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VR进入疯狂增长期,必须面对三大问题

时间:2024-05-22 19:15:35 科技赋能

从互联网巨头们对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的布局来看,毫不掩饰他们试图抢占“下一个通用”计算平台”。

Facebook于2016年斥资20亿美元收购了Oculus。

Oculus Rift DK2是目前经典的VR游戏设备。

智能手机芯片巨头ARM为移动VR厂商提供底层图像处理器优化技术和硬件驱动服务。

微软发布Microsoft HoloLens全息眼镜,试图将win10打造成最好的VR平台。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共有VR相关融资,目前国内大约有90家虚拟现实初创公司。

国内游戏和视频巨头腾讯持续加大对VR的战略投入。

马化腾在今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表示:“取代微信的信息终端可能是VR。

”目前位居VC头盔市场前列的大鹏VR首席执行官陈朝阳表示,“国内VR硬件与国外的差距并不大,中国从未如此接近过世界一流水平。

”创投圈的飓风吹得VR创业者们充满激情。

或许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 VR时代资本市场喜欢听哪些“故事”?沉浸式的感官体验,以及技术的不断迭代,让VR/AR拥有不可估量的应用潜力和商业前景,并迅速成为各个垂直领域的创业“节点”。

在成功的商业模式出现之前,创业者需要向投资者讲述可以实现的“VR+”的故事。

基于虚拟桌面、位置跟踪技术和身体交互输入的VR产品被视为沉浸式游戏机或观影神器,让用户摆脱电脑键盘和鼠标操作。

相信继页游、手游之后,VR产品很快就会诞生一个新的游戏产业。

VR作为一种新的娱乐媒介,也将为人们观看电影提供新的选择。

不久的将来,VR技术将在奥运会、世界杯、欧洲杯等大型庆典或体育赛事的直播中展现其神奇力量,带来全新的现场体验。

将VR技术应用于消防、反恐等演习中,可以降低组织成本。

过去,人们买房时,都是经纪人带他们去现场看房,房地产电商平台只展示房子的静态图片。

如果顾客佩戴VR耳机来选房,就可以避免虚假房源,并减少交易佣金。

人们可以通过佩戴VR设备欣赏全球景点,这将催生巨大的在线旅游产业。

课程中,学生将通过VR体验“书本”中的生活场景,VR教育或许是智慧教育的一个新方向。

VR也将为医学生了解人体解剖、观察全景手术带来极大便利,可广泛应用于体检、康复、在线医疗等医疗健康领域。

如果你的思想再开放一点,未来人们会去VR商城挑选虚拟实体店上传的商品,然后下单,直接送货上门;基于新技术的平台是否会诞生新的电商模式? !由于人类的认知是建立在“视觉中心主义”的基础上的,一旦视觉体验发生逆转,现有的商业模式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据高盛预测,到2020年,仅VR/AR头戴式显示设备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每年1亿美元; VR衍生产业的商业价值更为广阔。

VR要让人类的梦想变成现实,首先要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

上述愿景是基于对VR将成为下一代互联网中心的预测。

但现阶段的VR还处于“萌芽阶段”,相应的产业链还不够完整。

借鉴智能手机的崛起:“硬件→内容→生态”,整个VR产业能否爆发,依赖硬件的产品体验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

视觉疲劳:目前的VR头戴式显示设备需要用户遮住眼睛,只能观看短视频和游戏;头戴式显示设备的重量也会带来观看负担。

还需要考虑到用户四肢晃动引起的设备抖动会影响画面的清晰度。

场景限制:VR游戏是人在虚拟空间中实时交互完成的,数据传输量巨大。

因此,PC端VR设备必须连接数据线,用户带着头戴式显示器(HMD)到户外很不方便。

此外,当VR从室内转移到室外时,还必须考虑设备的电池寿命。

内容匮乏:目前的VR影视节目主要是对传统电影的剪辑和改造,无法为用户创造更大的惊喜。

VR游戏大多是单机游戏。

大型互动网络游戏尚未产生。

没有大量优质的原创VR内容,就无法激活用户粘性。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BAT的垄断下,互联网行业的创新机会很少,而VR确实是一块“新大陆”。

对于VR创业者来说,今天是残酷的,明天会更残酷,明天会更好。

现在当务之急是快速找到热销的硬件产品,撬动整个市场。

VR的爆发在于移动端,而不是PC端;它位于一体机中,而不是手机盒子中。

我们能看到的VR产品主要有三种形态:(1)与电脑连接的“PC头盔”; (2)、“VR手机盒子”以手机作为显示载体; (3)可独立使用的“VR一体机”。

PC头盔的代表是Oculus Rift和HTC Vive。

由于电脑CPU的运行速度比手机处理器快,因此PC端VC延迟率比手机端VC更低,画面更流畅。

不过,根据“摩尔定律”,VR的计算能力将会呈指数级增长。

移动VR具有便携性、学习门槛低等优点。

它将逐渐取代PC头盔,成为消费者体验VR的主流方式。

不会有太多悬念。

据ABI Research预测,到2020年,移动VR设备将达到数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84.8%。

VR手机盒子的代表是谷歌开发的Cardboard和针对三星高端手机的GearVR。

但手机盒子的缺点是体验者必须通过3D镜头观看手机屏幕,分辨率有所降低;观看的内容并非纯VR;它还受到手机性能和尺寸的限制。

“VR一体机”是将显示屏、计算平台和电池集成到VR头盔中,进行独立计算和显示的VR设备。

独立VR一体机的特点是:(1)小型化、可移动、无线、便携、便捷; (2)Intel、ARM等公司提供硬件供应链支持,VR一体机的计算处理能力也得到增强; (3))基于Android开源平台,短时间内聚合海量游戏、视频等内容。

由于技术含量和产品体验的显着提升,一体机相对低端VR产品定位为中高端智能硬件。

单机VR一体机迅速成为移动VR的“杀手锏”,以ARM SolonQ、大鹏VR一体机为代表。

ARM SolonQ一体机集成了四核处理器、GB固态硬盘、8GB内存和高清OLED显示屏,预装win10系统。

大鹏VR推出了PC端头盔产品E2、移动端眼镜产品V2以及内容平台3D波波、大鹏助手等;并持续努力抢占自主一体机市场。

大鹏VR一体机M2产品于今年3月发布。

SDK中集成了异步时间扭曲等关键算法,在CPU适配优化、AMOLED显示、原创VR游戏等方面表现良好。

不过,一体机VR一体机仍需克服屏幕分辨率、刷新率、延迟率、计算能力、图形处理能力等技术难题。

鉴于VR厂商为了开拓新兴市场、扩大用户群,普遍选择小米的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他们在国内手机市场是否会再次为跨国巨头效力?缺乏足够的市场利润来支持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其后果仍有待考虑。