投资初创公司,投资AR公司Meta(对比Magic Leap);投资虚拟现实社交初创公司 Altspace VR;投资1万元入股VR+旅游公司赞那度;投资好莱坞工作室STX,在获得腾讯投资后不久,STX收购了沉浸式内容制作商和发行商Surreal,正式进军VR内容领域。

观点:腾讯对软件的投入多于硬件;应首先投资硬件;应该先开发垂直应用,然后再扩展到平台。

12月4日,百度视频宣布进军虚拟现实,推出VR频道,聚合市场上优质VR内容链接,为VR爱好者和潜在用户提供丰富的VR视频、游戏、资讯等内容。

此外,百度视频还计划在全国10多个大中城市的多个商场、电影院举办大型VR线下免费体验活动。

旨在通过线上内容聚合与线下体验活动相结合,全面实现虚拟现实,成为大众娱乐的目标。

2020年5月,百度推出VR社区,希望打造一个内容信息和爱好者交流的平台。

在硬件方面,联想选择与多家科技公司合作推出硬件设备。

早在2010年,联想就与蚁视合作推出了乐萌蚁视VR眼镜; 2016年,微软与联想合作推出VR头盔;在2017年的CES展会上,联想也发布了首款VR头盔,但目前还只是原型机。

阶段。

在AR方面,联想与谷歌合作推出了基于谷歌Project Tango的AR手机。

此前,联想与视觉处理芯片制造商Movidius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与Nvidia联合推出支持VR的电脑。

1、投资先后投资了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公司旷视科技、VR游戏公司Ring Kong Games、张艺谋旗下VR内容品牌SoReal。

观点:联想硬件布局与中国紧密结合;底层技术的发展将缩小算法差异。

联想能否在硬件上形成壁垒,还有待观察。

盛大在VR领域的布局以投资为主,已经基本完成了VR全产业链的布局。

迄今为止,已投资超过12个VR/AR项目,包括AR专用镜头供应商Atheer Labs、冰岛VR技术开发公司Sólfar Studios、美国VR媒体Upload VR、Space VR(提供外太空虚拟现实体验)、Utah 、美国The Void公司(打造全球首个VR主题公园The Void,盛大将与其合作将该主题公园引入中国)。

观点:全球VR硬件的核心部分尚未完全确定。

这时候已经在应用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效果并不好;盛大的海外投资过于注重软件。

乐视网 1、硬件 乐视网年底发布了元的移动VR头盔LeVR COOL 1。

LeVR COOL 1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灵境小白定制的。

此外,在硬件方面,乐视还计划推出VR一体机产品。

除了灵景之外,蚂蚁视觉、3眼镜也是乐视VR的合作伙伴。

但合作细节尚未公布。

2、内容乐视网携手旗下乐视影业、乐视体育、乐视音乐、乐视自制以及众多第三方内容提供商,拟打造中国最大的内容应用平台,涵盖影视、音乐、体育、旅游、教育、游戏、纪录片等。

3、年底投资灵晶科技,合作深入。

小米 1. 总体来说,小米的VR布局非常低调。

年底,小米成立VR团队; 2018年,成立探索实验室,第一个项目是虚拟现实;下半年,推出了首款硬件产品——一款49元盒子的玩具版,几个月后又推出了一款元正式版的VR眼镜。

2、投资方面,2019年12月21日,小米、迅雷投资大鹏VR并达成战略合作。

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在VR产品、技术、内容平台、游戏开发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此外,国内大量硬件厂商、游戏公司、动漫公司纷纷成立VR实验室或开始投资VR领域。

在VR头盔方面,国内初创公司与Oculus、Valve等公司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视、旷视、灵晶等后起之秀值得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