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三大“拦路虎”咬住可穿戴行业咽喉

时间:2024-05-22 19:41:26 科技赋能

日前,美国研究公司IDC发布预测,2020年全球可穿戴智能设备出货量将达1万台,同比增长约% -年。

整个可穿戴行业充满活力,但背后却存在诸多问题阻碍其发展。

同质化问题:可穿戴行业早期的市场前景引发了无数创业者和巨头的涌入。

但当整个行业达到相当规模后,技术创新受阻,硬件设计趋同,同质化不可避免。

在外界形容智能硬件“鸡肋”的情况下,可穿戴时尚、跨界、小众市场成为突破口。

Apple Watch将可穿戴设备带入了时尚领域,但对于大多数国产可穿戴产品来说,所谓的时尚元素仅停留在色彩和形态上。

从ISUX发布的《智能可穿戴市场白皮书》来看,61%的用户对可穿戴产品的需求是时尚、优雅的外观,但产品的实用性较低成为可穿戴用户流失率高的主要原因。

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来说,跨界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以配饰甚至奢侈品作为载体,比如智能手环、智能戒指等;另一种是将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借用在普通物品上,类似智能鞋、智能耳机、智能T恤等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可穿戴设备功能单一、无用的产品。

如今,它们仍然只用于体育和其他领域。

大多数针对小众市场的可穿戴产品都集中在儿童市场,但实际情况却远不尽如人意。

无论是时尚、跨界还是小众市场,无非是可穿戴设备的横向发展。

做智能手环的早期创业者一半以上已经去世,这是既定的事实。

业内人士表示,糟糕的市场环境和巨头的挤压导致技术创新很少,可穿戴设备的同质化问题短时间内不会得到解决。

网络拥堵 据悉,可穿戴设备的巨大潜力主要依赖于其获取和产生的海量数据。

目前,研究人员和技术开发人员正在努力解决这两个问题:寻找更好的方法来输入和输出数据并确保所有信息的安全。

如今,从汽车到烤面包机的设备都连接到互联网,对带宽的需求压倒了整个互联网系统。

仅去年一年,就有约 5 亿台新设备开始通过手机进行无线通信,移动网络的拥塞程度是五年前的 25 倍。

根据网络技术公司思科的数据,到今年年底,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达到25亿GB/月。

其中,全球约1亿个可穿戴设备每月产生GB级数据流量,到2020年这一数据可能会增长五倍。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电气工程系教授罗伯特·希思表示,这些设备的激增,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佩戴数据流量非常大的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耳机,可能会在未来造成问题。

网络拥塞尤其对非常重要的网络构成威胁。

数据不安全可穿戴设备的出现也引发了新的安全问题——从滥用极其私密的数据到跟踪人们的活动以恶意攻击他们的网络操作的出现。

如今,针对可穿戴设备跟踪器的攻击有很多。

业内人士指出,可穿戴设备中的运动传感器存在漏洞。

“‘智能手表传感器泄漏’作为一个应用程序,可以隐藏在计步器中,还可以从用户的电子邮件和其他机密文件中提取数据。

” ,并从搜索和查询记录中收集各种数据信息。

“一些相关的安全研究人员也表示,可穿戴设备可以与人体进行联动,然后将用户身体的各种状态参数直观地呈现给用户,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这个数据也很可能违反了用户的个人隐私。

公众对数据安全和隐私泄露的担忧是可穿戴设备革命面临的关键“绊脚石”。

调查显示,用户担心这些设备会侵犯他们的隐私并将重要数据泄露给商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