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三大运营商对话:5G对基站建设提出很大挑战

时间:2023-03-12 08:48:43 科技观察

三大运营商对话:5G对基站建设提出巨大挑战获得5G牌照。牌照的发放标志着5G商用的开始。自10月31日三大运营商同时宣布5G商用以来,我国正式进入5G时代。11月20日,首届世界5G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面对当前5G建设和应用中遇到的困难,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中国电信移动通信专业首席专家毕奇、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总经理马红兵中国联通集团运维部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中国移动杨志强:到今年年底,将建设超过5万个5G基站。“5G是端到端的技术变革。”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表示,设计5G系统时,不是面向消费互联网。它的大带宽、eMBB超长时延、超大连接都是为了更好的满足物联网或者工业互联网的需求。“5G的到来,将成为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产业领域转变的起点。”杨志强认为,5G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通信渠道,更像是一个基于5G的更大的产业。目前,从业界关注的5G挖矿场景及应用来看,主要有三类场景:第一类是基于5G智能终端的云服务类服务,如云游戏、云旅游服务等机器人。第二类是应用于工业互联网。第三类是车路协同业务。除了这三大类,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各种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强表示,到今年年底,中国移动将建设5万多个基站,服务城市不少于50个。到明年,中国移动将聚焦14个垂直行业,探索100个应用场景,打造100个标杆示范,与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示范应用。然而,5G要真正将这些业务转化为大规模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杨志强认为,挑战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建设成本、产业端到端成熟度、可大规模复制的应用不明确、商业模式创新。在移动通信方面,由于频率的不断增加,其覆盖频率一直在下降。这种趋势不仅体现在5G,未来6G也将延续。因此,杨志强认为,5G高密组网和天线大规模使用的要求,对基站本身的建设成本、要求、功耗、运维成本等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这需要业界共同努力,通过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解决方案来提高这些方面的可行性。”杨志强说道。中国电信毕奇:面对成本问题,尝试与中国联通共建共享对于杨志强提出的问题,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行业首席专家毕奇也表示赞同。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行业首席专家毕奇表示,“在这种(高频、低覆盖)情况下,电费非常高,如何降低运营成本,促进节能成为5G和5G的重要方向。6G。所有厂商和运营商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毕奇表示,据毕奇介绍,从这些年的情况来看,无论是3G还是4G,无论运营商投入多少,ARPU值基本保持不变。(ARPU,averagerevenueperuser,指是运营商用来衡量每个终端用户收入的指标)“从这样的历史数据来看,5G不会对ARPU产生任何动摇,移动通信的收入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脱颖而出是一个问题对运营商的挑战。”毕奇表示,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正在尝试共建共享,这对5G的全球运营模式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和探索。同时,毕奇提出对5G对万物互联应用的支持看法不一。”新一代趋势是高频组网,而且越来越高。高频率使覆盖率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让新一代来支撑物联网,其实有点不合适。”毕奇认为,物联网需要对老一代进行深耕,规模建成之后,会有一套相对成熟的功能,然后在新一代上重新设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用新一代来支持万物互联。中国联通马红兵:未来我们会考虑共享更多的频段。马红兵,中国联通集团运维部总经理,也认同上述两位提出的5G面临的挑战,“5G确实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做好5G,我们觉得需要做一些改变。”马红兵说,不仅要从核心网层面、承载网层面和无线网络层面做出调整,才能更好地应对整个网络中国联通提出了“一云”解决方案,将更加敏捷、更加灵活、更加高效、更加开放。据马红兵介绍,中国联通成立了5G应用创新联盟,目前已有700多家合作伙伴目标是在突发事件中打造万亿新市场和新生态,同时树立行业标杆,探索5G新商业模式,为5G乃至未来的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6G的发展。中国联通集团运维部总经理马红兵对于前两位提到的成本问题,马红兵表示,在设备成本可能会增加的情况下,如何低成本建设5G中心网确实是个问题。远高于实际成本。非常紧迫的问题。“除了目前共享3.4-3.6(200M),未来还想共享2.1G的频率,实现高中低频协同,提供更好的覆盖。同时,在一些广域范围内,能够以低频降低覆盖数量和覆盖成本,也是我们的考虑。”马红兵说。相关阅读:5G大规模商用面临挑战,运营商如何降低建设成本至关重要。诺基亚宣布赢得50家5G运营商合同,与120多家公司签署无线专网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