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详解阻碍可穿戴设备医疗健康应用发展的三大障碍

时间:2024-05-22 19:10:55 科技赋能

厂商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和世界移动通信大会(WMC)上推出了各类可穿戴设备。

这些可穿戴设备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

然而,在深入研究可穿戴设备的医疗健康应用时,仍然缺乏典型的应用案例。

对此,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陈荣嘉认为,医疗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运行机制不健全是影响可穿戴设备医疗卫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健康应用市场。

  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相对滞后。

可穿戴设备的医疗健康应用需要建立在相对完善的医疗信息系统的基础上。

近年来,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发展迅速。

无论是国家、医院还是软件公司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财力,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对医院信息系统的投入仍然不足。

全球医疗信息系统投资中,单家医院信息系统投资约占医院年收入的3-5%。

在我国,单家医院信息系统投资占医院年收入的比例还不到1%。

与其他领域信息系统建设相比,我国医疗信息系统建设进程相对封闭、落后,医疗卫生机构间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存在较大差距。

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

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相关信息设备和软件系统布局不完善,没有规范医疗数据采集基础。

这就导致了基础医疗卫生机构的缺乏。

可穿戴设备采集体征信息的基本应用。

在医疗信息系统建设起步较早的三级医院等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中,虽然已经部署了医疗信息系统,但硬件设备采集的体征信息并未得到有效利用。

要实现体征信息的有效利用,必须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相关技术对可穿戴设备采集的体征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

但医疗云和医疗大数据分析在我国的应用还很少。

一些城市在建设智慧城市时提出了医疗云的概念,但如何实施云计算缺乏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

在医疗大数据的分析中,首先是数据层面。

我国积累医疗数据的时间比国外短。

一些重要的医学数据信息,例如基因和人口健康信息数据库,正在建设中。

二是分析技术水平。

我国ICT企业正处于研发阶段。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Google、IBM、EMC、Oracle、微软、HP、SAP、Teradata等全球知名公司发布的大数据分析产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这些都导致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进展缓慢。

医疗信息系统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

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医疗信息化建设步伐,全国各地纷纷探索医疗信息系统建设。

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目前多数地区和机构在开展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时,根据自身需要建立独立的信息系统,以满足各自业务的发展需要。

这些系统相对封闭,无法实现信息交换。

并分享。

在医疗卫生领域,由于传统的卫生管理体制,医疗卫生机构内部部门实行垂直管理,部门之间相互独立。

缺乏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

这就导致大多数医疗卫生机构在建设信息系统时都是垂直封闭的结构。

另外,由于医疗卫生领域涉及的信息系统较多,不仅涉及医疗卫生管理机构,还涉及其他部门,如涉及公安部门人口信息、公共医疗保险信息的信息系统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能不同,而这些不同部门的信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信息管理基本独立,这就导致医疗卫生领域的信息系统形成了碎片化的状态,导致大量的“信息烟囱”,大大减缓了医疗卫生领域的信息共享进程。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尚无覆盖所有服务的专门医疗卫生网络,相关标准仍在不断研究和制定中。

医疗健康领域信息化封闭落后,建设机制对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影响不大。

应用会造成障碍。

医疗信息系统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目前,我国可穿戴设备医疗健康领域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难以推广可穿戴设备的医疗健康应用。

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需要可穿戴设备软硬件厂商与医疗健康相关机构,包括各级医疗机构、保险公司等充分合作。

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信息化进程参差不齐。

虽然三级医院的医疗信息化建设比较好,但每天接诊病人的压力很大,参与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中应用的积极性一直不高。

不高;而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生经验不足,医疗信息化建设不完善,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基础并不好。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医疗支付体系与国外不同,美国的医疗体系主要以受监管的商业医疗保险公司为主。

作为医保控费的主导方,商业保险公司降低医保费用的积极性更高。

高、保险公司、医院和IT厂商共同推动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我国的医疗保险以基本医疗保障为基础。

商业保险在医疗领域占比较小。

与美国相比,医院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并不多。

保险公司不愿意推广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几乎没有人愿意降低患病概率从而控制医疗保险费用。

陈荣嘉分析,我国大国、大市场的独特优势,使得可穿戴设备医疗健康应用市场空间广阔,已成为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

基于以上三大平台机制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分析,寻找克服障碍的对策,使可穿戴设备尽快全面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